circRNA年度总结 – 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Wed, 21 May 2025 09:37: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1.3 //www.xjpih.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cropped-circRNA(透明)-2-32x32.png circRNA年度总结 – 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32 32 circRNA创新疗法的突破与展望 //www.xjpih.com/?p=11627 //www.xjpih.com/?p=11627#respond Thu, 06 Feb 2025 09:02:59 +0000 //www.xjpih.com/?p=11627

近年来,circRNA高质量研究热度攀升。作为下一代RNA药物开发的理想平台,聚焦于circRNA的早筛早诊、预后评估、新型疗法体外合成工艺包封递送技术等研究,为circRNA从实验室迈向临床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中国药企率先发力,推动两款国际领先的circRNA药物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转录本生物(RiboX)用于治疗放射性口干症的RXRG001疗法;环码生物(CirCode)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HM2002注射液。先后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临床试验许可(IND),circRNA疗法取得跨越式进展。

本文将回顾2024年,circRNA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进展:

基础研究

  • 新型靶点的挖掘展示精准医疗潜力

  • 生成和转运机制研究提供精准干预策略

  • 编码or非编码生物学功能启发新型疗法

  • 数据信息及分析工具加速研究进程

转化应用

  • 生物标志物研究有望实现早筛早诊及预后评估

  • 疫苗/肿瘤免疫/基因编辑等疗法研究成果丰硕

  • 提升合成工艺及递送策略加速成药进程

 

临床进展

  • 中国两款circRNA药物进入IND阶段

  • 全球管线推进产业升级以加速临床转化

展望

  • circRNA潜力无限且未来可期

基础研究

新来源的circRNA

1976年,circRNA分子首次在植物类病毒基因组中被发现,沉寂30余年后,研究者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其在人体内广泛存在且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ircRNA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分子。自然界中circRNA的种类和复杂性远超人们想象,大量特性和功能仍待探索。2024年,一些新来源的circRNA涌现,为精准医疗靶点挖掘带来新希望。

斯坦福大学Andrew Z Fire团队在人类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数据中,新发现一类circRNA,命名为“Obelisk(方尖碑)”。Obelisk是介于病毒与类病毒之间的全新元件,可能会改变细菌宿主的基因活动,进而影响人类基因。[1]

推荐阅读:Science:“这太疯狂了!”人类肠道微生物中发现新型病毒实体——被称为“方尖碑”的环状RNA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肖礼祖联合美国罗格斯大学朱桦和霍华德大学唐七义,采用二代和三代ONT测序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及其感染的神经母细胞瘤中,鉴定了一种源自VZV潜伏期相关转录本(VLT)的VZV circRNA(circVLTSlytic)。circVLTSlytic在VZV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增强VZV对阿昔洛韦的耐药性,使VZV逃避抗病毒治疗,具有作为优化治疗的靶点和作为药效标志物的潜力。[2]

推荐阅读:吉赛生物ONT三代测序助力circRNA新研究!

circRNA的生成及转运

circRNA生成

circRNA主要通过反向剪接生成,其过程受多种顺式元件和反式因子调控,这一独特生成过程的精准调控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小林/单革团队发现ZC3H14蛋白可以通过结合成环序列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和3’UTR,促进circRNA产生,在雄性生殖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研究睾丸中circRNA生成机制和功能,有望为不育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治疗策略。[3]

推荐阅读:ZC3H14蛋白可促进约40%的circRNA生成

中南大学朱曲波团队为了增强体内circRNA的生成,利用称为“circRNA促进RNA(cpRNA)”的工具,可以通过补充pre-mRNA中反向互补匹配(RCMs)的侧翼序列,优化外显子环化,从而促进circRNA的形成。cpRNA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circRNA过表达策略,为circRNA表达水平低下引发的疾病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思路。[4]

circRNA转运

circRNA主要在细胞核内生成,大部分转运至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其出核过程受多种生物学机制调控,动态转运亦影响其功能。circRNA转运机制的揭示为干预circRNA功能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墨尔本大学Vihandha Wickramasinghe联合阿德莱德大学Gregory Goodall团队发现小分子GTP酶Ran-GTP的梯度,出核受体exportin-2,以及IGF2BP1/2都可调控circRNA的出核。这些分子机制为干预circRNA转运开发疾病疗法提供了可能性。[5]

推荐阅读:环状RNA的出核机制——未来癌症疫苗的一把关键钥匙

随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团队首次发现将circRNA出核调控与功能作用关联。一类腺苷酸富集的circRNA在人源胚胎干细胞H9的细胞核中滞留,并随着定向分化为前脑神经元的过程中出核,其动态定位参与调控蛋白质翻译和神经元的突触生长。[6]

推荐阅读:环形RNA在神经发育过程中转运与功能调控新机制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 

随着技术工具的发展,circRNA更多功能被解锁,作用机制也逐步清晰。功能机制研究为基于circRNA的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新型疗法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全新思路。

图1 circRNA的生物发生及功能[7]

circRNA翻译

circRNA的可翻译性及其翻译产物的功能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其可翻译性是其替代线性mRNA成为下一代RNA疗法的前提。circRNA可由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m6A修饰或外显子连接复合物(EJC)等介导翻译起始。

● 翻译机制研究,优化circRNA药物设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王泽峰团队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到大量具有翻译激活子活性的潜在RBP,这些激活因子可促进IRES介导的circRNA翻译。特定的翻译激活因子可调控IRES介导的circRNA在不同细胞环境下的翻译。通过设计在特定细胞中启动翻译的IRES,可得到细胞特异性翻译的circRNA,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8]

推荐阅读:系统预测并鉴定circRNA翻译激活因子,有望用于调控细胞特异性翻译!

缺乏终止密码子的circRNA允许核糖体沿circRNA翻译多次,从而产生多聚蛋白,这一过程称为滚动环翻译(RCT)。多聚蛋白可被蛋白酶或自切割序列,在单轮起始中产生多个GOI拷贝。RCT的效率可以是单次翻译的100倍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Venki Ramakrishnan(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团队设计RCT的circRNA构建,与单次翻译相比,可使蛋白表达高出7,000倍以上。[9]

推荐阅读:MRC-LMB诺奖团队开发反式核酶法环化RNA,突破性提升产率及滚环翻译效率

● 挖掘潜在编码circRNA,提供治疗诊断靶点

重庆医科大学肖斌团队发现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高表达的circPDHK1,可通过编码新蛋白PDHK1-241aa,促进ccRCC的生长和转移。抑制ccRCC细胞中circPDHK1的表达,可以提高细胞对TKIs药物的敏感性。PDHK1-241aa可作为治疗ccRCC的药物研发的潜在新靶点。[10]

推荐阅读:circPDHK1编码蛋白PDHK1-241aa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机制

circRNA与mRNA互作

韩国科学技术院Yoon Ki Kim研究团队揭示了circRNA可通过与mRNA的3′ UTR相互作用,将其携带的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JC)定位在mRNA的3′ UTR附近,从而靶向调控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机制。人工设计的circRNA,可靶向下调mRNA水平,为circRNA在基因沉默和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11]
推荐阅读:人工设计circRNA以解锁新技能:基因沉默

circRNA结合蛋白

circRNA在体内可作为分子海绵招募蛋白,该功能也是人工设计circRNA适配体的大前提。

circRNA可调控染色质的RNA结合蛋白的功能。重庆大学黄川团队发现一类富含金属响应元件的circRNA,可作为trans-acting因子,在铜胁迫过程中与ChRBP gawky特异性结合,调控多种应激胁迫基因转录,并清除受损细胞。[12]

推荐阅读:环状RNA调控染色质定位RBP的新机制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相成/李长贤团队发现circPCNXL2通过与STRAP相互作用激活ERK信号通路,调节miR-766-3p/SRSF1轴,促进肝内胆管癌(ICC)生长和转移。circPCNXL2可作为ICC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ICC治疗靶点。[13]

推荐阅读:circPCNXL2的表达影响肝内胆管癌肿瘤的生长和迁移

circRNA也可作为支架调节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爽/宋少莉团队发现缺氧诱导的外泌体中的circPLEKHM1可以促进PABPC1-eIF4G的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巨噬细胞M2极化,加速癌症的转移过程。circPLEKHM1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抑制体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转移。外泌体circPLEKHM1可作为潜在的肺癌转移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14]

推荐阅读:外泌体circPLEKHM1介导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间互作的促癌机制

miRNA sponge

作为miRNA sponge的circRNA,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间接调控mRNA的稳定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谭万龙团队揭示了膀胱癌来源的外泌体circRNA_0013936,作为miR-320a和miR-301b的分子海绵,上调FATP2的表达,下调RIPK3的表达,从而促进抑制性免疫。circRNA_0013936有望成为膀胱癌的有效治疗靶点。[15]

推荐阅读:膀胱癌来源的circRNA_0013936调控PMN-MDSCs免疫抑制机制

circRNA数据库

通过优化算法、整合多组学数据以及推动分析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识别和解析circRNA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精准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TCCIA: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马虎团队开发的综合性的肿瘤免疫治疗circRNA数据库[16]

推荐阅读:肿瘤免疫环状 RNA 数据库

circBank 2.0:吉赛生物刘明团队开发升级的circRNA信息的综合性数据库,涵盖circRNA保守性、注释、表达信息、miRNA结合位点、验证信息、可视化图、搜索功能、在线分析软件等[17]

推荐阅读:大型更新!circBank 2.0上线!多种模式生物circRNA的综合数据库

CICADA: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孙亮团队开发,用于预测circRNA的可翻译性与翻译产物[18]

推荐阅读:CICADA:经济有效揭示circRNA编码“幽灵蛋白组”的创新算法

转化应用

circRNA临床检测

针对circRNA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有望实现无创或微创的疾病早筛、早诊及预后评估。circRNA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cir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验。

美国Circular Genomics公司公布的首个基于大脑富集circRNA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具有预测患者对舍曲林反应,以及SSRI类抗抑郁药物总体反应的能力,有望用于指导准确的个性化治疗。

推荐阅读:Circular Genomics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证明环状RNA可准确预测对SSRI抗抑郁治疗的反应

福建师范大学冯尚源/林多团队联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元基团队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合催化发夹组装技术开发的光学纳米生物传感器,能高效检测血液样本中与肺癌相关的circRNA,为早期肺癌的筛查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9]

推荐阅读:国际领先!基于SERS光谱技术超灵敏检测肺癌circRNA的方法

中山大学王佳思团队基于多分散液滴数字CRISPR/Cas13a技术开发的自动化便携式仪器,可通过CRISPR/Cas13a特异性结合circRNA的连接位点区域(BSJ)序列,结合液滴的限域效应实现目标circRNA的现场、自动化、精准定量分析,有望应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20]

推荐阅读:基于数字CRISPR-Cas13a的circRNA定量检测方法

circRNA创新疗法

circRNA因其固有稳定性使半衰期较线性RNA更长,有望成为持续干预治疗的理想药物。同时,circRNA免疫原性较低,有利于保障疗效与安全性。围绕circRNA的创新疗法开发,正引领核酸药物迈向新的革命浪潮。

图2 工程化circRNA用于蛋白表达。[21]

图3 工程化circRNA的非编码功能应用。[21]

传染病疫苗

circRNA在血液中同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作为传染病疫苗可提供强大的保护。鉴于mRNA疫苗的成功经验,传染病疫苗将是circRNA的重要的应用方向。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冯立强/巫林平/陈凌团队开发的单剂量编码寨卡病毒两种抗原的circRNA疫苗,即可在小鼠体内提供针对寨卡病毒的有效和持久的保护作用,而不会诱导明显的登革热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22]

推荐阅读:单剂量circRNA疫苗有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而不会增强登革热严重程度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龚睿/揣侠团队、环码生物王泽峰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andra Chiu团队开发的混合多种编码猴痘病毒不同抗原的circRNA,可触发针对猴痘病毒的全面、有效保护。[23]

推荐阅读:环状RNA疫苗新研究滚烫出炉——环码团队开发猴痘环状RNA疫苗新进展!

与线性mRNA相比,较少剂量的自我扩增mRNA(SAM)疫苗即可在较长时间内产生所需数量的抗原。然而,SAM RNA存在序列较长、可能引入突变、免疫原性较高、作用机制不稳定等问题。印度生物技术部转化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所Milan Surjit团队揭示了相比SAM,circRNA疫苗更安全地表达SARS-CoV-2-RBD抗原,并提供针对SARS-CoV-2更有效的保护。[24]

推荐阅读:环状RNA比自扩增RNA疫苗更有效对抗SARS-CoV-2

华中农业大学赵凌团队开发整合编码相应抗原和佐剂趋化因子配体CXCL13的circRNA疫苗,可以增强针对流感病毒、SARS-CoV-2的交叉反应抗体提供更广泛的保护,还可针对狂犬病毒提供全面的保护。[25]

推荐阅读:靶向淋巴结的circRNA疫苗共表达佐剂和抗原,解锁单剂量疫苗开发潜力!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陈耀庆/舒跃龙团队联合湖南大学郑克威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含有N1、N2和乙型流感病毒NA抗原的circRNA疫苗,可以引发针对异源流感的广谱NA免疫,对开发广谱流感疫苗,并控制流感和防范潜在的大流行至关重要。[26]

推荐阅读:circRNA多价疫苗诱导针对流感病毒的广泛保护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类型包括肽/蛋白、树突状细胞(DC)和核酸(包括DNA和RNA疫苗)。其中RNA疫苗可在细胞质内快速表达抗原,从而导致强大的免疫激活,还可避免基因组整合和T细胞耐受性相关风险。加之circRNA的独特优势,可成为极具前景的肿瘤疫苗载体。

斯坦福大学的张元豪和Wender研究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卵清蛋白 (OVA)[27]多伦多大学李博文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IL-12[28]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刘小龙/赵必星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新抗原PTPN2多肽片段[29],结果发现这些circRNA肿瘤疫苗均可在模型体内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且能强效、安全、稳定抑制肿瘤生长,甚至清除肿瘤,效果显著优于线性mRNA,且无明显副作用。

推荐阅读:开发肝外靶向、可调控可预测的GSer-CARTs转运体,高效递送circOVA有效诱导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生长

推荐阅读:肿瘤定制LNP有效递送IL-12 circRNA增强肿瘤免疫疗法效果

推荐阅读:环状RNA肝癌新抗原疫苗有效刺激抗肿瘤免疫反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团队联合吉赛生物团队开发表达lncRNA编码肽肿瘤抗原的疫苗circH19-vac,可触发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强效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并抑制肿瘤生长。[30]

推荐阅读:翻译组技术发掘肿瘤诊疗新靶点,工程化环状RNA疫苗对脑胶质瘤治疗显著

circRNA还有望成为优越的肿瘤抗原载体,开发有效的DC疫苗。吉林大学张海红团队开发编码肿瘤抗原FAPα和survivin的circRNA DC疫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与吉西他滨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胰腺癌小鼠的存活率。[31]

推荐阅读:circRNA DC肿瘤疫苗联合Gem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有效疗法

图4 circRNA疫苗激活免疫反应。[32]

CAR-T疗法

基于circRNA的CAR-T疗法可避免传统技术的病毒载体、基因组整合和永久转基因表达所带来的风险。复旦大学章旭耀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先欣研究团队表明利用circRNA编码anti-CD19 CAR具有比mRNA更优越的抗肿瘤功效。[33]

推荐阅读:PIE法合成的无痕circRNA用于CAR-T疗法展现优越的抗肿瘤疗效

circRNA还为体内CAR-T疗法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复旦大学璩良团队利用免疫细胞趋向性的LNP体内递送编码anti-HER2 CAR蛋白的circRNA,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促炎症肿瘤微环境,联合肿瘤疫苗还可协同增强抗肿瘤活性。[34]此外,环码生物杨赟联合北京大学邓觅/苗蕾团队,利用编码anti-uPAR CAR蛋白circRNA,可在单核/巨噬细胞和衰老成纤维细胞中有效表达,具有治疗肝纤维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衰老的潜力。[35]

推荐阅读:利用circRNA体内表达CAR和肿瘤抗原协同促进抗肿瘤免疫

推荐阅读:基于新型LNP和circRNA靶向脾脏和T细胞表达开发体内CAR-T疗法,促进炎症性衰老治疗

蛋白替代疗法

circRNA可长效稳定表达蛋白,可突破蛋白疗法不稳定或容易导致不耐受的限制。科锐迈德孙振华、普瑞康生物曹辉联合东南大学-莫纳什大学联合研究院佟振博团队向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编码FGF18蛋白的circRNA,可在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显著促进了软骨修复。[36]

推荐阅读:利用甘油基LNP递送编码FGF18的circRNA改造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修复

东南大学李新松团队联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郭宗科团队开发的单剂U-LNP/VEGF-A circRNA制剂即可原位长效表达和释放VEGF-A,第12天即可使小鼠糖尿病创面几乎完全愈合,效果显著优于线性VEGF-A mRNA和rhVEGF。[37]

推荐阅读:开发U-LNP/VEGF-A circRNA制剂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创面愈合

此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谢志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NGF,可显著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效果远优于重组NGF蛋白治疗,为治疗青光眼等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38]

推荐阅读:利用LNP-circNGF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提供持续和强效的保护

干细胞疗法

美国加州大学Prashant Mali团队将编码分化调控因子的circRNA转染至多能干细胞,可精准调控其分化方向,为干细胞工程的应用与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39]

推荐阅读:环状RNA新应用:有效促进细胞工程和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工程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疗法可以通过纠正致病突变,治疗遗传病。RNA介质的短效编辑器为瞬时表达,可避免由基因编辑器持续作用所带来的脱靶效应的累积,保证了疗法的安全性;circRNA相比线性RNA稳定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保证了基因编辑疗法的有效性。利用circRNA编码CRISPR/Cas或锌指蛋白等编辑蛋白,或设计环状引导RNA,共同为基因编辑疗法提供了新策略。

● circRNA编码编辑蛋白

美国加州大学Prashant Mali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L和ZF-KRAB融合蛋白,可有效抑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的PCSK9的表达。利用circRNA编码CRISPRoff系统的核酸酶失活Cas9(dCas9)、KRAB、DNMT3A-3L融合蛋白通过表观组编辑,可在sgRNA的引导下特异性抑制B2M基因。[39]

推荐阅读:环状RNA新应用:有效促进细胞工程和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工程

此外,中国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余佳益团队利用circRNA编码修饰的Cas13以靶向ER (erCas13),在sgRNA的引导下,可显著降低黄病毒感染水平。[40]

推荐阅读:利用cis核酶合成的circRNA表达Cas13有效对抗RNA病毒

● 引导编辑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在circRNA中串联置入靶向多个位点的多个crRNA,以及靶向多个位点的RTT-PBS序列,可引导基于Cas12a开发的引导编辑器系统在人类细胞系中同时编辑多达四个基因。[41]

推荐阅读:高彩霞研究组利用环状RNA开发基于Cas12a的引导编辑器

另外,德国美因茨分子生物研究所Edward A. Lemke团队利用环状gRNA引导的假尿嘧啶合成酶dyskerin(DKC1)构建人工膜样细胞器,可以显著增强mRNA假尿嘧啶修饰,并通过Ψ修饰靶向抑制终止密码子,可用于治疗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等过早终止密码子疾病。[42]

推荐阅读:环状gRNA增强靶向RNA修饰,推进过早终止密码子疾病的RNA疗法开发

适配体

适配体是细胞中表达的短结构DNA或RNA,用于结合特定靶标并操纵细胞内过程。circRNA具有高稳定性、特殊折叠和低免疫原性,且内源性circRNA也可与特定蛋白相互作用,因而circRNA具备改造为新型RNA适配体的潜在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陈玲玲团队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将具有短双链结构的circRNA(ds-cRNA)适配体递送到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能够安全且有效抑制过度激活的蛋白激酶R(PKR),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神经保护、增强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43]

推荐阅读:利用AAV递送环形RNA适配体,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类似地,陈玲玲团队利用靶向脾脏的LNP递送ds-cRNA适配体,可实现PKR异常激活相关的炎性疾病小鼠模型银屑病的干预治疗。[44]

推荐阅读:利用环形RNA适配体实现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干预治疗

发挥内源性circRNA功能

针对功能性内源性circRNA治疗靶点,通过干预内源性circRNA的表达,可以开发更多创新疗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张翠萍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李海红团队发现含高丰度内源性circCDK13可通过形成circCDK13-IGF2BP3-mRNA复合物,稳定并上调CD44和c-MYC的表达。设计高丰度circCDK13的工程化EV,能促进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伤口愈合。[45]

推荐阅读:利用细胞外囊泡负载circCDK13促进糖尿病模型创面愈合

江苏省肿瘤医院许林/董高超/蒋峰团队发现肺腺癌中cEMSY可作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瘤内给药cEMSY-LNP使LUAD细胞对anti-PD-1治疗增敏,提高肺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46]

推荐阅读:内源性circRNA能否成药?利用cEMSY-LNP提高肺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circRNA制备工艺及递送策略

工程化circRNA的大规模制备、纯化及高效递送是其临床转化的关键瓶颈。2024年,众多研究团队针对这些关键难题提出解决方案,优化合成工艺,攻克成药难题,为circRNA的临床应用扫清障碍。

circRNA环化策略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circRNA环化策略,以核酶环化法最为常用,多项研究基于这个策略进行了技术升级。

● I型内含子自剪接法

清华大学喻国灿、新加坡国立大学永禄林医学院陈小元联合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刘志达团队,基于I型内含子建立的增强型嵌合PIE系统(CPIE系统),可实现RNA高效环状化,最大限度减少circRNA中残留多余序列。[47]复旦大学章旭耀团队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先欣团队同样基于I型内含子建立的Hi-Scarless-PIE实现了circRNA的量产、无痕(no scar)制备。[45]

推荐阅读:体外合成环状RNA的增强型CPIE系统,有望促进circRNA疫苗开发!

推荐阅读:利用PIE法合成的无痕circRNA用于CAR-T疗法展现优越的抗肿瘤疗效

● II型内含子自剪接法

美国加州大学Prashant Mali团队基于II型内含子开发的平台可以有效体外制备circRNA (ocRNA),还可以利用内源性普遍表达的RtcB蛋白在细胞内环化生成circRNA (icRNA)。[39]

推荐阅读:环状RNA新应用:有效促进细胞工程和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工程

● 顺式作用连接酶核酶法

中国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余佳益团队利用系统筛选的顺式作用连接酶核酶(RzL)对单链RNA进行共价环化,最小化了RzL作用所需的RNA序列,RzL策略高度依赖于酶-底物RNA配对产生circRNA,因而没有RNA副产物。[40]

推荐阅读:利用cis核酶合成的circRNA表达Cas13有效对抗RNA病毒

艾博生物英博团队开发高效成环顺式剪接系统(Cis系统),可延长蛋白表达时间、降低免疫原性,并具有剪接位点设计灵活性等优势。[48]

推荐阅读:突破海外专利壁垒,艾博生物成功研发出基于Cis系统的环状RNA

● 反式作用连接酶核酶法

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Venki Ramakrishnan团队基于反式核酶开发TRIC和TERIC的RNA环化方法,可以实现RNA的高效环化,提高产量,且可合成长序列和完全修饰的circRNA。[9]

推荐阅读:MRC-LMB诺奖团队开发反式核酶法环化RNA,突破性提升产率及滚环翻译效率

● RNA LEGO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Broad研究所王潇团队基于多种连接酶的mRNA-寡聚核苷酸组装策略(RNA LEGO),对circRNA化学修饰和拓扑结构改造,大幅提高了其在小鼠体内的蛋白生产能力,为mRNA翻译起始机制及相关化学修饰设计提供了新见解。[49]

推荐阅读:RNA“乐高”:合成多5′帽枝状mRNA及含帽circRNA,大幅提高RNA药物翻译效率

纯化策略

circRNA因合成策略复杂及多样化,纯化仍是制备的关键难题。目前,纯化策略主要包括核酸外切酶去除线性RNA杂质,磷酸酶中和免疫原性三磷酸基团,以及凝胶电泳、HPLC、亲和层析和超滤等分离技术。然而,开发circRNA新疗法需优化大规模纯化策略,以实现高纯度和高产量。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徐苗团队建立RT-HPLC纯化法,明显分离circRNA、nicked RNA和precusorRNA,可用于分析circRNA疫苗纯度及降解产物。同时,研究还发现在热加速稳定性实验中,circRNA 降解模式为:

circRNA→Nicked→RNA降解片段。[50]

推荐阅读:中检院建立RT-HPLC法分析circRNA疫苗纯度及降解产物

西班牙 Certest Biotec S.L公司团队在circRNA序列中添加PloyA,利用Oligo dT亲和层析技术纯化circRNA,得到circRNA的占比更高,且在细胞水平和体内的表达效果均优于kit试剂盒以及HPLC纯化得到的circRNA。[51]

推荐阅读:大规模制备circRNA: 从Oligo dT亲和层析到冻干制剂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曹宇虹团队利用纤维素过滤去除dsDNA,结合酶处理的逐步纯化策略,用于circRNA纯化,显著提高circRNA回收率,降低免疫原性。[52]

推荐阅读:新纯化策略有效提高工程circRNA生产和表达效率

类似地,美国克莱姆森大学Scott M. Husson团队利用聚醚砜(PES)膜从IVT产物中超滤纯化circRNA,大幅提升纯度及产率,突出了超滤在研究规模上是一种优越的circRNA纯化方法,也可以在基于circRNA的治疗药物的大规模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53]

推荐阅读:超滤纯化工程化circRNA,大幅提升纯度及产率

递送策略

基于mRNA疫苗的成功经验,纳米脂质颗粒(LNP)已成为当前主流的RNA递送系统。然而,针对circRNA更高效、精准和安全的递送需求,LNP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优化策略主要包括调整脂质比例、改变脂质特性以及添加非脂质成分等。综合成本、疗效与安全性,改变脂质特性成为当前较主流的策略。

● 添加非脂质成分LNP

华中农业大学赵凌团队利用马来酰亚胺/硫醇将anti-DEC-205抗体共轭修饰到LNP,可促进靶向淋巴结递送circRNA。[25]

推荐阅读:靶向淋巴结的circRNA疫苗共表达佐剂和抗原,解锁单剂量疫苗开发潜力!

● 改变脂质特性LNP

多伦多大学李博文团队引入组合化学的Ugi四组分反应合成并筛选针对特定肿瘤定制的LNP,在肺癌细胞中转染circRNA疫苗的效率比行业标准LNP(ALC-0315)提高了四倍,同时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激活。[28]

推荐阅读:肿瘤定制LNP有效递送IL-12 circRNA增强肿瘤免疫疗法效果

环码生物杨赟联合北京大学邓觅/苗蕾团队开发含有新型拟心磷脂磷酰胺脂质的LNP,增加了硬度和相分离,促进T细胞偏向性摄取。[35]

推荐阅读:基于新型LNP和circRNA靶向脾脏和T细胞表达开发体内CAR-T疗法,促进炎症性衰老治疗

复旦大学璩良团队通过改造LNP中阳离子脂质头部和尾部基团,可得到免疫细胞趋向性的LNP体内有效递送circRNA。[34]

推荐阅读:复旦大学璩良团队利用circRNA体内表达CAR和肿瘤抗原协同促进抗肿瘤免疫

科锐迈德孙振华、普瑞康生物曹辉联合东南大学-莫纳什大学联合研究院佟振博团队具有支链尾部和五个酯键的专有可电离甘油脂质(TG6A),使用TG6A构建的LNP成功向间充质干细胞转染circRNA。[36]

推荐阅读:利用甘油基LNP递送编码FGF18的circRNA改造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修复

● GSer-CARTs

除了LNP这种典型多阴离子转运体外,斯坦福大学张元豪和Wender团队还有研究通过电荷抵消动态控制胍离子活动性开发的肝外靶向、可调控、可预测的GSer-CARTs转运体,实现了circOVA的体内高效递送。[27]

推荐阅读:开发肝外靶向、可调控可预测的GSer-CARTs转运体,高效递送circOVA有效诱导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生长

临床进展

circRNA的临床转化,既依赖基础研究突破,也需要产业生态推动。2024年,行业协同发力,融资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广泛合作带来前沿理念与创新思维,circRNA药物开发事业迈向新高度。

临床试验阶段

FDA批准首个IND
转录本生物(RiboX)(中国)

转录本生物在研疗法RXRG001的IND获得许可,即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SPRINX-1。RXRG001是全球首个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入IND的circRNA疗法,SPRINX-1试验将评估其在辐射诱导的口干症和唾液分泌减退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荐阅读:全球首个环状RNA药物获FDA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NMPA批准首个IND
环码生物(CirCode)(中国)

环码生物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HM2002注射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展IIT试验并完成首例患者注射给药。三个月后,HM2002注射液成为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许可(IND)的环形RNA药物。

推荐阅读:环形RNA药物-HM2002注射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推荐阅读:重大突破!环码生物环形RNA疗法摘下国内NMPA临床试验许可首冠

推荐阅读:环码生物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可行性研究合作

截至本文发布日,CirCode官网公布的管线分布与进展

临床前研究阶段

Orna Therapeutics(美国)

Orna Therapeutics在2024年收购ReNAgade Therapeutics,双强携手推进用于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体内RNA疗法panCAR项目的开发。在ESGCT年会上,Orna展示了研究数据:来自健康供体的原代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的编辑率显著提高到约80%。Orna的STEM技术旨在解决β血红蛋白病,包括镰状细胞病(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

推荐阅读:双强合并!Orna战略收购ReNAgade以巩固其在circRNA领域的领导地位

推荐阅读:结果积极!Orna公布基于环状RNA和CRISPR平台的体内骨髓SiTu编辑系统临床前研究数据

截至本文发布日,Orna Therapeutics官网公布的管线分布与进展

Sail Biomedicines(美国)

Sail Biomedicines宣布获得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两笔赞助,用于推进Endless RNA™平台开发治疗疟疾的分泌型单克隆抗体和疫苗。随后,Sail Biomedicines公布Endless RNA™平台可能为那些不适用现有治疗的10%-15%囊性纤维化患者提供治疗选择。

推荐阅读:Sail Biomedicines获得盖茨基金的赞助,用于开发新型环状RNA药物来对抗疟疾

推荐阅读:Sail Biomedicines发布治疗囊性纤维化的环状RNA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截至本文发布日,Sail Biomedicines官网公布的管线分布与进展

Circular Genomics(美国)

Circular Genomics在新年伊始完成2024年circRNA全球领域的首笔融资,为推出全球首个基于circRNA的临床检测做准备。Michael F. Ackermann博士的加入,将为其助推首个circRNA抗抑郁疗法

推荐阅读:推进精神类疾病精准诊疗丨美国环状RNA检测公司Circular Genomics获830万美元A轮融资

推荐阅读:Circular Genomics任命Michael Ackermann博士为科学顾问委员会新成员,助推首个环状RNA抗抑郁疗法

截至本文发布日,Circular Genomics官网公布的管线分布与进展

Circio(挪威)

Circio除了开发针对KRAS突变的癌症疫苗外,还建立了circRNA平台circVec,利用DNA和病毒载体生产多功能circRNA。在2024年第27届ASGCT年会上,Circio展示了circRNA与线性mRNA相比在体内的优越性,以及Circio的“移除和替代(remove-&-replace)” 基因疗法的技术概念验证,该疗法可满足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的医疗需求。

推荐阅读:发挥circRNA的治疗潜力:Circio首席执行官Erik Digman Wiklund博士专访

推荐阅读:Circio在ASGCT 2024上展示circVec基因治疗概念的临床前验证数据

截至本文发布日,Circio官网公布的管线分布与进展

Ginkgo Bioworks(美国)

Ginkgo Bioworks收购用于序列设计的人工智能平台Patch Biosciences,以加强其研发管线,强化circRNA和启动子筛选平台技术。

推荐阅读:Ginkgo Bioworks收购Patch Biosciences,以补充环状RNA和启动子筛选平台技术

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美国)

全球卫生非营利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与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HMRI)合作,重点关注circRNA候选疫苗的设计和临床前评估,为疫苗平台建立临床前概念验证。

推荐阅读: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与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合作探索前景广阔的新型环状RNA疫苗

展望

2024中国龙年,circRNA领域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circRNA药物开发更是实现了临床里程碑式的突破,振奋人心。然而,circRNA创新疗法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circRNA转化应用研究有待加强

作为新型核酸技术,circRNA创新疗法在序列设计、翻译效率、功能机制、免疫原性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这需要借助空间多组学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全方位深入挖掘circRNA的功能特性。创新疗法的开发方向不仅局限于蛋白表达,还应拓展基因编辑工具、核酸适配体等药物开发方向,为创新治疗提供更多靶点与策略。

circRNA共性关键技术亟待攻克

工程化circRNA的合成、纯化与递送策略,虽解决方案多样,但个性化特征明显,缺乏统一且高效的通用模式。在原液放大生产环节,需筛选并开发更优的序列设计、环化及纯化策略,以提高产量,同时降低副产物生成。在药物递送环节,亟需开发出安全性更高、效率更优且靶向性更强的递送材料,以满足不同适应症的多样化需求,切实解决circRNA药物递送的关键瓶颈问题。

政策支持与监管机制需加速完善

中国两家企业的circRNA药物获得IND批准,充分彰显了我国在circRNA药物研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如何保持领先优势,加速推进产业化,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政策层面,需加快推进以疾病预防与治疗为导向的临床转化研究,大力支持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加速创新疗法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验证。监管层面,要持续完善相关审评审批程序,加快制定并出台circRNA临床审批标准,推动circRNA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尽管circRNA领域挑战重重,但circRNA疗法未来前景依然可期。期待学术界、产业界与投资界携手共进,让circRNA“暗物质”发出光芒,造福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Zheludev IN, et al. Viroid-like colonists of human microbiomes. Cell. 2024 Nov 14;187(23):6521-6536.e18. doi: 10.1016/j.cell.2024.09.033.

[2]Zheludev IN, et al. Viroid-like colonists of human microbiomes. Cell. 2024 Nov 14;187(23):6521-6536.e18. doi: 10.1016/j.cell.2024.09.033.

[3]Li Q, et al. ZC3H14 facilitates backsplicing by binding to exon-intron boundary and 3′ UTR. Mol Cell. 2024 Nov 21;84(22):4314-4333.e9. doi: 10.1016/j.molcel.2024.10.001.

[4]He Z, et al. Invention of circRNA promoting RNA to specifically promote circRNA production. Nucleic Acids Res. 2024 Sep 23;52(17):e83.

[5]Ngo LH, et al. Nuclear export of circular RNA. Nature. 2024 Mar;627(8002):212-220. doi: 10.1038/s41586-024-07060-5. Epub 2024 Feb 14. Erratum in: Nature. 2024 Mar;627(8005):E12. doi: 10.1038/s41586-024-07281-8.

[6]Cao SM, et al. Altered nucleocytoplasmic export of adenosine-rich circRNAs by PABPC1 contributes to neuronal function. Mol Cell. 2024 Jun 20;84(12):2304-2319.e8. doi: 10.1016/j.molcel.2024.05.011.

[7]Huang S, et al. Advanc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ancer treatment with circular RNAs in CAR-T cell therapy. Biomed Pharmacother. 2024, 181:117753.

[8]Qianyun Lu, et al. Systematic screen of RNA binding proteins that enhance circular RNA translation. bioRxiv 2024.11.07.622558;

[9]Du Y, et al. Efficient circular RNA synthesis for potent rolling circle translation. Nat Biomed Eng. 2024 Dec 13. doi: 10.1038/s41551-024-01306-3.

[10]Huang B, et al. A novel peptide PDHK1-241aa encoded by circPDHK1 promotes ccRCC progression via interacting with PPP1CA to inhibit AKT de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e the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Mol Cancer. 2024 Feb 15;23(1):34. doi: 10.1186/s12943-024-01940-0.

[11]Boo SH, et al. Circular RNAs trigger 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Mol Cell. 2024 Dec 19;84(24):4862-4877.e7. doi: 10.1016/j.molcel.2024.11.022.

[12]Su R, et al. A circular RNA-gawky-chromatin regulatory axis modulates stress-induced transcription. Nucleic Acids Res. 2024 Apr 24;52(7):3702-3721. doi: 10.1093/nar/gkae157.

[13]Liu S, et al. CircPCNXL2 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interacting with STRAP to regulate ERK signaling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Mol Cancer. 2024 Feb 17;23(1):35. doi: 10.1186/s12943-024-01950-y.

[14]Wang D, et al. Hypoxic Exosomal circPLEKHM1-Mediated Crosstalk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Macrophages Drives Lung Cancer Metastasis. Adv Sci (Weinh). 2024 Jun;11(22):e2309857. doi: 10.1002/advs.202309857. Epub 2024 Mar 21.

[15]Shi X, et al. Bladder-cancer-derived exosomal circRNA_0013936 promotes suppressive immunity by up-regulating fatty acid transporter protein 2 and down-regulating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 in PMN-MDSCs. Mol Cancer. 2024 Mar 9;23(1):52. doi: 10.1186/s12943-024-01968-2.

[16]Wang S, et al. TCCIA: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exploring CircRNA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Jan 11;12(1):e008040. doi: 10.1136/jitc-2023-008040.

[17]Liu M, et al. Circbank: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for circRNA with standard nomenclature. RNA Biol. 2019 Jul;16(7):899-905. doi: 10.1080/15476286.2019.1600395.

[18]Fan L, et al. CICADA: a circRNA effort toward the ghost proteome. Nucleic Acids Res. 2025 Jan 7;53(1):gkae1179. doi: 10.1093/nar/gkae1179.

[19]Xu L, et al. Optical Nanobiosensor Based 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for Early-Stage Lung Cancer Detection via Blood Circular RNA. ACS Sens. 2024 Apr 26;9(4):2020-2030. doi: 10.1021/acssensors.3c02810.

[20]Wang K, et al.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circular RNA and microRNA at point-of-care using droplet digital CRISPR/Cas13a platform. Biosens Bioelectron. 2025 Jan 1;267:116825. doi: 10.1016/j.bios.2024.116825.

[21]Cao, X, et al. Engineering circular RNA medicines. Nat Rev Bioeng. 2024.

[22]Liu X, et al. A single-dose circular RNA vaccine prevents Zika virus infection without enhancing dengue severity in mice. Nat Commun. 2024 Oct 16;15(1):8932. doi: 10.1038/s41467-024-53242-0.

[23]Zhou J, et al. 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monkeypox virus provide potent protection against vaccinia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Mol Ther. 2024 Jun 5;32(6):1779-1789. doi: 10.1016/j.ymthe.2024.04.028.

[24]Singh ON, et al. Comparison of 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on efficacy of self-amplifying and circular m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bioRxiv 2024.08.23.609366.

[25]Wan J, et alL. CXCL13 promotes broad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circular RNA vaccin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Oct 29;121(44):e2406434121. doi: 10.1073/pnas.2406434121.

[26]Yue X, et al. CircRNA based multivalent neuraminidase vaccine induces broad protection against influenza viruses in mice. NPJ Vaccines. 2024 Sep 16;9(1):170. doi: 10.1038/s41541-024-00963-4.

[27]Li Z, et al. Organ- and Cell-Selective Delivery of mRNA In Vivo Using Guanidinylated Serinol Charge-Altering Releasable Transporters. J Am Chem Soc. 2024 May 29;146(21):14785-14798. doi: 10.1021/jacs.4c02704.

[28]Xu S, et al. Tumor-Tailored Ionizable Lipid Nanoparticles Facilitate IL-12 Circular RNA Delivery for Enhanced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dv Mater. 2024 Jul;36(29):e2400307. doi: 10.1002/adma.202400307.

[29]Wang F, et al. Circular RNA-based neoantigen vaccin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munotherapy. MedComm (2020). 2024 Jul 29;5(8):e667. doi: 10.1002/mco2.667.

[30]Chen J, et al. Lnc-H19-derived protein shapes the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of glioblastoma. Cell Rep Med. 2024 Nov 19;5(11):101806. doi: 10.1016/j.xcrm.2024.101806.

[31]Cai Z, et al. CircRNA-loaded DC vac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low-dose gemcitabine induced potent anti-tumor immunity in pancreatic cancer model.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25 Jan 3;74(2):68. doi: 10.1007/s00262-024-03924-x.

[32]Xie J, et al. Circular RNA: A promising new star of vaccine. J Transl Int Med. 2023, 11(4):372-381.

[33]Hu Q, et al. Scarless circular mRNA-based CAR-T cell therapy elicits superior anti-tumor efficacy. bioRxiv. 2024.08.05.606578.

[34]Wang Y, et al. Synergically enhanced anti-tumor immunity of in vivo CAR by circRNA vaccine boosting. bioRxiv. 2024.07.05.600312.

[35]Zhang Z, et al. Cardiolipin-mimic lipid nanoparticles without antibody modification delivered senolytic in-vivo CAR-T therapy for inflamm-aging. bioRxiv. 2024.11.21.624667.

[36]Huang K, et al. FGF18 encoding circular mRNA-LNP based on glycerolipid engineering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efficient amelioration of osteoarthritis. Biomater Sci. 2024 Aug 20;12(17):4427-4439. doi: 10.1039/d4bm00668b.

[37]Liu J, et al. A single dose of VEGF-A circular RNA sustains in situ long-term expression of protein to accelerate diabetic wound healing. J Control Release. 2024 Sep;373:319-335. doi: 10.1016/j.jconrel.2024.07.018.

[38]Jiang W, et al. Circular RNA-based therapy provides sustained and robust neuroprotection for retinal ganglion cells.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24 Jun 17;35(3):102258. doi: 10.1016/j.omtn.2024.102258.

[39]Tong M, et al. Robust genome and cell engineering via in vitro and in situ circularized RNAs. Nat Biomed Eng. 2024 Aug 26. doi: 10.1038/s41551-024-01245-z.

[40]Su CI, et al. A cis-acting ligase ribozyme generates circular RNA in vitro for ectopic protein functioning. Nat Commun. 2024 Aug 4;15(1):6607. doi: 10.1038/s41467-024-51044-y.

[41]Liang R, et al. Prime editing using CRISPR-Cas12a and circular RNAs in human cells. Nat Biotechnol. 2024 Dec;42(12):1867-1875. doi: 10.1038/s41587-023-02095-x. Epub 2024 Jan 10. Erratum in: Nat Biotechnol. 2024 Dec;42(12):1921-1922. doi: 10.1038/s41587-024-02160-z.

[42]Schartel L, et al. Selective RNA pseudouridinylation in situ by circular gRNAs in designer organelles. Nat Commun. 2024 Oct 24;15(1):9177. doi: 10.1038/s41467-024-53403-1.

[43]Feng X, et al. Circular RNA aptamers ameliorate AD-relevant phenotypes by targeting PKR. bioRxiv. 2024.03.27.583257.

[44]Guo SK, et 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RNA aptamers in a mouse model of psoriasis. Nat Biotechnol. 2024 Apr 23. doi: 10.1038/s41587-024-02204-4.

[45]Huang Q, et al. circCDK13-load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ccelerate healing in preclinical diabetic wound models. Nat Commun. 2024 May 9;15(1):3904. doi: 10.1038/s41467-024-48284-3.

[46]Zhang Y, et al. The circRNA cEMSY Induces Immunogenic Cell Death and Boost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ancer Res. 2024 Nov 12. doi: 10.1158/0008-5472.CAN-24-1484.

[47]Wang L, et al. Developing an enhanced chimeric permuted intron-exon system for circular RNA therapeutics. Theranostics. 2024 Sep 9;14(15):5869-5882. doi: 10.7150/thno.98214.

[48]Qi S, et al. Efficient circularization of protein-encoding RNAs via a novel cis-splicing system. Nucleic Acids Res. 2024 Sep 23;52(17):10400-10415. doi: 10.1093/nar/gkae711.

[49]Chen H, et al. Chemical and topological design of multicapped mRNA and capped circular RNA to augment translation. Nat Biotechnol. 2024 Sep 23. doi: 10.1038/s41587-024-02393-y.

[50]Cheng F, et 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Degradation Pattern of Circular RNA Vaccines Using an HPLC Method. Chemosensors. 2024; 12(7):120. 

[51]Broset E., et al.A complete approach for circRNA therapeutics from purification to lyophilized delivery using novel ionizable lipids. bioRxiv 2024.10.28.620632.

[52]Zhang Z., et al. Mitigating Cellular Dysfunction by Addressing Contaminants in Synthetic circRNA. bioRxiv 2024.09.17.613157.

[53]Guillen-Cuevas K., et al. Purifying circular RNA by ultrafiltration. bioRxiv 2024.12.04.626383.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27 0
厚积薄发!2022年度circRNA研究进展汇总 //www.xjpih.com/?p=9127 //www.xjpih.com/?p=9127#respond Tue, 17 Jan 2023 03:52:56 +0000 //www.xjpih.com/?p=9127
2022年度circRNA研究进展汇总

2023年已经到来,首先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厚爱,在此恭祝各位同仁兔年大吉,也预祝新的一年里大家能有更好的成果!

RNA在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心法则中,RNA提供指示细胞产生或调节蛋白质的“代码”,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和疾病过程的重要调节剂。国内不少投资者认为RNA靶向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之后的现代新药第三次浪潮。为方便同行回顾相关进展,借此机会给大家梳理了一下2022年度circRNA的主要研究进展,以方便大家查阅。


环状RNA基础研究

  • 文章发表情况
2022年,环状RNA基础研究又上新台阶,在PubMed网站使用[Title/Abstract]限定范围检索“circRNA”或“circular RNA”,2022年共发表环状RNA相关文章共2575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270篇,5~10的文章999篇,小于5的文章1306篇(统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据仅供参考)。整体来看,环状RNA基础研究相关文章在“质”和“量”上,均有大幅提升。

近年来,mRNA技术因为新冠疫情彰显了强劲的治疗实力,但mRNA存在稳定性不高等诸多缺点,因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相较于线性的mRNA,环状RNA具有更稳定、产生的抗原水平更高、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等优势。因此,环状RNA疗法在今年备受关注。

 

  • 研究领域
1.环状RNA翻译

目前环状RNA的产业化大多都依赖于环状RNA的翻译特性。2017年,环状RNA首次被证实具有翻译功能。从此之后,越多越多的环状RNA被认为具有编码潜能。

今年,在乳腺癌中发现CircSEMA4B可以编码蛋白SEMA4B-211aa,并且CircSEMA4B及SEMA4B-211aa在乳腺癌中低表达。SEMA4B-211aa及CircSEMA4B/miR-330-3p通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乳腺癌治疗的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推荐阅读:Cell Death Dis | CircSEMA4B通过编码蛋白和miRNA海绵抑制乳腺癌的进展

通过优化设计翻译元件,开发系统的方法,可将环状RNA表达蛋白的产量提高了数百倍。这为环状RNA未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IF 68.164!华人科学家将人工制备环状RNA体外蛋白产量提升数百倍

 

2.环状RNA结合蛋白/miRNA sponge

体内天然的环状RNA除了可以翻译蛋白质之外,还可以miR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许多人类疾病中发挥调节作用。这类的生理调控作用也可能是未来环状RNA的产业化应用的方向之一。

circVAMP3可以通过与CAPRIN1以及G3BP1结合调控肝癌细胞的相分离过程,进而抑制c-Myc的翻译。circVAMP3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含量丰富,并在相应的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因而它可能成为肝癌等多种癌症的新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

推荐阅读:ADV SCI | 赵方庆团队首次发掘circRNA触发液-液相分离证据

环状RNA的“miRNA Sponge功能模型”也一直是环状RNA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通过互补结合miRNA,环状RNA可以间接调控miRNA下游靶基因的表达。

circ_0003204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显着下调。circ_0003204通过吸附miR-370-3p,影响了HDAC4 mRNA的表达水平,而HDAC4对成骨发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这项研究提示circ_0003204可能是促进hASCs修复骨损伤的有效靶点。

3.修饰

与其他RNA一样,环状RNA上也存在着RNA的修饰。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环状RNA的m6A的修饰。m6A修饰又称RNA甲基化修饰,m6A修饰参与调控环状RNA的转录与加工、转运、翻译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ALKBH5介导circCCDC134的m6A修饰,增加了circCCDC134的稳定性。在肿瘤细胞在高表达的circCCDC134通过招募p65并充当miR-503-5p海绵来刺激HIF1A转录,进而促进宫颈癌转移。

推荐阅读:新发现–circCCDC134通过m6A修饰促进宫颈癌转移的机制

 

4.临床转化

随着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质粒法过表达环状RNA难以满足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需求。通过体外合成的环状RNA开展相关研究是未来环状RNA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体外转录的Circ-INSR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显示出强烈的心脏保护作用。Circ-INSR与SSBP1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平衡。但Circ-INSR在心脏毒性和心脏重塑过程中表达下调,因此体外制备Circ-INSR模拟物以及AAV介导的Circ-INSR过表达可以有效地预防阿霉素介导的心脏毒性。这项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具有转化潜能的基于Circ-INSR的治疗阿霉素诱导的心功能不全的方法,也提示环状RNA的人工制备技术必将在基础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推荐阅读:IF35.855!人工制备环状RNA技术首次应用于心血管领域TOP2顶刊基础研究

与mRNA相比,环状RNA高度稳定,共价闭合环状结构保护其不受核酸外切酶的降解。环状RNA可通过非帽依赖的方式翻译蛋白质,因而也有研究者开始探索环状RNA疫苗在病毒免疫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适用性。

利用环状RNA表达SARS-CoV-2的S蛋白的三聚体RBD,诱导有效的中和抗体和T细胞免疫反应,在小鼠和恒河猴中提供针对变种SARS-CoV-2的强大保护。

推荐阅读:Cell | 环状RNA用于开发抵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将编码肿瘤抗原的环状RNA封装在LNP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环状RNA疫苗平台。CircRNA-LNP能够激活机体强大的先天免疫反应和有效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并在各种小鼠肿瘤模型中表现出非凡的抗肿瘤性能。于此同时,环状RNA疫苗和TCR-T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在许多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中开发环状RNA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阅读:继新冠疫苗后又一circRNA疫苗诞生,环状RNA在未来基因治疗领域潜力巨大!

 

  • 环状RNA产业化
2021年作为环状RNA公司的融资元年,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完成了不同规模的资金注入,助力环状RNA领域的产业化进程。2022年,投资资金持续加注,环状RNA疗法公司与多方企业的深度合作陆续开展。

 

投融资

6月,专注于国际前沿环状RNA技术开发新型疫苗及多个新型治疗领域的圆因生物,宣布顺利完成超过2.8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将加快推进技术平台建设、管线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及国际合作等。

推荐阅读:圆因生物完成A轮融资,将加速环状RNA技术产品管线开发及临床转化

8月,Or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2.21亿美元B轮融资,其中默沙东作为新投资者在此轮融资中投资1亿美元。此轮融资将用于推进其原位CAR-T疗法isCAR走向临床,以及其他内部和合作临床前项目的开发。

推荐阅读:刷屏!环状RNA赛道再度吸金超36亿美金!默沙东与Orna达成合作,推进下一代RNA技术

 

产业发展

3月,圆因生物首次报道了环状RNA疫苗技术平台,以及据此开发的针对新冠病毒及其一系列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该项研究中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Delta)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

4月,吉赛生物重磅推出两项原创专利环化技术circPure™和circPrecise™。区别于传统的T4连接酶和内含子自剪切策略,吉赛生物规模化体外制备环状RNA原液的环化效率可达90%,产物纯度可达99%,可为全球客户提供包括药物发现、序列设计、circRNA生产、circRNA-LNP包封、药效评估等创新疗法CRO服务,赋能新药研发与细胞治疗。

推荐阅读:「挑战者circRNA」下一代RNA疗法新秀崛起

5月,环码生物发布了其最新开发的基于group II intron的RNA环化技术。该技术利用group II intron的自剪接活性催化RNA的环化,反应高效且无需添加蛋白酶、GTP等辅料,并且其终产物中不残留任何非设计序列。

6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第六届环状RNA研究与转化论坛召开。本次论坛由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吉赛生物联合主办,来自全球产、学、研、医等领域行业领军人物在广州“集结”。2015年至今,由吉赛生物发起和主办的环状RNA研究与转化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获得了行业内众多专家与同道的支持和认可,在环状RNA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推荐阅读:探索环状RNA创新发展之路——第六届环状RNA研究与转化论坛

6月,科锐迈德公开了其高效、精准、低免疫原性的环状mRNA底层成环框架技术,称为“Clean-PIE”,实现了量产放大和体内长时间持续的表达。

8月,默沙东(MSD)公司宣布与Orna Therapeutics宣布达成一项总额高达36.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以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多个项目,包括传染病和肿瘤学领域的疫苗和疗法。根据协议,默沙东向Orna公司支付1.5亿美元预付款。Orna还将有资格获得与多个疫苗和治疗计划进展相关的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合作中获得的任何获批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Orna将保留其oRNA-LNP技术平台的权利,并将继续推进肿瘤学和遗传疾病等领域的其他全资项目。

推荐阅读:刷屏!环状RNA赛道再度吸金超36亿美金!默沙东与Orna达成合作,推进下一代RNA技术

9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2022年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拟立项目公示清单。科锐迈德申报的“环状mRNA编码的细胞因子组合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项目入选创新项目。

9月,斯微生物与百度共同开发通过LinearDesign优化后的mRNA序列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和表达水平。该优化算法目前已被赛诺菲授权引进,基于此算法平台,斯微正在与百度开发针对环状RNA的AI算法。

10月,合成生物学公司Ginkgo Bioworks宣布收购拥有专有环状RNA和启动子筛选平台的Circularis公司。Circularis平台快速识别具有适当强度和组织特异性的新型启动子的能力,可快速识别肿瘤微环境中的特殊启动子,也可与基因治疗中的有效载荷和衣壳结合,助力Ginkgo的生物生产、RNA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Ginkgo Bioworks宣布收购Circularis公司,以增强环状RNA领域治疗方案!

11月,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奥明生物联合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工具–DeepCIP,该工具采用了多模式深度学习方法专门对环状RNA IRES进行预测,将更好地帮助我们研究环状RNA的编码潜力以及提升环状RNA药物的设计能力。

推荐阅读:DeepCIP | 全球首款环状RNA IRES预测工具

 

circRNA作为RNA疗法开发领域的新兴技术,有望解决线性mRNA面对的多种挑战,并且还被业界称为mRNA2.0版技术。在mRNA技术崛起之时,circRNA的出现,为生物医药领域开拓了全新的思路。整体而言,业界对环状RNA技术的应用前景越发看好,而有的企业目前正逐步利用环状RNA技术来开发新疗法,这也意味着环状RNA经过基础研究开始向临床转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从全球视角看,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都还尚处于早期阶段,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此时正是大量建立技术布局专利的好时候,加上近年来相关利好政策的加码无疑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相信在环状RNA赛道上,我们的步伐很快能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并驾齐驱。

 

管线进展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RNA领域发展迅速,环状RNA疗法布局加码,成为产业“新宠儿”!展望技术前景,环状RNA潜力非常大。我们相信它将为制药业开拓一个全新的思路,不光是传染病,环状RNA技术为罕见病、血液病、肿瘤也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性,引领RNA疗法的未来!

]]>
//www.xjpih.com/?feed=rss2&p=9127 0
重磅!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名单公布 //www.xjpih.com/?p=7976 //www.xjpih.com/?p=7976#respond Wed, 12 Aug 2020 01:02:57 +0000 //www.xjpih.com/?p=79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名单,共有300名科学家获得资助,恭喜获得资助的各位教授专家!

附: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名单:(名单来自基金委主页,内容稍有调整)








]]>
//www.xjpih.com/?feed=rss2&p=7976 0
2019年度circRNA研究盘点分析 //www.xjpih.com/?p=3164 //www.xjpih.com/?p=3164#respond Fri, 19 Jun 2020 15:07:26 +0000 //www.xjpih.com/?p=3164 值此元旦佳节之际,山人首先预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刚刚过去的2019年,circRNA研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19研究前沿》中,“环状RNA作为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生物科学领域6个新兴前沿之一,这也是环状RNA作为关键词连续三年进入《研究前沿》报告的名单。2019年共发表circRNA相关SCI论文885篇,较2018年增长20%,其中大于10分的文章多达58篇,是2018年的3倍!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维持稳定,说明国内circRNA研究团队数目增速有所放缓。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9年circRNA研究的总体情况和几个主要方向的详细情况:

1. 2019年circRNA研究总体情况概览:

1.1 circRNA相关发表文章情况汇总

2019年circRNA研究论文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发表论文总数量较2018年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影响因子大于10 的文章数目更是有了巨大的增长。发表文章的通讯作者单位情况来看,我国是circRNA研究的绝对主力阵地,但2019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传统生物医学研究强国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说明circRNA的研究已经慢慢被国际学术界接受和认可,也预示着将来circRNA会有更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图1 2016 ~ 2019年circRNA相关发表文章信息汇总

1.2 circRNA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汇总

2019年circRNA研究领域共有257个项目获批,其中包括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面上项目113项,地区基金项目2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6项。

表1 2016 ~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ircRNA相关项目信息汇总

2019年获批项目绝大部分的内容是针对特定circRNA的功能研究,大部分都给出了明确的机制和通路,表明circRNA的功能研究已进入全新的阶段。总体呈现的一些特征如下:

(1) 学科方向方面,医学领域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动物学、植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方向也有获批的项目。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学科方向的项目偏少。可能与circRNA基础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难度有一定关系。

(2)研究内容更加明确和具体。2019年获批的项目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大部分都是基于某个特定circRNA分子和特定的通路和机制来写的,说明申请者已对相关分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了较详细的认知。这也说明circRNA的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细致和深入。

(3)circRNA的功能机制模型和通路呈现多样化趋势。2019年获批的项目中除了传统的竞争性结合miRNA功能模式,circRNA直接翻译多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circRNA的m6A修饰等功能模型相关的项目越来越多。此外,近几年热度较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和通路也在今年获批的cirRNA项目中多次出现,包括m6A修饰,外泌体,细胞焦亡,相分离,铁死亡等等。说明circRNA的研究正越来越融入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

2. circRNA基本生命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circRNA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但真正的研究热潮是从2012年开始的,主要是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兴起的。目前人类组织来源的circRNA已经发现了几十万种,但关于它们的表达机制,功能作用方式,修饰及其调控方式,二级/高级结构,降解机制等基本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还在持续进展中。2019年关于circRNA的生成机制,m6A修饰,翻译产物,互作分子,降解机制方面有一些进展,有关circRNA的特殊生物学功能机制研究也有一些报道,现分别汇总如下:

2.1 circRNA生成机制研究进展

2019年关于circRNA生成和表达机制有一些进展,包括通过解析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的结构,揭示了反向剪切的结构生物学机制,发现了几种能调控circRNA生成的特殊RNA结合蛋白,首次报道人类线粒体来源circRNA等等。

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结构揭示circRNA形成机制

2019年9月6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成果,揭示了E复合体的组装机制,首次从结构生物学角度证明了“Intro-definition”和“Exon- definition”两种E复合体组装的机制均可存在。基于这一结构作者分析了长外显子circRNA的形成机制,外显子足够长的情况下,EDC复合体可以介导pre-mRNA内部反向剪切,最终形成circRNA。论文的通讯作者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的Rui Zhao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Z. Hong Zhou([1])。

推荐阅读:Nature: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结构揭示circRNA形成机制

图2 剪切体E复合体介导pre-mRNA和circRNA剪切的机制 ([1])

调控circRNA生成的RNA结合蛋白

RNA结合蛋白(RBP)是调控circRNA生成的重要因素,很可能是circRNA组织/疾病特异性表达的主要机制。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现可调控circRNA生成的RBP蛋白, 2019年共有5篇文章涉及到RBP调控circRNA生成的研究,具体信息汇总如下:

RBP 所调控基因/circRNA 论文题目 杂志
Sam68 SMN基因circRNA Sam68 binds Alu-rich introns in SMN and promotes pre-mRNA circularization Nucleic Acids Res
ESRP1 circUHRF1 Splicing factor derived circular RNA circUHRF1 accelerate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umorigenesis via feedback loop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RBM3 SCD-circRNA 2 The RNA-binding protein RBM3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regulating circular RNA SCD-circRNA 2 production Cell Death & Disease
PTBP1 circRNA_001160(hsa_circ_0001417, circ-ANKRD17) Biosynthetic CircRNA_001160 induced by PTBP1 regulates the permeability of BTB via the CircRNA_001160/miR-195-5p/ETV1 axis EBioMedicine
SRSF3 多种基因的circRNA The role of SRSF3 splicing factor in generating circular RNAs BioRxiv

表5 2019年报道调控circRNA生成的RBP

哺乳动物的散在重复元件(MIR)调控 circRNA的生成

2019年6月4日,知名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一项circRNA生成机制有关的研究成果,报道发现CDR1as也可以由哺乳动物的散在重复元件(Mammalian-Wide Interspersed Repeats,MIR)介导生成([2])。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日本藤田健康大学的Akila Mayeda。

推荐阅读:BioRxiv:MIR元件介导circRNA生成

图3 MIR调控CDR1as 的生成 ([2])

2.2 特殊类型circRNA的发现

常见的circRNA主要由mRNA的外显子通过反向剪切形成,但还有一些circRNA来源比较特殊,比如融合基因形成的circRNA等等。2019年陆续报道了一些新的circRNA形式,包括融合基因来源的circRNA,转录通读型circRNA,线粒体DNA来源circRNA。

融合基因来源circRNA研究

融合基因是很多肿瘤的驱动因素,如白血病,肺癌等等。早在2016年就曾报道融合基因来源的circRNA具有致癌作用(推荐阅读:cell杂志:融合环状RNA文献解读)。四川大学彭勇教授2018年也曾报道肺癌中EML4-ALK融合基因来源的circRNA(F-circrEA)可以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推荐阅读:新型融合基因来源环形RNA可能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2019年,彭勇教授再次发表文章报道融合基因来源circRNA,报道SLC34A2-ROS1来源的circRNA(F-circrSR1和F-circrSR2)可促进肺癌侵袭([3]),相关工作发表于5月24日的Molecular Cancer杂志。

图4 SLC34A2-ROS1融合基因来源circRNA鉴定 ([3])

转录通读型circRNA

常见的基因转录活动在基因全序列被完全转录完成后终止,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转录过程还会继续往下进行,如果下游刚好在DNA的同一链上也有个基因,就会产生同一个转录本携带两个基因的形式,这就是转录通读(Read Through)。2017年就曾有文章报道转录通读过程与circRNA的形成有关(推荐阅读:重磅!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circRNA形成机制的重要文章),当时发现干扰调控转录终止的基因可有助于转录通读产物的生成,并且可促进下游基因来源circRNA的生成([4])。

2019年2月7日的一篇Cell文章在全外显子组芯片数据中挖掘得到了大量的circRNA,其中也有转录通读型的circRNA产物(rt-circRNA)。文章分析了超过2000例不同组织来源的人类肿瘤标本,二十多种肿瘤中circRNA的总体表达情况,并汇总形成了MiOncoCirc数据库([5])。文章通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Alexey I. Nesvizhskii和Arul M. Chinnaiyan。

推荐阅读:重磅! Cell杂志同期发表两篇circRNA研究文章

图5 人类肿瘤中存在转录通读型circRNA([5])

首次报道线粒体编码基因来源circRNA

2019年6月12日,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报道发现人与小鼠线粒体来源的circRNA(mecciRNAs)。这是首次报道发现哺乳动物线粒体来源的circRNA分子,丰富了circRNA的来源和认识([6])。

推荐阅读:BioRxiv | 线粒体来源circRNA及其功能

图6 mecciRNAs鉴定 ([6])

2.3 circRNA的m6A修饰研究进展

转录后修饰是RNA功能调控的一个维度,以m6A为代表的RNA修饰方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是近期RNA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方向之一。早在2016年就曾报道发现了circRNA存在特异性的m6A修饰(推荐阅读:重大发现:circRNA存在细胞特异性的m6A修饰!),并且介导了circRNA的翻译(推荐阅读:重磅:m6A修饰促进环状RNA的翻译)。

2019年circRNA的m6A修饰取得了不少进展,包括m6A修饰相关的circRNA降解机制,m6A修饰介导的circRNA出核现象,m6A修饰在细胞中区分内源和外源circRNA的机制等等。circRNA降解在下面有专门的内容介绍,细胞区分内源和外源circRNA的机制也在后面有专门的探讨,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其他的内容:

m6A修饰介导circRNA出核

2019年10月1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发表了一项circRNA m6A修饰的文章,报道发现m6A修饰的circNSUN2可结合YTHDC1并促进出核,进一步结合IGF2BP2促进HMGA2 mRNA的稳定,最终促进大肠癌的肝转移增强。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谢丹教授,徐瑞华教授和Wang Fengwei。本文从小样本临床标本的分析入手,找到CRC肝转移相关的circRNA分子,然后基于RNA Pull-down分析,发现了circNSUN2的相互作用蛋白YTHDC1和IGF2BP2,进而从干扰circNSUN2前后转录组差异分析结合作者所发现的现象找到HMGA2 mRNA是circNSUN2促进CRC肝转移的介导分子([7])。

推荐阅读:circRNA的m6A修饰再发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

图7 m6A修饰促进circNSUN2出核介导CRC肝转移 ([7])

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中m6A修饰研究

2019年5月1日,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应可净和章锐锋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中。circRNA m6A修饰状态的研究结果([8])。文章的结果表明一些circRNA的m6A修饰会伴随缺氧条件而发生修饰或去修饰的改变,说明m6A修饰与缺氧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推荐阅读:BioRxiv | HPH模型中circRNA的m6A修饰

图8 大鼠HPH 模型中circRNA m6A修饰分析([8])

2.4 circRNA翻译研究进展

自2017年首次报道哺乳动物内源circRNA可以翻译多肽/蛋白以来,有关circRNA翻译的研究就一直备受关注。2019年circRNA的翻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心脏翻译组学的研究中发现了可翻译的circRNA分子,Akt3,β-catenin等基因来源circRNA的翻译产物鉴定和研究。

心脏翻译组学研究发现可翻译circRNA

2019年5月30日,Cell杂志以Resource形式发表了一项心脏翻译组学的研究工作,系统分析了心脏组织中能被翻译的RNA分子,心脏中RNA翻译的规律和机制,研究中发现了一些非编码RNA来源的翻译产物,其中包括circRNA。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德国柏林Max Delbruck分子医学中心的Sebastiaan van Heesch和Norbert Hubner。本文作者分析了80例人心脏组织的翻译组学(其中65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健康对照),发现了心脏组织特异的蛋白翻译机制。在捕获的可翻译的RNA分子中发现了169种lncRNA,40种circRNA,进一步佐证了非编码RNA,包括circRNA能被翻译的事实([9])。

推荐阅读:Cell | 心脏翻译组学文章,证明circRNA可翻译

图9 心脏翻译组学研究 ([9])

2019年还有另外一篇翻译组学的研究工作发现了一些可能翻译的circRNA分子。12月20日,cells杂志发表了一项在分化型神经母细胞瘤中进行的circRNA表达谱分析,作者也进行了核糖体测序分析,在Ribo-seq的结果中共发现了173种可能被翻译的circRNA分子([10])。

Circ-AKT3编码174aa的多肽

2019年8月30日,Molecular Cancer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副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发现AKT3来源的一个circRNA(Circ-AKT3)可编码一种174aa的多肽(AKT3-174aa)。在GBM细胞中过表达AKT3-174aa可抑制细胞增殖,抗辐射和体内致瘤能力,而敲低circ-AKT3后则增强了星形细胞瘤细胞的恶性表型。机制研究表明,AKT3-174aa与磷酸化PDK1竞争性相互作用,减少AKT-thr308磷酸化,并在调节PI3K/AKT信号强度中起负调节作用([11])。

推荐阅读:Molecular Cancer: 环状RNA AKT3翻译新功能蛋白负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脑胶质瘤

图10 Circ-AKT3编码一个174aa的蛋白([11])

circPPP1R12A翻译多肽通过Hippo-YAP 通路调控结肠癌侵袭

2019年3月29日,Molecular Cancer杂志在线发表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蒋敬庭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发现circPPP1R12A在结肠癌中显著高表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ircPPP1R12A可以编码一种73aa的小肽(circPPP1R12A-73aa),circPPP1R12A-73aa可以通过Hippo-YAP 通路参与结肠癌的转移侵袭([12])。

Fig. 5

图11 circPPP1R12A编码一种73aa的小肽 ([12])

β-catenin来源circRNA翻译产物通过激活Wnt途径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2019年4月26日,Genome Bi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circRNA翻译产物的研究工作,报道发现circβ-catenin可翻译一种370aa的蛋白,可通过竞争性抑制GSK3β,阻断GSK3β对全长β-catenin的磷酸化和随后的泛素化降解([13])。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Jin-Fang Zhang、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的Wei-Ming Fu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张琪。

推荐阅读:circβ-catenin翻译蛋白产生的“正反馈”效应

图12 circ β-catenin翻译新蛋白鉴定 ([13])

HPV编码circRNA翻译产物助纣为虐

2019年5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项HPV来源circRNA翻译产物致病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发现HPV16来源的circE7携带了完整的E7基因ORF序列,并证明circE7可翻译出对应的蛋白,可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发生转化([14])。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皮肤科的Richard C. Wang和芝加哥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系的Laimonis Laimins。

推荐阅读:Nature communications | HPV circRNA编码蛋白“助纣为虐”?

图13 HPV16来源circE7编码产物鉴定 ([14])

circRNA翻译起始机制研究

2019年9月25日,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了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王泽峰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项研究工作,通过设计随机序列后筛选的技术,分析了circRNA中IRES-like元件。共筛选到97种可以在circRNA中驱动翻译的富含AU的IRES-like元件([15])。

图14 circRNA中具有IRES-like功能的序列元件分析 ([15])

2.5 circRNA相互作用分子研究

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生物分子发挥功能的重要方式,circRNA很多功能也是基于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典型的包括竞争性结合miRNA的“miRNA Sponge”模型,与蛋白相互作用。2019年circRNA的研究的深度比此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绝大部分涉及到特定circRNA的研究都对其功能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miRNA和结合蛋白的研究工作数量都非常大,下面主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介绍:

circRNA结合miRNA的研究

2019年4月26日,Cell杂志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Paul C. Boutros教授和Housheng Hansen H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circRNA研究工作,通过大样本测序和高通量shRNA文库筛选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生长必须的circRNA (essential circRNA)。这项工作是首次利用高通量shRNA文库筛选功能性circRNA分子,这部分将在后面详细探讨。作者一共获得了171种局限性前列腺癌的essential circRNA。作者选择circCSNK1G3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作者发现circCSNK1G3可以竞争性结合miR-181b/d。他们的数据表明circCSNK1G3与miR-181b/d的表达数量大致在相同的水平(表达量相差太悬殊不能很好的起到竞争性结合抑制的作用!)。RIP和RNA pull-down实验证明circCSNK1G3可以结合miR-181b/d。干扰circCSNK1G3和过表达miR-181b/d后对CBX7,CDK1和CDC25A(miR-181b/d的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相反。干扰circCSNK1G3后过表达miR-181b/d反而促进增殖,这说明circCSNK1G3结合miR-181b/d后并没有抑制miR-181b/d的活性,而降低circCSNK1G3则导致miR-181b/d无法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6])。这一结果表明circRNA与miRNA的结合并不仅仅通过抑制miRNA的功能这一种途径发挥作用,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推荐阅读:重磅! Cell杂志同期发表两篇circRNA研究文章

图15 circCSNK1G3结合miR-181b/d ([16])

circRNA结合蛋白研究

circRNA结合蛋白是另一种基于相互作用发挥功能的机制模型。2019年这方面也报道了很多重要的发现,包括circACC1与AMPK酶的结合,circYAP拮抗其YAP蛋白翻译过程等等。

2019年5月30日,Cell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一篇circRNA的研究论文,报道发现circACC1可以与AMPK的β和γ亚基相互作用,并促进AMPK的稳定性,同时参与维持AMPK基础活性。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缅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的胡汪来教授。文章先从筛选脂代谢相关基因来源的circRNA是否与脂代谢相关入手,找到了circACC1分子,然后进一步确认了circACC1与脂代谢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ACC1,AMPK等代谢酶和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磷酸化状态和表达水平,发现了干扰circACC1能够降低ACC1,FPKFB3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也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及亚基的丰度。这些发现暗示了circACC1可能与AMPK的功能有关系,相互作用分析确认了circACC1与AMPK的β和γ亚基可直接相互作用,突变分析找出了它们相互作用的区段。作者还发现了血清饥饿可通过c-Jun激活circACC1的表达。最后肿瘤学功能分析表明circACC1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病人标本中也存在较高比例的circACC1高表达情况([17])。

推荐阅读:这个circRNA为什么能发表20分的文章?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Jarel_liu\FileStorage\Temp\115a6ebddb5df48c8dc6fb7ebc0b13ca.jpg

图16 circACC1与AMPK β和γ亚基相互作用 ([17])

2019年5月15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杨柏华教授团队首次报道发现YAP基因来源的circRNA可拮抗YAP的mRNA翻译起始过程,调控其母基因的翻译效率。YAP是Hippo通路的关键分子之一,与肿瘤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本文作者发现来自YAP1基因的4-5外显子的circRNA,circYAP(circBank ID:hsa_circYAP1_008)可以通过结合翻译起始蛋白eIF4G和PABP,抑制母基因YAP的mRNA翻译起始,调控YAP蛋白的表达量,首次发现circRNA通过调控翻译起始效率调控母基因功能([18])。

推荐阅读:Nature子刊再发杨柏华教授新作:circYAP调控YAP蛋白翻译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Jarel_liu\FileStorage\Temp\269f924fb786c896095aa627fac58f9a.jpg

图17 circYAP调控YAP蛋白翻译 ([18])

2.6 circRNA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circRNA的降解机制此前的研究相对薄弱,2019年在circRNA降解机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首次报道m6A修饰可以通过募集RNase P/MRP复合物介导RNA的切割和降解,这一机制的底物可以是线性RNA,也可以是circRNA,此外还报道发现了果蝇GW182可以介导circRNA的降解,人类的三个同源基因(TNRC6A、TNRC6B和TNRC6C)也具有降解circRNA的作用。

m6A通过募集RNase P/MRP复合物介导circRNA降解

2019年4月2日,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有关RNA降解的文章,介绍发现一种m6A介导的RNA降解机制。m6A识别蛋白YTHDF2结合靶分子,并募集HRSP12,进而介导RNA内切核酸酶RNase P/MRP复合物切割靶分子。这一过程可作用于mRNA和circRNA([19])。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韩国高丽大学的Yoon Ki Kim。

推荐阅读: m6A介导mRNA和circRNA降解

图18 m6A通过介导线性RNA和circRNA降解的机制 ([19])

果蝇GW182可调控circRNA的降解,人类的同源基因也有相似功能

2019年9月17日,Nature 子刊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一篇circRNA降解机制的研究论文,报道发现GW182介导circRNA的降解作用。作者基于RNAi文库技术在果蝇DL1 和 S2细胞中进行筛选分析,文库由靶向31种已知的RNA代谢和降解作用有关的基因构成。通过QPCR检测dati和 laccase2基因的线性和环状RNA的稳定性状态的结果来分析靶分子是否参与circRNA的降解作用。最终发现GW182具有介导circRNA降解的作用。人类基因中GW182的同源基因有三个:TNRC6A、TNRC6B和TNRC6C。分别干扰三种基因后均可显著富集circRNA,说明TNRC6A/B/C均参与了circRNA的降解作用([20])。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重庆大学黄川教授。

推荐阅读:Cell Discovery | circRNA降解机制新进展

图19 人类TNRC6A、TNRC6B和TNRC6C可介导circRNA 降解 ([20])

2.7 circRNA与免疫效应

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重要保障,很多病毒基因组以RNA形式存在,机体抵御外源RNA分子的免疫效应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已知机体主要通过RIG-I,TLR-3/7/8等受体对外源RNA分子进行识别,随后激活免疫系统,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circRNA作为常见的RNA分子形式,在免疫通路中如何发挥作用此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报道。2019年关于circRNA与免疫效应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包括首次报道发现circRNA特定结构在先天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源合成circRNA诱导细胞免疫效应通路激活机制的发现。

circRNA调控天然免疫通路

2019年4月25日,Cell杂志发表文章介绍发现circRNA参与细胞抗病毒免疫效应机制,该机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特殊作用。文中作者发现许多circRNA倾向于形成16-26bp不等的小颈环结构,该结构可结合并抑制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R(double-stranded R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KR),当细胞受到poly(I:C)刺激处理或病毒感染时,核酸内切酶RNase L激活并降解circRNA分子,PKR被释放并激活下游抗病毒效应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ircRNA总体降低,PKR活性紊乱,但人为过表达circRNA有助于降低SLE患者PBMC中PKR的活性,将来或许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21])。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陈玲玲教授,杨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南教授。

推荐阅读:重磅! Cell杂志再发circRNA研究论文

mmexport1556589142380

图20 circRNA特殊结构调控天然免疫效应通路 ([21])

外源circRNA与免疫效应通路的关系

早在2017年,Howard Y. Chang就曾经在Molecular Cell杂志报道细胞可以通过RIG-I识别细胞内生成的circRNA(内源circRNA)和体外合成环化的circRNA(外源circRNA),RIG-I识别外源circRNA后可激活自身免疫效应通路([22])(推荐阅读:Molecular Cell:细胞识别内源/外源circRNA的机制)。然而2019年3月19日发表在Molecular Cell的一篇文章却给出结论,外源合成的circRNA不诱发免疫效应通路,是很好的表达蛋白的工具([23])(推荐阅读:环化的RNA不诱发免疫反应,且可以高效翻译蛋白),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G. Anderson教授。

但随后在8月30日Howard Y. Chang团队再次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文章证明了外源合成的circRNA确实可以诱导自身免疫效应相关的通路,他们发现细胞通过识别是否携带m6A修饰来识别内源和外源circRNA,外源的不带m6A修饰的circRNA可以激活内源性自身免疫效应相关的通路([24])。

图21 circRNA通过RIG-I诱导先天免疫应答分子机制 ([24])

2.8 circRNA与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学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circRNA在表观遗传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相对比较薄弱,2018年曾经有一篇研究文章报道circFLI1可调控启动子的甲基化修饰状态([25])。2019年在该方向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发现超级增强子调控circNfix的表达。circHuR等核定位的circRNA通过调控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特性调控基因表达。

超级增强子调控circNfix的表达

2019年6月18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宾建平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报道超级增强子调控的circNfix缺失可诱导成年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再生。该研究鉴定出与心脏再生相关的circRNA:circNfix,转录因子Meis1可结合在circNifx的超级增强子上,促进circNifx的高表达;circNifx表达下调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而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心肌功能和预后([26])。

推荐阅读:Circulation | CircNfix可削弱心脏再生的能力

图22 circNfix减弱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再生的作用机制 ([26])

核定位circRNA调控转录因子结合特性

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并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一些表观遗传调控的机制就是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结合能力而实现对特定基因表达状态的调控的,如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状态。一些非编码RNA也可以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特性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状态,因此也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机制。2019年多篇文章报道circRNA也可以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特性实现对一些基因的表达状态调控,因此可以认为这些circRNA也参与了表观遗传行为。

2019年7月19日,Molecular Cancer杂志发表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Li Bin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环状RNA circRHOT1通过启动NR2F6表达促进肝细胞癌的进程。作者基于在线数据分析和验证,发现circRHOT1在HCC中显著上调。研究者用生物素标记的circRHOT1特异性探针进行RNA pulldown实验,发现circRHOT1将TIP60募集到NR2F6启动子区并启动NR2F6的转录([27])。

2019年11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童强松教授和郑丽端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一项circRNA的研究工作,报道Circ-HuR(hsa_circ_0049027)可以与CNBP结合并抑制其与HuR启动子的结合,从而导致HuR的下调([28])。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Jarel_liu\FileStorage\Temp\f39ca7033fd76f80b72ddfac46216241.png

图23 circ-HuR结合CNBP阻止其与HuR启动子的结合 ([28])

2019年11月11日,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童强松教授和郑丽端教授团队的一项circRNA研究工作,报道转录因子CUX1来源circRNA(circ-CUX1)通过与EWS RNA结合蛋白1(EWSR1)结合并促进EWSR1与MAZ(MYC-associated zinc finger protein)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生长和侵袭,从而导致MAZ反激活以及 CUX1和其他与肿瘤进程相关的基因的转录变化([29])。

推荐阅读:童强松&郑丽端教授连发两篇10分circRNA研究论文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Jarel_liu\FileStorage\Temp\2f7270e5acbb390ad0951f660fb5e976.jpg

图24 circ-CUX1结合EWSR1,促进后者与MAZ的结合 ([29])

3. 人类疾病相关circRNA主要进展概述

3.1 肿瘤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汇总

肿瘤一直是circRNA研究最活跃的疾病类型,2019年circRNA的研究论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肿瘤学依然是绝对的主角。由于肿瘤相关circRNA研究体量非常巨大,完整的汇总需要非常大的篇幅,在此仅选择几项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肿瘤相关circRNA表达分析

2019年2月7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Arul M. Chinnaiyan教授团队是一项工作,从外显子芯片数据分析了2000例,26种肿瘤中circRNA的表达情况,汇总形成了人类泛肿瘤circRNA表达数据,并构建了数据库MiOncoCirc(https://mioncocirc.github.io/) ([5])。

推荐阅读:重磅! Cell杂志同期发表两篇circRNA研究文章。

图25 人类泛肿瘤circRNA表达数据库 ([8])

circMYBL2是FLT3-ITD型AML潜在的治疗靶点

2019年8月18日,血液学顶级杂志Blood发表了一篇circRNA的研究论文,报道在FLT3-ITD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circMYBL2通过结合PTBP1促进FLT3蛋白翻译。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的陈月琴教授。

FLT3-ITD是在FLT3基因中间的一段串联重复序列突变,该突变可导致Y591的自磷酸化,进而激发下游通路的过度激活,最终促进白血病的进程。FLT3-ITD突变型的AML病人预后较差且容易复发。FLT3的抑制剂可缓解这类白血病患者病情,但往往会因为FLT3基因的二次突变而导致耐药。因此,依然需要开发FLT3突变AML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基于GEO数据分析,筛选到来自MYBL2基因的一个circRNA分子(circMYBL2),circMYBL2可以特异性的在FLT3-ITD阳性的AML细胞系中促进细胞增殖。机制方面,circMYBL2可通过结合PTBP1促进FLT3蛋白的翻译效率,进而促进疾病进程。有趣的是,作者的结果表明干扰circMYBL2对于FLT3抑制剂耐药的细胞也是有效的,说明circMYBL2是一个潜在的FLT3-ITD AML的治疗靶点([30])。

推荐阅读:Blood | circMYBL2是FLT3-ITD型AML潜在的治疗靶点

图26 circMYBL2结合PTBP1促进FLT3蛋白翻译 ([30])

Hepatology杂志发表多篇肝癌相关circRNA文章

2019年著名肝脏学杂志Hepatology发表了多篇circRNA的研究论文,报道肝癌相关circRNA的研究。

2019年4月20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姜润秋和东南大学医学院王学浩为共同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肝癌circRNA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MAT2B通过调控miR-338-3p影响PKM2,促进肿瘤细胞糖酵解效应和肿瘤恶变([31])。推荐阅读:Hepatology | 肝细胞癌中circMAT2B促进糖酵解与肿瘤恶变

图27 circMAT2B与糖酵解有关 ([31])

2019年5月30日,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的王红阳院士和Li Liang研究员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文章,报道发现Circ-CDYL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者对早期肝癌组织进行全面的mRNA, circRNA和microRNA表达谱分析,筛选到在早期肝癌中特异性表达上调的Circ-CDYL,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了Circ-CDYL调控 HDGF下游的NCL-PI3K-AKT和HIF1AN下游NOTCH2信号通路的活化,上调致癌蛋白c-myc和SURVIVIN表达,促进早期肝癌的发生发展。结合临床样本分析,验证联合Circ-CDYL、HDGF 和 HIF1AN三个生物标志物可有效诊断早期肝癌,提高了其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32])。推荐阅读:HEPATOLOGY | Circ-CDYL在早期肝癌中特异性表达

图28 Circ-CDYL 联合 HDGF、HIF1AN分子诊断早期肝癌 ([32])

2019年12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周俭教授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文章,报道发现CircASAP1是肝细胞癌转移的关键调节因子。作者发现circASAP1与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肺转移有关,在miR-326 / miR-532-5p-MAPK1 / CSF-1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HCC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33])。

图29 CircASAP1在HCC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 ([33])

肠癌相关circRNA组合标志物cirScore

2019年9月2日,EMBO Mol Med在线发表一篇circRNA文章,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采用高通量测序数据系统的鉴定和筛选了一批可用于中期结肠癌复发预测的circRNA,并在第三方数据中得到验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徐瑞华教授为该文章通讯作者,鞠怀强副研究员,赵齐博士、王峰副主任医师、王梓贤博士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兰平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作者将筛选的circRNA进行线性组合,利用训练数据集构建了基于circRNA预测中期结肠癌复发的分子标签cirScore。性能评估表明,该指标可以在结肠癌患者中有效区分高危复发组和低危复发组。此外,作者还收集了本院122例和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180结肠癌病人样本作为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数据集对标签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指标可以在外部的数据集中得到验证。通过比较,作者发现高cirScore的患者复发风险是低cirScore的2倍以上。且高cirScore的患者总生存期也显著长于低cirScore患者([34])。

推荐阅读:EMBO Mol Med|环状RNA可作为结肠癌复发预测分子标记物

图31 cirScore用于肠癌临床预后分析 ([34])

3.2 心血管疾病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汇总

2019年circRNA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一系列进展,下面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介绍:

circ_Lrp6调控VSMCs的功能

2019年2月15日,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意大利Humanitas Research Hospital的Gianluigi Condorelli和Leonardo Elia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发现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Lrp6来源的circ_Lrp6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5上调其靶基因ITGβ8, FASCIN, KLF4, Yes1和Lox的表达,影响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在小鼠和人的血管疾病过程中,miR-145和circ_Lrp6的表达水平是存在差异调控的,而调节circ_Lrp6的表达可以影响到血管疾病的发展。在VSMCs中,circ_Lrp6具有促细胞增殖的效应,而miR-145具有促细胞分化的效应。当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时候,内膜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miR-145表达下调,circ_Lrp6的表达可不发生改变。而当人为地敲低circ_Lrp6的表达,则上调miR-145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内膜增生的程度,抑制血管变窄导致的后续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35])。

推荐阅读:circ_Lrp6调控VSMCs的功能

图32 Circ_Lrp6的组织表达和调控 ([35])

circFndc3b促进心肌修复

2019年9月2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美国费城天普大学 Raj Kishore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发现在发生心肌梗死MI的小鼠心脏中表达出现明显下调的circFndc3b,体内和体外结果均显示circFndc3b过表达有助于减轻心肌细胞和内皮的凋亡,改善心肌功能。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明circFndc3b并不作为miRNA的海绵而发挥功能,而是与RNA结合蛋白FUS相互结合,正向调控VEGF-A的表达,从而改善梗死后心肌的功能和重建([36])。

推荐阅读:Nature Communications | circFndc3b调控FUS/VEGF-A信号通路,促进心肌修复

Fig. 8

图33 circFndc3b介导的心脏修复的机制 ([36])

cPWWP2A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2019年4月9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耳鼻喉眼科医院颜标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报道发现cPWWP2A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该研究显示糖尿病应激上调视网膜周细胞,而不是内皮细胞中cPWWP2A的表达水平。体外研究表明,cPWWP2A充当内源性miR-579的海绵,调控Angiopoietin 1/Occludin/SIRT1基因的表达,直接调节周细胞生物学功能,而通过携带cPWWP2A的外泌体间接调节ECs生物学功能,促进ECs的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体内研究表明,cPWWP2A过表达或抑制miR-579表达可减轻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相反,抑制cPWWP2A表达或过表达miR-579会加重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这项研究揭示了周细胞和ECs “对话”的新机制,干预cPWWP2A或miR-579的表达可为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提供治疗策略([37])。

推荐阅读:cPWWP2A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3.3 其他人类疾病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汇总

除了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其他类型的人类疾病也有不少circRNA的研究工作,也是由于体量较大,这里仅选择在神经性疼痛中探索circAnks1a机制的研究工作,这个故事中circRNA既有miRNA Spong的功能,也可以结合蛋白,因此是非常有趣,也非常典型的circRNA研究工作,因此选这个文章给大家做介绍。

circAnks1a在神经性疼痛中的作用

2019年9月1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篇circRNA的研究文章,报道脊髓中circAnks1a在神经性疼痛的啮齿类模型中调节超敏反应。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医学院信文君教授,徐婷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马超教授。本文主要基于大鼠脊神经结扎的模型分析了差异变化的circRNA,找到了circAnks1a,并验证了circAnks1a与神经性疼痛的相关性。机制方面作者发现circAnks1a可以促进YBX1的入核和结合VEGFB启动子,促进其表达,还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24-3p调控VEGFB的表达。两种机制共同促进了VEGFB的表达,最终介导神经性疼痛的生理过程([38])。

推荐阅读:Nature Communications | 神经性疼痛模型中circRNA参与调节超敏反应

图34  circAnks1a的验证和分析 ([38])

4. circRNA研究工具与方法进展

2019年circRNA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涌现出一批新的circRNA研究技术方法和工具,这一部分我们将梳理一下这方面的主要进展。

4.1 circRNA研究新技术方法

靶向circRNA分子的高通量shRNA文库技术

2019年4月26日,Cell杂志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Paul C. Boutros教授和Housheng Hansen H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circRNA研究工作,通过大样本测序和高通量shRNA文库筛选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生长必须的circRNA (essential circRNA)。作者首先通过对144对前列腺癌/癌旁配对标本进行深度测序,分析得出前列腺癌特异性的circRNA,挑选表达丰度靠前的2000个circRNA设计shRNA,为减少脱靶效应带来的假阳性结果的干扰,作者在这些circRNA所对应的mRNA中也设计了对照shRNA。最终所获得的shRNA共靶向1507种circRNA和对应来源基因的1075种mRNA的shRNA文库。经过负选择筛选分析,最终获得了171种前列腺癌相关的essential circRNA分子([16])。

图35 高通量shRNA文库筛选前列腺癌essential circRNA ([16])

circRNA敲除体系

2019年1月15日,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田勇教授和范祖森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来自Pan3基因的环状RNA circPan3在IL-13调控的肠道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文章构建了circPan3的敲除模型。小鼠中不存在Alu序列,促进circRNA形成的往往是一些SINE元件,因此作者需要首先确认需要打靶的circRNA是由什么序列介导形成circRNA的。作者的策略是在小鼠的Lgr5+ISCs细胞中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mini-gene,模拟体内成环的过程。基于这一技术路线,可以通过构建删除特定内含子片段分析介导所感兴趣的circRNA由哪些序列元件介导的。作者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路线找出了介导circPan3生成的内含子序列,如下图中a所示的#1和#2位置,Northern杂交也证明了删除#2的mini-gene不再表达circPan3。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设计出专门针对circPan3的敲除方案,作者设计了靶向#2位置的打靶体系,最终获得了准确删除该位点的小鼠,经过鉴定,该小鼠中circPan3被准确敲除,与此同时,Pan3基因的其他转录产物(下图f中靠上侧的一坨)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Pan3蛋白也没有明显的变化([39])。

推荐阅读:环状RNA circPan3调控肠道干细胞自我更新

图36 circPan3敲除模型构建策略([39])

基于环状RNA高效表达核酸适配体

2019年4月8日, 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洛克菲勒大学Samie R. Jaffrey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开发一种基于circRNA高效表达核酸适配体(aptamer)的技术体系。该环状RNA表达体系被命名为“Tornado”, 该技术是基于具有自剪切功能的核酶(Ribosome)实现待环化序列的上下游切割,环化作用则借助于内源的RNA连接酶RtcB实现,最终的产物包含了待环化序列以及为实现环化而携带的Ligated stem序列(racRNA) ([40])。Tornado环状RNA过表达体系具有自动剪切,自动环化,表达高效且可实现适体体内过表达的优点,为环状RNA的过表达开辟了新途径。

推荐阅读:新型环状RNA表达载体

图37 Tornado环状RNA过表达载体 ([40])

改良的基于RNase R富集circRNA技术

2019年9月19日,Nucleic Acids Res杂志发表了一种circRNA富集纯化技术的文章,报道一种改良的基于RNase R富集circRNA的技术方法。该研究中,作者证明涉及RNase R的标准方案> 20%高表达的线性RNA不能消化,但这些缺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具有高度结构化的3’末端的RNA(包括snRNA和组蛋白mRNA)天然地对RNase R具有抗性,但是一旦将poly(A)尾添加到其末端,就可以有效降解。此外,RNase R在许多多腺苷酸化mRNA的体内停滞,特别是在以前注释为G-四链体(G4)结构的富含G的序列中。在用反应缓冲液中的Li +代替K +(其稳定G4s)后,作者发现RNase R能够将这些序列进行并完全降解mRNA。该研究的结果为目前用于分离环状RNA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改进,以及揭示可以天然抑制细胞核酸外切酶降解RNA结构的方法([41])。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Jeremy E. Wilusz。

图38 改良的基于RNase R富集circRNA技术 ([41])

4.2 circRNA研究的信息学工具与数据库

CircSplice新工具全面挖掘癌症特异性circRNA选择性剪切事件

2019年3月8日,Molecular Cancer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何春江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从头算法工具CircSplice,它可以识别circRNA中的内部选择性剪接,并比较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circRNA剪接事件。通过CircSplice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膀胱癌数据挖掘后,分别在两个数据集中检测到4498和2977个circRNA可变剪接(circ-AS)事件,并通过RT-PCR证实了circ-AS事件的表达。研究者进一步检查了癌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circ-AS的分布和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癌症特异性circ-AS的潜在功能,将这些剪切事件分类为肿瘤抑制因子和癌基因,进行了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该研究开发的工具可首次全面了解癌症特异性circRNA选择性剪接,对癌症中circRNA的调控和功能研究有重要贡献([42])。

该工具网址链接http://gb.whu.edu.cn/CircSplice或https://github.com/ GeneFeng / CircSplice

图39 CircSplice支持鉴定四种circRNA可变剪切事件类型 ([42])

circAtlas: 多物种circRNA表达数据库

2019年3月19日,Cell Report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人、猴和小鼠的44个正常组织进行转录组评估,鉴定出大量circRNA分子,并重建72.6%的circRNA全长序列,为circRNA的可变剪切、保守性以及与线性RNA的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源。该研究成果已汇总到circAtlas数据库中。circAtlas数据库提供界面友好的数据检索和呈现方式,包括了多项circRNA资源,如circRNA及其宿主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值,miRNA和RBP(RNA结合蛋白)预测信息;circRNA在人、猴、小鼠、大鼠、猪、鸡和狗7物种中保守性;circRNA蛋白翻译相关的ORF和IRES信息;文献报道疾病相关的circRNA收录等信息([43])。

推荐阅读:circAtlas: 多物种circRNA表达数据库

图40 circAtlas数据库 ([43])

Ularcirc: circRNA分析及可视化工具

2019年11月18日,在线发表了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David T. Humphreys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Ularcirc工具。该文献作者开发的Ularcirc的软件工具,它集成了识别反向剪接位点和正向剪接位点的可视化功能,并能对鉴定的circRNA进行下游分析。 Ularcirc可利用CIRI、circExplorer或STAR比对软件的原始输出结果,组装环状RNA的反向剪接位点(BSJ)计数表,并允许多样本分析。研究者使用Ularcirc工具分别从公共和内部生成的数据集中识别和表征circRNA,并演示了它如何用于(i)发现新的亲本转录本剪接模式,(ii)检测circRNA的内部剪接模式,(iii)以及揭示反向剪接位点(BSJ)形成的复杂性。 此外,该研究还确定了circRNA可能具有比亲本转录本线性序列更长的开放阅读框。最后,我们检测并验证了由ApoA4转录本产生的一类新型环状circRNA的存在,其反向剪接位点(BSJ)来自编码外显子内的多个非经典剪接位点([44])。

图41 Ularcirc工具集工作流程([44])

环状RNA在约1000种人癌细胞系中的综合表征研究

2019年8月26日,Genom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德州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韩冷教授团队的一项工作,报道分析了超过1000种人类癌症细胞系中circRNA表达分析的结果。人癌细胞系是癌症研究和开发治疗策略的基本模型。然而,目前在许多癌细胞系中并没有表征环状RNA(circRNA)的数据。该研究中,研究者对CCLE(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数据库中的RNA-seq数据,应用四种circRNA识别算法分析了约1000种人癌细胞系中circRNA的表达谱特征,还综合分析探索不同癌症谱系中circRNA的表达情况,生物形成,细胞功能和药物反应等。研究结果揭示了circRNA在不同癌症细胞中具有高度特异性表达模式,表明circRNA可能是癌症治疗中强有力的诊断或预后标志物。研究者还通过实验鉴定了涉及circRNA生物形成的关键基因,证实TGF-β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者发现一些癌症临床上常见基因上富集RNA结合蛋白(RBP),更可能产生circRNA。其中,circMYC可促进细胞增殖。我们观察到circRNA的表达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强烈关联,特别是那些靶向染色质组蛋白乙酰化的药物。同时,该研究还开发了一个癌细胞系circRNA数据库——CircRiC(https://hanlab.uth.edu/cRic),该数据库目前包含了来自CCLE的22个癌症谱系中935个癌细胞系中circRNA的表达特征、生物形成、药物应答和整合分析等数据,对circRNA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45])。

推荐阅读:Genome Medicine:逾千种肿瘤细胞系circRNA表达谱

图42 circRic数据库主页 ([45])

NPInter v4.0:非编码RNA互作数据库。

2019年10月31日,Nucleic Acids Res发表了更新版的NPInter v4.0数据库,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何顺民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研究员。非编码RNA(ncRNA)在多种生物信号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可以与蛋白、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陈润生院士课题组早在2006年发布了NPInter数据库,近日该数据库已更新至第4版,NPInter(NPInter v4.0)数据库系统地收录了绝大多数种类非编码RNA(新增circRNA)的相互作用,并对相互作用以及相关分子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以及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非编码RNA相互作用的研究平台。环状RNA(circRNA)的相互作用和ChIRP-seq获得的非编码RNA-基因组的相互作用首次被收录进来。总数据量上升到11万条,涵盖了35个物种。相互作用以及作用分子还增加了疾病注释,可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相互作用的功能。除了整合数据之外,整个数据库的网站也进行了重新构建,提高了原有搜索模块的易用性([46])。数据库网址为:http://bigdata.ibp.ac.cn/npinter4

图43 NPInter v4.0数据库首页 ([46])

5. 非医学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非医学相关的circRNA研究总体体量比较小,受众面也比较窄,常见的研究主要基于表达谱分析和基于miRNA的互作网络预测分析,因此选择下面这个工作作为代表进行介绍:

EpCAM敲除小鼠circRNA表达谱分析

2019年7月8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教授和广东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代谢病研究中心郭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分析了EpCAM敲除老鼠中circRNA的表达状态。作者利用Cas-9技术构建了EpCAM敲除老鼠,并分析了肝脏中非编码RNA的表达情。测序的结果显示11个上调和12个下调的circRNA([47])。

图44 EpCAM敲除老鼠肝脏circRNA表达分析 ([47])

6. circRNA重要综述

Nature Reviews Genetics:circRNA的生成和特征

2019年8月8日,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表了一篇circRNA的综述文章,系统回顾介绍了circRNA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circRNA的形成,检测方法,主要功能机制,主要研究技术等。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丹麦奥胡斯大学的Lasse S. Kristensen,其中著名circRNA研究专家Jørgen Kjems教授是本文的共同作者。

推荐阅读: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表circRNA重要综述

图45 目前检测和定量circRNA的主要技术列表([48])

EMBO Journal:circRNA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019年7月25日,美国Brandeis大学生物系的Sebastian Kadener等人在EMBO Journa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circRNA的综述,回顾了circRNA的研究历程,主要进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49])。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Jarel_liu\FileStorage\Temp\bd1c0d82edf210d4d7b289e0a712909b.jpg

7. circRNA研究总体趋势与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分析

2019年circRNA延续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在发表论文总数目,尤其是大于10分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数也维持了去年的水平。circRNA虽然已经有了多年的研究,但依然有若干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概括而言,包括如下问题:

(1)circRNA组织/疾病特异性表达的机制;circRNA的组织/疾病特异性表达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产生这种特异性的机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2)泛组织circRNA表达谱分析;目前绝大部分研究工作均聚焦于特定组织或疾病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但从一些泛组织/疾病表达谱分析的结果来看,组织特异性的表达特征认识还比较局限,因此这方面的工作依然需要加强,尤其是同步分析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

(3)敲除技术和基因改造动物模型问题;circRNA的敲除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也仅有少数几篇文章用到了敲除模型,但从回答circRNA的生理/病理意义的角度而言,敲除模型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证据,因此未来针对特定circRNA分子的敲除模型可能会越来越多。

(4)circRNA精确的亚细胞定位和活细胞成像观测;生物分子的亚细胞定位是决定其功能和互作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对circRNA的亚细胞定位认识非常有限,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刚刚起步的状态。

(5)circRNA二级结构分析与动力学研究;结构是决定功能的关键,circRNA的二级结构的研究一直比较有限,2019年陈玲玲教授和杨力教授的Cell文章就是发现了circRNA一种特殊的结构状态,并发现它们与自身免疫效应通路的关系。未来有关circRNA二级/高级结构及分子动力学的研究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6)circRNA修饰谱分析;目前circRNA中仅有m6A修饰的文章报道,但RNA中有多达150种的修饰方式,绝大部分的研究依然非常有限,因此有关circRNA的秀食谱将是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7)同一circRNA分子不同机制的研究;circRNA研究发展到今天,很多的研究都聚焦于同一个circRNA分子,因此关于同一个分子在不同组织或疾病中的功能机制将是circRNA接下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相互作用蛋白,转录后修饰以及是否可以翻译都是值得思考的功能机制方向。

参考文献:

1. Li, X., et al., A unified mechanism for intron and exon definition and back-splicing. Nature, 2019. 573(7774): p. 375-380.

2. Rei Yoshimoto, K.R., Thomas Hansen, Jørgen Kjems & Akila Mayeda, A., Biosynthesis of Circular RNA ciRS-7/CDR1as Is Mediated by Mammalian-Wide Interspersed Repeats (MIRs). BioRxiv, 2019.

3. Wu, K., et al., Circular RNA F-circSR derived from SLC34A2-ROS1 fusion gene promotes cell migr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l Cancer, 2019. 18(1): p. 98.

4. Liang, D., et al., The Output of Protein-Coding Genes Shifts to Circular RNAs When the Pre-mRNA Processing Machinery Is Limiting. Mol Cell, 2017. 68(5): p. 940-954 e3.

5. Vo, J.N., et al., The 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in Cancer. Cell, 2019. 176(4): p. 869-881 e13.

6. Xu Liu, X.W., Jingxin Li, Shanshan Hu, Yuqi Deng, Hao Yin, Xichen Bao, Qiangfeng Cliff Zhang, Geng Wang, Baolong Wang, Qinghua Shi, Ge Shan,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cciRNAs and their roles in mitochondrial entry of proteins. bioRxiv, 2019.

7. Chen, R.X., et al.,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of circNSUN2 facilitates cytoplasmic export and stabilizes HMGA2 to promot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Nat Commun, 2019. 10(1): p. 4695.

8. Hua Su, L.Z., Na Li, Guowen Wang, Lingfang Wu, Xiuqing Ma, Kejing Ying, Ruifeng Zhang, Transcriptome-wide map of m6A circRNAs identified in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at model. BioRxiv, 2019.

9. van Heesch, S., et al., The Translational Landscape of the Human Heart. Cell, 2019. 178(1): p. 242-260 e29.

10. Mahmoudi, E., et al., Depolarization-Associated CircRNA Regulate Neural Gene Expression and in Some Cases May Function as Templates for Translation. Cells, 2019. 9(1).

11. Xia, X., et al., A novel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encoded by circular AKT3 RNA inhibits glioblastoma tumorigenicity by competing with active 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Kinase-1. Mol Cancer, 2019. 18(1): p. 131.

12. Zheng, X., et al., A novel protein encoded by a circular RNA circPPP1R12A promotes tumor path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via Hippo-YAP signaling. Mol Cancer, 2019. 18(1): p. 47.

13. Liang, W.C., et al., Translation of the circular RNA circbeta-catenin promotes liver cancer cell growth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Wnt pathway. Genome Biol, 2019. 20(1): p. 84.

14. Zhao, J., et al., Transforming activity of an oncoprotein-encoding circular RNA from human papillomavirus. Nat Commun, 2019. 10(1): p. 2300.

15. Xiaojuan Fan, Y.Y., Zefeng Wang, Pervasive translation of circular RNAs driven by short IRES-like elements. BioRxiv, 2019.

16. Chen, S., et al., 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 RNA Circularization in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Cell, 2019. 176(4): p. 831-843 e22.

17. Li, Q., et al., CircACC1 Regulates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of AMPK Complex under Metabolic Stress. Cell Metab, 2019. 30(1): p. 157-173 e7.

18. Wu, N., et al., Translation of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 was antagonized by its circular RNA via suppressing the assembly of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machinery. Cell Death Differ, 2019. 26(12): p. 2758-2773.

19. Park, O.H., et al., Endoribonucleolytic Cleavage of m(6)A-Containing RNAs by RNase P/MRP Complex. Mol Cell, 2019. 74(3): p. 494-507 e8.

20. Jia, R., et al., Defining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ole of GW182 in circular RNA degradation. Cell Discov, 2019. 5: p. 45.

21. Liu, C.X., et al., Structure and Degradation of Circular RNAs Regulate PKR Activation in Innate Immunity. Cell, 2019. 177(4): p. 865-880 e21.

22. Abdollahzadeh, R., et al.,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 cross talk and language in ceRNA regulatory networks: A new look at hallmarks of breast cancer. J Cell Physiol, 2019. 234(7): p. 10080-10100.

23. Wesselhoeft, R.A., et al., RNA Circularization Diminishes Immunogenicity and Can Extend Translation Duration In Vivo. Mol Cell, 2019. 74(3): p. 508-520 e4.

24. Chen, Y.G., et al.,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Controls Circular RNA Immunity. Mol Cell, 2019. 76(1): p. 96-109 e9.

25. Chen, N., et al., A novel FLI1 exonic circular RNA promotes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by coordinately regulating TET1 and DNMT1. Genome Biol, 2018. 19(1): p. 218.

26. Huang, S., et al., Loss of Super-Enhancer-Regulated circRNA Nfix Induces Cardiac Regener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dult Mice. Circulation, 2019. 139(25): p. 2857-2876.

27. Wang, L., et al., Circular RNA circRHOT1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initiation of NR2F6 expression. Mol Cancer, 2019. 18(1): p. 119.

28. Yang, F., et al., Circ-HuR suppresses HuR expression and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by inhibiting CNBP transactivation. Mol Cancer, 2019. 18(1): p. 158.

29. Li, H., et al.,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circ-CUX1/EWSR1/MAZ axis inhibits glycolysis and neuroblastoma progression. EMBO Mol Med, 2019. 11(12): p. e10835.

30. Sun, Y.M., et al., circMYBL2, a circRNA from MYBL2, regulates FLT3 translation by recruiting PTBP1 to promote FLT3-ITD AML progression. Blood, 2019. 134(18): p. 1533-1546.

31. Li, Q., et al., Circular RNA MAT2B Promotes Glycolysis and Malignanc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the miR-338-3p/PKM2 Axis Under Hypoxic Stress. Hepatology, 2019. 70(4): p. 1298-1316.

32. Wei, Y., et al., A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Network Driven by Circ-CDYL Acts Specifically in the Early Stag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2019.

33. Hu, Z.Q., et al., Circular RNA Sequencing Identifies CircASAP1 as a Key Regulator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Hepatology, 2019.

34. Ju, H.Q., et al., A circRNA signature predicts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stage II/III colon cancer. EMBO Mol Med, 2019. 11(10): p. e10168.

35. Hall, I.F., et al., Circ_Lrp6, a Circular RNA Enriched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cts as a Sponge Regulating miRNA-145 Function. Circ Res, 2019. 124(4): p. 498-510.

36. Garikipati, V.N.S., et al., Circular RNA CircFndc3b modulates cardiac repai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FUS/VEGF-A axis. Nat Commun, 2019. 10(1): p. 4317.

37. Liu, C., et al., Targeting pericyte-endothelial cell crosstalk by circular RNA-cPWWP2A inhibition aggravates diabetes-induced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 116(15): p. 7455-7464.

38. Zhang, S.B., et al., CircAnks1a in the spinal cord regulates hypersensitivity in a roden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 Nat Commun, 2019. 10(1): p. 4119.

39. Zhu, P., et al., IL-13 secreted by ILC2s promotes the self-renewal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through circular RNA circPan3. Nat Immunol, 2019. 20(2): p. 183-194.

40. Litke, J.L. and S.R. Jaffrey, Highly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 aptamers in cells using autocatalytic transcripts. Nat Biotechnol, 2019. 37(6): p. 667-675.

41. Xiao, M.S. and J.E. Wilusz,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ircular RNA purification using RNase R that efficiently removes linear RNAs containing G-quadruplexes or structured 3′ ends. Nucleic Acids Res, 2019. 47(16): p. 8755-8769.

42. Feng, J., et al.,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cancer-specific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circRNA. Mol Cancer, 2019. 18(1): p. 35.

43. Ji, P., et al., Expanded Expression Landscape and Priorit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Mammals. Cell Rep, 2019. 26(12): p. 3444-3460 e5.

44. Humphreys, D.T., et al., Ularcirc: visualization and enhanced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s via back and canonical forward splicing. Nucleic Acids Res, 2019. 47(20): p. e123.

45. Ruan, H., et al.,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 1000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Genome Med, 2019. 11(1): p. 55.

46. Teng, X., et al., NPInter v4.0: an integrated database of ncRNA interactions. Nucleic Acids Res, 2019.

47. Yang, Y., et al., Circular RNA profile in liver tissue of EpCAM knockout mice. Int J Mol Med, 2019. 44(3): p. 1063-1077.

48. Kristensen, L.S., et al., The biogenesis, biolog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Nat Rev Genet, 2019. 20(11): p. 675-691.

49. Patop, I.L., S. Wust, and S. Kadene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ircRNAs. EMBO J, 2019. 38(16): p. e100836.

]]>
//www.xjpih.com/?feed=rss2&p=3164 0
2019年往年国自然circRNA项目回顾 //www.xjpih.com/?p=3160 //www.xjpih.com/?p=3160#respond Fri, 19 Jun 2020 15:03:39 +0000 //www.xjpih.com/?p=3160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时节,也是大家摩拳擦掌开始为明年国自然申请做准备的时候。为帮助大家选题和设计课题,我们汇总了往年circRNA获批项目的情况和几个热点关键词相关内容的变化情况,在此做个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往年国自然项目总体情况

2016年至2018年三年circRNA的国自然项目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9年与2018年总体数目一致,但学科分布的范围更广了,说明circRNA研究者数量趋于稳定,但有一些学科方向的研究者正慢慢加入circRNA研究大军。按照国自然总体获批比例的情况估算,国内从事circRNA相关研究的研究者总量应该在一千左右。常见疾病中基本都有circRNA的文章和项目了,但一些特殊疾病类型或亚型依然需要circRNA的表达谱研究。此外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发育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学科方向circRNA项目数偏少。

推荐阅读:

完整版: 2019年度circR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总

完整版: 2018年度circR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总

完整版: 2017年度circR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总

表1 近四年国自然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circRNA研究的几个热点方向回顾分析

随着circRNA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常见和新兴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在国自然项目中的数目变化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此,我们从项目的题目中检索汇总了“外泌体”、“miRNA”、“结合蛋白”和“翻译”四个关键词,汇总了这些关键词相关的项目数量变化趋势,希望对大家设计课题方向有所帮助。

表2 热点关键词汇总 (仅依据项目题目检索分析所得)

从汇总的数据来看,miRNA的研究思路依然是主流,外泌体,结合蛋白和翻译的项目都有较明显的上升。随着circRNA的研究不断推进,大家也会发现测序和芯片结果中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多,因此下一步就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一个circRNA分子在不同研究对象中的机制该如何去探索?除了在同一个circRNA分子中选择不同的miRNA分子,分析circRNA的结合蛋白,或者是否可以翻译等新角度必然会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可以预期的是circRNA的结合蛋白及是否翻译,以及circRNA的修饰和二级结构分析等思路是下一步circRNA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近期若干研究热点汇总

创新性是国自然项目的灵魂,用新思路,新方法或者新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解决科学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项目获得资助的概率。2019年国自然项目中与新热点方向的结合有增多的趋势,如m6A修饰,外泌体,细胞焦亡,相分离,铁死亡等热点方向和关键词。在此,我总结了近期的一些热点关键词,列表如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开拓思路提供一些帮助。由于能力有限,有些热点的关键词可能并没有列入表内,也希望各位同行们能给予指点。

增强子与表观遗传 超分辨率/活细胞成像
表观转录组 多组学分析与数据挖掘
相分离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
细胞焦亡与铁死亡 CRISPR体系
肿瘤免疫 外泌体
单细胞测序 RBP与可变剪切
氧信号通路 炎症小体

表3 若干近期研究热点关键词

circRNA研究者的总体体量已经趋于稳定,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资助是每个同行都在努力思考的问题。近期我们将针对上述的热点方向和关键词汇总相关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技术及相关的circRNA研究情况,希望能为大家的申请书写作和设计提供帮助。

是否希望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了解circRNA的研究状况?

是否希望能快速掌握circRNA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circRNA888电子游戏集团 培训班将为你全面讲解这些问题,两天的学习将胜过半年的文献自学,赶快报名参加吧!

]]>
//www.xjpih.com/?feed=rss2&p=3160 0
2019年度环形RNA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情况汇总 //www.xjpih.com/?p=3158 //www.xjpih.com/?p=3158#respond Fri, 19 Jun 2020 15:02:28 +0000 //www.xjpih.com/?p=3158 经过详细检索汇总,2019年circRNA研究领域共有258个项目获批,其中包括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面上项目113项,地区基金项目2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7项。

获批项目研究内容特点分析与2020年申请建议:

2019年获批项目绝大部分均为针对特定circRNA的功能研究,大部分都给出了明确的机制和通路,表明circRNA的功能研究已进入全新的阶段。下面针对2019年获批项目的情况,总结一下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1) 学科方向方面,医学领域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动物学、植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方向也有获批的项目。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学科方向的项目偏少。可能与circRNA基础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难度有一定关系。

(2)研究内容更加明确和具体。2019年获批的项目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大部分都是基于某个特定circRNA分子和特定的通路和机制来写的,说明申请者已对相关分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了较详细的认知。这也说明circRNA的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细致和深入。

(3)circRNA的功能机制模型和通路呈现多样化趋势。2019年获批的项目中除了传统的竞争性结合miRNA功能模式,circRNA直接翻译多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circRNA的m6A修饰等功能模型相关的项目越来越多。此外,近几年热度较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和通路也在今年获批的cirRNA项目中多次出现,包括m6A修饰,外泌体,细胞焦亡,相分离,铁死亡等等。说明circRNA的研究正越来越融入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

针对这些特征,我们对2020年申请circRNA的项目提出几点建议:

(1)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应充分论证所选择分子的功能,并适当探索其作用机制和通路,以形成初步的轮廓。

(2)circRNA的机制方面可以适当参考最新的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探索circRNA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值得借鉴的思路。

(3)一些传统的学科领域中circRNA研究相对不足,包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发育生物学等等。此外,针对circRNA的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包括circRNA的结构问题,修饰方式及调控机制,组织/疾病特异性的形成机制,circRNA与表观遗传和染色质结构调控的关系,circRNA亚细胞定位的机制等等。

说明:之前公布的基金检索内容不够全面,这一次我们经过认真的检索校正,分别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页和科学网进行了检索比对,最终得到下列名单,借此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和科学网表示感谢。如有遗漏或表达不准确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附: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列表(按学科代码排名,同一学科代码项目不分先后)

类别 学科代码 姓名 单位 项目题目
杰出青年基金 杨力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计算生物学
重点项目 单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对动物保守环RNAs生理功能及功能机理的研究
范祖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环形RNA circZbtb20调控ILC3细胞发育分化及抗感染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
创新研究群体 范祖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非编码RNA与肿瘤
面上项目 H0111 唐伦先 同济大学 Circ-Rock1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0201 周学亮 南昌大学 异常可变剪切触发的circ-FTO编码新型多肽下调FTO提高mRNA m6A促发心室重构的表观转录机制
H0203 杨展 河北医科大学 circACTA2通过调节NCL相分离促进NCL-CaM结合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
H0203 麻海春 吉林大学 circ0001084/miR-181c-5p/PTPN4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203 陈妍梅 南方医科大学 circRNA Reps1调控“细胞周期-代谢”交叉对话介导心肌再生的研究
H0206 贾恩志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00563吸附miRNA-155/miRNA-130a与结合AIFM1诱导冠心病发病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H0208 张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 GDF11通过转录抑制和m6A甲基化靶向抑制CDR1as改善糖尿病心肌病
H0210 王勇军 华中科技大学 m6A甲基化作用下的circRIC3/miR-204/DPP4轴介导VICs成骨分化促进主动脉瓣钙化机制研究
H0212 贝毅桦 上海大学 环状RNA PHACR介导运动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及机制研究
H0215 杨林 西安交通大学 环状RNA-0141620通过miR-196a-5p-TLR5炎症信号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H0215 伍贵富 中山大学 切应力敏感circRNA-LONP2调控血管内皮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H0215 吴庚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全新环状RNA-Esyt2通过“PCBP1—p53β”轴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216 柳克祥 吉林大学 环状RNA-Circ14634竞争性抑制miR-145调控TGFBR2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在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217 常光其 中山大学 CircRNA-Ambra1/miR-140-3p调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平滑肌细胞自噬研究
H0306 欧阳淼 中南大学 ATG9A介导环状RNA调控miR-29a抑制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H0310 崔春晖 南方医科大学 新易感基因FAM172A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circRNA-易感基因-内质网应激-乳球菌-UC信号轴研究
H0317 俞富军 温州医科大学 HOTAIR介导的损伤肝细胞经外泌体circRNA_015902促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研究
H0317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 circRNA-0001325靶向PSTPIP2调控NLRC5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研究
H0318 傅蕾 中南大学 circRNAs及circRNA-miRNA互作网络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402 胡娅莉 南京大学 circPTPN12-miR21 -SOX9轴调控异常,促进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H0404 薛凯 南京医科大学 脂肪组织外泌体circ-0054467/miR-130a/DENND1A正反馈环路调控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形成的机制研究
H0418 贾瑞喆 南京医科大学 circPE1靶向miR-18a致子痫前期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H0420 李笑天 复旦大学 可编码的circPRKCB调控滋养细胞自噬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H0422 尚世强 浙江大学 宿主环状RNA hsa_circ_0094088通过病毒miRNA调控人巨细胞病毒增殖的 相关机制研究
H0510 刘章锁 郑州大学 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circRNA-HOXB3诱导糖尿病肾病足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
H0514 齐隽 上海交通大学 rs12621278/circITGA6-565/miR-30c/CTGF信号轴促进膀胱出口梗阻相关膀胱重塑的机制探究
H0605 黄景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电刺激通过雪旺细胞外泌体中exo-circRNA上调神经元内MAP7D1促进神经轴突生长
H0609 邹飞 复旦大学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解析髓核细胞环状RNA通过外泌体进行细胞间“对话”调节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研究
H0609 徐宏光 皖南医学院 circRNA_0058097在张力诱导终板软骨退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609 王洪立 复旦大学 外泌体运载circRNA_0000253调控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研究
H0609 郭永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 circLRP6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609 丁长海 南方医科大学 髌骨下脂肪垫来源外泌体通过转运circRTN4介导WNT/β-catenin通路活化促进膝骨关节炎软骨降解的机制研究
H0713 吴子衡 浙江大学 circRNA-021774-miR-4454-Txnip作用轴调控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
H0726 田野 中国医科大学 CircRNAs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所致非骨密度依赖性骨折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0812 李建勇 南京医科大学 血浆外泌体circRNA-RPL15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812 邓兆群 江苏大学 BMI1环状RNA/miR-338-5p/ID4复合调控AML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815 黄海龙 福建医科大学 CircRNA_0001428/miR-32-3p/ATF4信号通路下调BCL11A基因介导γ-globin激活而改善重型β-地贫贫血的机制研究
H0903 曾维安 中山大学 circ_Nrxn1/HIF-1α/NOX2轴调控脊髓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介导化疗外周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
H0903 严军 苏州大学 CircRNA-05188介导催产素信号通路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敏化的机制研究
H0903 潘志强 徐州医科大学 受超级增强子调控的circRNA-Kat6b通过miRNA-26a/Kcnk1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研究
H0906 徐安定 暨南大学 缺血半暗带circRNA-蛋白复合体在缺血脑梗死小鼠的生物标记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
H0906 黄清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857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颅内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004 赵绮毅 中山大学 固有淋巴细胞1下调线粒体特异环状RNA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的研究
H1106 范卫新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通过FOXC1调控雄激素性脱发相关基因SFRP1转录机制的研究
H1202 黄钰森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circPDK1靶向miR-30a-5p的“海绵”作用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对氧化应激和自噬的网络调控研究
H1205 颜标 复旦大学 环状RNA-circMET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的尖端细胞分化参与视网膜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H1205 邵珺 南京医科大学 转甲状腺素蛋白重塑PTPN12 mRNA/circRNA平衡阻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H1205 邱庆华 上海交通大学 hsa_circ_0007086竞争性结合miR-494-3p/miR-372-5p调控CASP1促进细胞焦亡参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
H1301 程雷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8668调控miR-6089影响下游TLR4通路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H1405 林莉 中国医科大学 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下巨噬细胞外泌体circRNA MAP3K5抑制成骨前体 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H1502 肖锋 中南大学 CircAbl1通过miR-22-3p依赖和非依赖通路调控caveolin-3调节心肌细胞焦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505 易磊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MARK4在内毒素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511 张松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BFOX2介导硫氧环蛋白2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1511 张水军 郑州大学 环状RNA circRALY 在脑死亡供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1511 刘松桥 东南大学 circRNA102179-miR155的CeRNA网络调控Treg/Th17细胞分化失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H1602 王辉云 中山大学 环状RNA-circQDPR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H1603 孙振强 郑州大学 环状RNA circ0166通过YAP1调控PD-L1促进结肠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H1606 王锐智 中山大学 环状RNA circPDLIM5编码多肽PDLIM5-311aa促进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H1606 桑梅香 河北医科大学 ZEB1对circ-DOCK5的转录抑制促进食管癌EMT进程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8 王书奎 南京医科大学 Hsa-circ-0104103作为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H1615 王华启 郑州大学 circ_0000620介导miR-216b-5p调控肺腺癌细胞的凋亡和顺铂敏感性
H1617 周智航 重庆医科大学 核因子NFIB通过上调circMAP7D1竞争性抑制EIF4A3蛋白而促进结直肠癌NAD合成代谢的机制研究
H1617 张徐 江苏大学 新型circRNA(circDIDO1)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17 王子卫 重庆医科大学 ADAR1/circ-FGD4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7 胡长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Hsa_circ_0000384介导染色质重塑激活FOXO1/FOXO3a转录在抗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7 高凌 苏州大学 CAF源外泌体介导circSULF1竞争性结合miR-593-3p调控TCF7促进胃癌EMT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7 陈亚进 中山大学 TNF-α促进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HGF调控c-Met/circ-CCNY信号通路介导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H1619 赵善超 南方医科大学 CircSMARCC1经外泌体靶向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控HMGB1分泌促进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9 蒋国松 华中科技大学 circPTPRA结合IGF2BP1调控RNA甲基化识别在膀胱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H1620 张勇 河北医科大学 雄激素受体通过促进circATP2B1的生成介导TNK2/miR-939 / MMP14调节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
H1620 李辽源 中山大学 外泌体circ-PLXDC2结合HuR蛋白激活Wnt/整合素β1通路促进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制
H1620 黎玮 河北医科大学 circAMOTL1L通过调节核蛋白NONO的胞内定位充当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开关
H1622 林晓燕 山东大学 hsa_circ_0014246通过miR-421靶向Ndfip1调控焦亡参与乳腺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24 吴志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外泌体介导circFLT3调控肿瘤-骨微环境在骨巨细胞瘤进展和骨破坏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1624 王勇 沈阳医学院 环状RNA CircSIPA1L1调控miR-1270/ROCK1通路促进骨肉瘤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24 汤小东 北京大学 circUSP34 /miR-16-5p/ Smad3正反馈环在脊索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1624 马建军 浙江大学 CircBNC2/c-Myc/TXNIP轴介导的能量代谢在骨肉瘤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H1625 雷文斌 中山大学 环状 RNA circ_009313 低表达促进喉癌恶性进展和降低西妥昔单抗敏感性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H1701 程晓非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NFX1调控的亲本基因转录在IFN-γ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及椎间盘退变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1806 李亚明 中国医科大学 circRNA FADS2作为ceRNA调控HMGA1参与肺腺癌糖酵解的机制及分子影像学研究
H1808 夏之柏 中山大学 circ-SHPRH基因诱导人脑胶质瘤自噬的小分子显像研究
H1904 申红星 江苏大学 环状RNA cirRANBP10和cirSIAE在CVB3复制及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H2005 黄凤婷 中山大学 新型诊断标志物hsa_circ_0087007在胰腺癌恶性增殖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H2006 陈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基于声流体及DNA四面体分子镊子的外泌体circRNA富集、检测技术及在肝癌中的应用
H2402 巢杰 东南大学 环状RNA介导的失巢凋亡抵抗在矽肺中作用机制研究
H2501 郑斌 河北医科大学 circHIF1α选择性剪接在缺氧触发心肌代谢重构及心肌衰老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H2501 陈书艳 上海交通大学 内皮祖细胞外泌体circSIRT1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2601 周雪 华中科技大学 外泌体circ-SHPRH在镉致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H2601 向全永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ircRNA_HIPK3通过miR-224介导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吸烟所致肺气肿中作用及干预研究
H2607 刘起展 南京医科大学 circRNA-0026344及外泌体介导自噬与上皮-成纤维细胞cross-talk在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作用机制研究
H2607 李晓波 东南大学 Hsa_circ_0005045参与调节大气超细颗粒物及其关键毒性组分致COPD的分子机制研究
H2708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健脾清热活血法通过调控circ 0062649-miR 632-CLUmRNA网络  抑制C-myc转录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研究
H2717 田茸 成都中医药大学 熄风化痰法抑制癫痫风痰证候神经元凋亡及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机制研究
H2902 周利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 circHIPK2竞争性结合miR-200c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诱导EMT促大肠癌转移的机制及补肾解毒散结方的干预作用
H2902 赵可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补肾健脾方通过hsa_circ_0001275/miR-422a/ZFP36L2轴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H2902 万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 以circ-CBLB/miR-155-3p/EST-1轴抑制Notch通路过激活研究新风胶囊调控RA“炎症极化”的机制
H3101 张媛 东南大学 circDYM对抑郁症中神经环路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H3108 姚继红 大连医科大学 circ-CBFB调控p66Shc/OMA1信号轴影响线粒体动力学在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3112 王韵 中国医科大学 circ_YTHDF2介导RUNX3/ZEB1互作调控甲基苯丙胺肺毒性的机制研究
C161401 顾连峰 福建农林大学 毛竹环状RNA响应赤霉素诱导的分子机制研究
C170302 张丽 广东海洋大学 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环状RNA调控肌肉发育的作用机制研究
C050302 伍勇 华南理工大学 环状RNA circMED1抑制miR-148b/BCL-W通路介导B细胞淋巴瘤放射抗拒的机制研究
C170303 陶虎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新环状RNA circ_0008219内源性竞争miRNA调控山羊卵泡发育的功能与机制
C150103 马超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调控根域限制栽培葡萄根系发育的机理研究
C170402 张嘉保 吉林大学 ciRS-187作为miR-187分子海绵通过BMP-Smad1/5/8信号通路调控牛卵丘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
F030508 宋晓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真核细胞中调控环形RNA翻译活性的功能元件识别与验证
F020506 邓磊 中南大学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大规模环状RNA功能及其与人类重大疾病关联预测
F020506 雷秀娟 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计算方法的circRNA功能挖掘及其与复杂疾病的关系预测研究
E031002 陈大福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骨肿瘤响应性多功能阳离子circRNA载体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B040504 陈楠 上海师范大学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可编码探针在环状RNA活细胞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周恒星 天津医科大学 RNA甲基转移酶Mettl14介导circRNAs m6A甲基化调控脊髓神经元凋亡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李凡 吉林大学 中枢环状RNA调控模体动态操控胃癌癌变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
张志奇 中山大学 m6A甲基化驱动circ_0003578为核心的RNA调控网络在维持软骨稳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地区科学项目 H0317 程娜 南昌大学 CircRNA-1984通过miR-146b-HIPK1信号通路调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0417 庞丽红 广西医科大学 Circ-ERBB2/miR-34b-5p/ACER2调节自噬/凋亡平衡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417 刘琳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hsa_circ_0001550调控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的机制研究
H0601 贾惊宇 南昌大学 circRNA_0079201靶向miR-140-3p调控生长板Smad2-Ihh信号通路介导特发性矮小的机制研究
H0610 赵道洪 昆明医科大学 circRNA-ZCCHC14调控miR-181a抑制GREM1的表达促进PBMSC成软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H0713 石珂 南昌大学 circ_0036564─miR-620─GLUT1调控网络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
H0807 韦四喜 贵州医科大学 circRUNX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研究
H0906 叶子明 广西医科大学 CircHIPK3诱导NF-κB核转位靶向NLRP3介导巨噬细胞焦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机制
H0906 闵晓黎 云南中医药大学 CircRNA0000964/miR-758/ILK通路介导线粒体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910 方华 贵州省人民医院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传递circRNA-0001107调控炎性细胞表型转换对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H1405 黄臻 南昌大学 环状RNA circDBP靶向miR-27a调控口腔扁平苔藓CD4+T细胞功能及其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1507 吕乐春 昆明医科大学 circ_0057342竞争性抑制miRNA-29a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海绵机制研究
H1511 李小悦 桂林医学院 circHIPK3-miRNA-124/miRNA-152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衰老在念珠菌所致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H1606 向作林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环状RNA-0044539通过microRNA-29a促进肝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6 柯希贤 遵义医科大学 Hsa_circ_0001085/miR-410/Gsk3β 信号网络对肺癌生长及转移的作用研究
H1615 陈婷 昆明医科大学 circ_0078767 通过 miR-330-3p / p53 / SLC7A11 分子轴调控人非小细胞肺癌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H1617 曾元凤 江西省人民医院 circFADS2在TCF7L2转录调控下通过miR-876-3p/JAG2 轴和Notch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H1618 范耀东 昆明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ESPL1调控miR451a/Myc通路参与肺癌脑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25 金奇芳 南昌大学 环状RNA HIPK2调控EZH2促进细胞自噬介导视网膜母细胞瘤卡铂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26 陈龙 昆明医科大学 circRNA_0012891通过吸附miR-17-5p/miR-106a-5p释放MMP2促进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H2501 潘尚领 广西医科大学 Alu元件序列多态性对circ_72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H2501 陆声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hsa_circ_0021245作为竞争性内源RNA上调SFRP1促进骨质疏松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H2601 农清清 广西医科大学 LncRNA和circRNA共同调控GCLC基因参与微囊藻毒素-LR致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H2607 黄丽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环状RNA circ_0000638的转录调控在稀土氧化钕致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青年科学基金 H1602 陈博 广东省人民医院 环状RNA-circPLK1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生长转移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H1603 邢爱艳 山东大学 SP1-SNHG14-miR-145反馈环路参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4 王海芳 南方医科大学 Nodal通过circRNA000706/miR-143-3p/B3GNT3途径稳定PD-L1蛋白促进  NSCLC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H1604 王运刚 南通大学 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G-MDSCs通过外泌体调控M-MDSCs向TAMs分化的机制研究
H1606 张亚杰 上海交通大学 肿瘤源性外泌体miR-191调控微环境中CAFs的活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6 谢萍 厦门大学 外泌体circ_REEP5竞争性结合miR-410-3p上调Serglycin促进鼻咽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6 肖瑶 中南大学 ERα通过调节circ-SMG1.72/miR-141-3p/Gelsolin通路抑制肝癌细胞侵袭
H1606 谭维格 广州医科大学 circEPSTI1调控乳腺癌脑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1606 焦万举 华中科技大学 circ-hnRNPU调控NONO核转位抑制胃癌hnRNPU表达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6 陈秀 南京医科大学 脂肪细胞外泌体circTHBS1通过调节胆固醇转运促进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7 杨辉 山东大学 circCTBP2通过miR-34a/Notch1信号通路增强胃癌干细胞特性促进胃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H1608 罗红学 北京大学 环状RNA作为阴道自取样HPV阳性者二次筛查标记物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09 许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ircRNA_102747/miR-221-3p/PTEN轴向调控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H1609 陈曼 山东大学 Hsa-circ-PLK1-antisense.1/miR-593-5p/PLK1途径对胃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H1610 陈宇翰 南方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RSF1通过吸附miR-146a-5p和结合HuR蛋白调控肝星状细胞功能影响放射性肝病发病的分子机制
H1610 赫倩茹 暨南大学 外泌体circ-BCAR3/miR-485/HSP90信号轴调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血管新生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H1610 毕月 中山大学 外泌体运载的hsa_circ_0000549介导miR-7调控EGFR通路促进乳腺癌放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H1611 张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抑癌环状RNA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恶性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探索研究
H1615 赖岳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circCYP24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促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
H1617 郑晓 苏州大学 环状RNAcircPPP1R12A编码的多肽circPPP1R12A-73aa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17 张鹿飞 浙江大学 hsa_circ_0072764与IGF2BP1/3相互作用调节MYC基因mRNA的m6A修饰并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1617 汪未知 南京医科大学 circRNA_0027497通过ceRNA机制调控自噬效应影响胃癌5-FU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17 潘宏达 复旦大学 环状RNA circVDAC3结合miR-338-3p调控STAT1/PD-L1轴促进胃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H1617 李晓敏 南方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_0000567具有靶向结合miR-4667-5p及Hsp90蛋白的双重功能及其在抑制结直肠癌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17 黄锋 江苏大学 circRNA_0073453-miRNA-146a-5p调控胃癌间质干细胞旁分泌IL-8促进胃癌转移及机制研究
H1617 华胜妮 暨南大学 TACE术后肝癌细胞外泌体circ_0084615促进肝癌肺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7 何中原 南京医科大学 高糖环境诱导circ_0091902表达促进胃癌发展的机制研究
H1617 邓甘露 广西医科大学 circRNA_101672竞争性结合FAM120A蛋白靶向调控自噬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7 张洁筠 复旦大学 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通过调控PD-L1表达与免疫微环境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8 杨渊 四川大学 基于融合基因BMS1P20-LOC102724580环化的F-circRNA-B/L调控脑胶质瘤恶性演进的鉴定与机制研究
H1618 杨毅兵 中山大学 环状RNA circ-AKT3翻译新的功能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8 李宏 南方医科大学 circRNA_0011721-miR-519a-STAT3正反馈回路调控自噬促进胶质母细胞瘤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18 胡珊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肿瘤干细胞外泌体circSOBP介导EZH2蛋白调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1618 陈铭 上海交通大学 circ-GOT1.4调控GOT1表达致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糖代谢改变及预后差异的机制研究
H1619 郑福鑫 华中科技大学 环状RNA circ-MGA结合并调控YTHDF2识别mRNA甲基化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9 江宁 南方医科大学 缺氧相关环状RNA circ-NUP205吸附miR-495激活Hippo通路抑制膀胱癌转 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9 陈金波 中南大学 雄激素受体下游因子circRNA-FNTA通过亲本基因影响膀胱癌侵袭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21 滕芳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0007444调控卵巢癌恶性进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H1621 任玉兰 复旦大学 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circRNA调控miR-638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EMT及转移研究
H1621 钱莉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ΔNp63α通过调控circARHGAP5海绵吸附miRNA-942-3p抑制子宫颈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分子机制
H1621 陈乐 华中科技大学 ESRP1选择剪接circRNA介导人上皮性卵巢癌EMT机制研究
H1622 李跃华 南华大学 circEIF4G3靶向miR-101调控EZH2的表达促进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23 严悦溶 中山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57521靶向miR-9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23 陈伟 南京医科大学 circ_0000817抑制 IGF2BP3/ GPER1轴逆转雌激素促甲状腺乳头状癌作用与机制研究
H1625 廖隽琨 中山大学 CAFs外泌体来源circRNA调控自噬激活促进舌鳞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25 李培 中山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6783 通过miR-194/WEE1信号轴调控喉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1625 鞠侯雨 上海交通大学 超声热疗系统通过circRNA_0000853/miR-217/DKK1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26 冯建国 西南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Mdm2靶向NAE2基因增强Neddylation信号通路促黑色素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H0113 黄杰凤 福建医科大学 外泌体circRNA cZNF292在慢性间歇低氧心肌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H0113 陈理达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Keap1/Nrf2信号通路探讨circRNA在慢性间歇低氧肝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H0203 李萌阳 青岛大学 m6A修饰介导环状RNA-circCDYL编码蛋白参与调控心肌肥大的机制研究
H0203 丁志文 复旦大学 机械应力下环状RNA分子circ_002354靶向miR-470-5p调控RyR2参与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
H0203 谭吉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环状RNA3792保护心肌抵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0210 刘静 南京医科大学 circRNA_5303通过miR-138-5p调控Smad4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H0212 沈沭彤 复旦大学 环状RNA circ-ZNF521介导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217 陈志波 中山大学 circ_stard13竞争性调控RhoA/ROCK通路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220 于媛 滨州医学院 circ-Sirt6与Ets-1互作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
H0406 张玲 华中科技大学 HIF-1α介导circ-FoxO3调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420 周霁子 复旦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2348参与调控滋养细胞功能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H0424 张哲 北京大学 环状RNA circSTRBP靶向调控miR-744-5p在精子发生异常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511 魏萌 西安交通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1585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结合miR-133b促进ESRD血管钙化的机制研究
H0609 王琨 东南大学 环状RNA GRIN2B通过NF-κB调控SLICK在坐骨神经痛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H0609 冯晓波 华中科技大学 circDOPEY2基于miR-17-5p/Smad7轴调控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713 石立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 Circ-0021033/miR-571/TRIB3在利拉鲁肽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713 韩晓 复旦大学 circPPM1F/NF-κB调控网络介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在儿童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0812 王晓雪 中国医科大学 CircRNA-0013880作为miR-148a海绵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机理研究
H0812 吕逸竹 大连医科大学 环状RNA CDR1-AS通过上调融合基因AML1/ETO表达促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H0902 李春竹 上海交通大学 circZfp609/miR-185-5p介导氯胺酮致发育期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
H0902 黄樱 赣南医学院 CircULK2-miR-29a-5p-PTEN通路参与调控血管性痴呆自噬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H0903 薛洲亚 徐州医科大学 脊髓水平cirRNA-Nud通过Nudcd3/Dctn2转运NR1介导慢性炎性疼痛机制研究
H0903 王之遥 复旦大学 环状RNAcircRbfox1抑制miR-146a和miR-155调控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H0910 张妍 首都医科大学 CircRNA-ITCH/microRNA-214/caspase1轴介导小胶质细胞焦亡参与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H0913 刘田田 郑州大学 circ-DROSHA通过ceRNA方式调控Ephrin-B3在癫痫突触重塑中的机制研究
H0914 王圣文 中山大学 星形胶质细胞circNCOA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H1008 张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三氧化二砷通过circRNA-FOXO1-VEGF功能中心调控类风湿关节炎血管增殖的机制研究
H1103 陈佳 同济大学 特应性皮炎血浆外泌体传递hsa_circ_0001071靶向miR-146a-3p抑制Treg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H1202 刘馨 复旦大学 环状RNA-IBTK调控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机制的研究
H1204 颜志超 广州医科大学 circXPO5通过调控GRIN2A的表达在青光眼视觉中枢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H1205 张怡婷 重庆医科大学 环状RNA-RSU1通过miR-345-3p/TAZ调控血管失代偿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机制研究
H1205 吴婧 中山大学 CircRNA靶向作用miR-26对RPE细胞自噬及EMT进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H1205 何淼 广东省人民医院 has_circ_0000371靶向调控miR-181c/FoxO1轴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H1401 汪延秋 南京医科大学 CircRNA-SNX13通过hsa-let-7b/COL1A1影响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研究
H1401 鲁颖娟 中山大学 应力作用下circ_014111/miR-425-5p/IGF1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H1402 章臻 上海交通大学 circSTAT2/miR-26a/NF-κB轴介导的骨免疫调控在负载纳米白硅钙石脱细胞骨膜促进骨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H1402 彭伟 中山大学 circRNA_8679作为ceRNA调控miR-128-3p介导的IGF1-Wnt/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环境下h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
H1402 岑啸 四川大学 circPOMT1靶向hsa-miR-6881-3p调控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
H1406 朱昭炜 中山大学 circRNA RCIR竞争性结合miR-205上调Runx2改善周围神经再生及其机制研究
H1502 孙骎 东南大学 脓毒症巨噬细胞焦亡调控新机制:circRNA_101401/ miRNA-590-3p/PP2A信号通路研究
H1503 朱勇 上海交通大学 circMKLN1海绵吸附调控miR-26a/b在百草枯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701 王成功 中南大学 circRNA-ITCH作为ceRNA吸附miRNA-214调控BMP2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H2302 孟昊天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外周血circRNA标记的法医物证学年龄推断研究
H2501 付茜 中国医科大学 CircRNA-MAPK1结合miR-16-5p调节内质网应激介导青蒿素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研究
H2607 周雪琼 南方医科大学 circ-0088510/miR-181a调控Bclaf1表达在亚硝胺诱导人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2607 王超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靶向调控miR-3663-3p/ID3信号轴在AFB1致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2607 南阿若 温州医科大学 砷暴露致肺癌发生中核心调控因子circBRWD1的新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H2610 康美云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SCN3A功能域遗传变异参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H2702 朱文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基于外泌体中ceRNA网络表达研究温肾散结法干预前列腺癌骨转移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
H2708 陈万群 重庆市中医院 基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探讨ciRS-7/miR-7在胃癌前病变证候演变中的作用机制
H2718 孔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于circRNA-7研究针刺调控脑出血后EGFR/STAT3通路的作用机制
H2902 王苏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扶正抗癌方通过hsa_circ_0048091调控hsa-miR-378g影响PTEN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的机制研究
C190601 郭明 宁波大学 circRNA1149调控灿烂弧菌介导的刺参体腔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C130402 白建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circRNA介导的光敏色素构型互转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调控分子机制初探
C170403 欧阳宏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光照诱导鹅生成环状Clock基因促进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
C060606 熊浩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环状RNA circ_101000诱导USP7蛋白乙酰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促进HCC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C060606 程智 南开大学 环形RNA介导U1 snRNA调控神经祖细胞分化的机制
C180202 张新珩 华南农业大学 Circ-Vav3海绵吸附gga-miR-375调控CIP2A/AKT介导ALV-J抑制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F012405 吴静 南京医科大学 基于多网络流模型的环形RNA全长转录本组装与定量方法研究
B070202 于丽佳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 cRGD修饰的光敏感环状siRNAs的合成及其光调控基因表达研究
A011403 刘培江 广东财经大学 环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探索
韩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 circ102148对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效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吕宁 中山大学 环状RNA-circFBLIM1促进肝细胞癌生长与转移的机制研究
黄晓旭 皖南医学院 环状RNA0001756通过miRNA-185-3p/PGK1轴增加糖酵解促进胃癌增殖的机制研究
周健康 四川大学 BCR-ABL1融合基因来源的环状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杨新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CircRNA-RAB23作为miR-532-3p海绵通过HMGA2促进肝内胆管癌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季丽莉 中国医科大学 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调减circ_0000208的“miRNA海绵”作用引发PTSD恐惧记忆消退障碍的机制
杜玥 郑州大学 CircFUT8竞争性结合miR-361-3p调控Paxillin介导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研究

 

]]>
//www.xjpih.com/?feed=rss2&p=3158 0
2018年度circRNA进展汇总 //www.xjpih.com/?p=3107 //www.xjpih.com/?p=3107#respond Fri, 19 Jun 2020 15:01:20 +0000 //www.xjpih.com/?p=3107 新年甫至,万象更新,藉此新年佳节之际山人预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刚刚过去的2018年,circRNA取得了不凡的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总数增长45%,发表论文数目增长143 %,学科覆盖更加广泛,传统的circRNA活跃领域依然持续发力。下面我们针对circRNA的基金,文章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详细汇总分析:

1. 2018年circRNA基金与论文发表情况概述:

1.1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ircRNA相关基金项目情况汇总

2018年circRNA研究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又是一个丰收年,共有258项与circRNA相关的项目获批,其中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面上项目133项,地区基金项目2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9项。涉及的学科方向更加广泛,也呈现的一些特征,概括而言包括:

(1) 医学学科依然是circRNA研究的主要阵地,肿瘤学和循环系统方向是目前circRNA研究最好活跃的学科方向,其他医学学科方向正在慢慢兴起。

(2)circRNA竞争性结合miRNA的机制依然是研究最多的机制模型,但一些新的方向正在悄然兴起,包括circRNA翻译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

(3)circRNA的分子机制总体还是太单一,仍需要开发更有效的分析研究工具。

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统计如下:

图1 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ircRNA相关项目汇总

1.2 2018年circRNA相关论文发表情况汇总

2018年circRNA研究论文也表现不俗,相对于2017年发表论文总数目实现了143%的增幅,总数量翻了一倍多,覆盖的学科方向更加广泛,医学依然是主要的领域,以肿瘤学为主。2018年circRNA研究论文总体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总结而言包括:

(1) 肿瘤学是circRNA发表论文的绝对主力,占了2018年全部circRNA相关论文发表总数的%,涉及的肿瘤类型也更加广泛,包括 肿瘤也在2018年发表了研究论文。

(2)发表论文的主题从高通量筛选过渡至特定分子的功能和机制研究。2018年报道特定circRNA分子功能的文献共有158篇,远高于2017年及之前,说明circRNA研究已经进入特定分子功能研究的阶段。

(3)特定circRNA分子与其来源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报道增多。

(4)circRNA基础生物学机制相关研究报道有所下降,包括circRNA的生成机制,新功能模式(包括相互作用分子分析,编码多肽的研究等),RNA修饰,二级结构分析等等,这些基础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相关研究报道不太多,可能是由于相关技术分析难度较大,不易快速形成论文成果。

近三年circRNA论文发表情况汇总如下:

图2近三年circRNA论文发表情况汇总

按学科划分,主要发表circRNA研究成果的学科方向和疾病类型汇总论文数目列表如下:

学科/疾病类型 发表论文数
基础生命科学 32
乳腺癌 26
肺癌 50
肝胆肿瘤 41
胶质瘤 26
结肠直肠癌 22
胃癌 19
胰腺癌 15
食管癌/口腔癌/喉癌 17
骨肉瘤 19
膀胱癌 20
其他类型肿瘤 69
心血管疾病 24
其他疾病 104
研究方法 52
动物模型与动物学相关研究 72
植物/真菌 25
综述 92

图3 circRNA相关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2. circRNA基本生命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2018年circRNA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不算太多,主要包括circRNA出核机制的报道,内含子来源的套索circRNA在胞质中大量存在,反式拼接产物与circRNA的关系,病毒circDNA基因组表达circRNA产物,环形RNA(Cia-cGAS)参与造血干细胞静息状态调控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CircRNA出核机制

5月17日,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在线发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Jeremy E. Wilusz博士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了一种调控circRNA转录后出核的机制[1]。

本文作者首先在果蝇中基于shRNA筛选,发现干扰Hel25E后明显导致核内circRNA的富集,进一步验证后表面果蝇中Hel25E是介导circRNA转录后出核的重要调控因子。作者进一步在人的细胞中分析Hel25E的同源分子的作用情况,结果表面Hel25E的同源蛋白UAP56 (DDX39B) 和URH49 (DDX39A)均可介导circRNA的出核,更有趣的是,UAP56主要负责大分子量的circRNA的出核,而URH49主要负责小分子circRNA的出核[1]。这一重大发现初步揭示了circRNA转录后出核的机制,为进一步探索circRNA亚细胞定位的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是circRNA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针对这一重大发现,在RNA Biology杂志,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和Non-coding RNA Investigation杂志专门做了综述和专题报道[2-4]。

图4 UAP56和URH49分别调控大分子量和小分子circRNA出核 (来自[1])

转录后分子间反式拼接形成的tsRNA与CircRNA的关系

1月27日的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报道非共线性(Non-Co-Liner, NCL)转录产物不仅包含传统的circRNA,还可能是分子间反式拼接的产物。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基因组研究中心的Trees-Juen Chuang[5]。

将tsRNA的表达与circRNA的表达进行比较和分析具有非凡的意义,对circRNA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区分tsRNA和circRNA其实是很简单的,tsRNA是依然是线性的RNA分子,带有Poly(A)尾,可以通过oligo-dT进行富集和反转录验证,而circRNA理论上耐受RNase R的消化,可以通过RNase R消化加以区分。从本文的结果来看,tsRNA的丰度普遍不高,且往往与circRNA伴生,在研究特定circRNA的时候需要增加分析是否存在tsRNA的步骤,如果证明的确有tsRNA,则需要进一步分析tsRNA和circRNA的表达丰度,结合RT-PCR后Sanger测序等技术的手段弄清楚tsRNA和circRNA的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不同分子形式的siRNA,这对于解释相关的机制非常重要。

图5 反式拼接与反向拼接 (来自[5])

脊椎动物细胞质中存在内含子套索circRNA

8月21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卡内基理工学院Joseph G. Gall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脊椎动物细胞质中广泛存在内含子来源的套索circRNA[6]。

之前大家普遍认为内含子序列在RNA转录后剪接作用后很快会被清除,但本文作者发现在脊椎动物的细胞质中存在大量内含子来源的套索形成的circRNA(5’→2’共价交联的分子),来源于数百种不同的基因。在类,老鼠,鸡,青蛙和斑马鱼的细胞里发现了它们[6]。这些分子在胞质中的作用还未知。

图6 脊椎动物细胞质中存在大量内含子来源的套索circRNA (来自[6])

病毒环形DNA基因组表达环形RNA产物

8月27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环状DNA病毒基因组能够表达环状RNA的产物!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匹兹堡大学的Patrick S. Moore和Yuan Chang[7]。

本文报道的故事概括而言,就是报道发现了两种环状DNA基因组的γ-疱疹病毒:EB病毒(EBV)和卡波西肉瘤病毒(KSHV)可以转录产生病毒基因来源的circRNA分子,EBV病毒能够在BART基因区产生仅有外显子组成的circRNA或同时携带外显子和内含子的circRNA分子,前者在胞质和核中均有定位,后者主要定位于核内。KSHV病毒在IRF4和PAN基因区均发现有对应的circRNA生成,它们在胞质和核内均有分布,其中PAN基因来源的circRNA为簇,且正负两条链都有相应的产物。作者还分析了这些circRNA翻译的潜能,从实验数据来看被核糖体捕获的circRNA偏少,这些circRNA更倾向于分布在游离的RNA,但也不能排除这些circRNA可翻译的可能性[7]。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环状DNA基因组的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够表达出环状RNA的产物,不得不感叹自然进化的玄妙!

图7 circBART测序鉴定(来自[7])

大脑中一种RNA互作网络:

7月12日,Cell 杂志发表了MIT的David P. Bartel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了一个在人类大脑中的RNA间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8]。

该网络由一种lncRNA (Cyrano),一种circRNA (CDR1as)和两种miRNA分子(miR-671和miR-7)之间相互调控的微妙网络体系。Cyrano可以促进miR-7的降解,这有利于维持CDR1as的丰度,之前报道也证明miR-671会通过与CDR1as互补促进后者的降解。因此四种分子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微妙调控机制[8]。

图8 四种RNA分子形成的精密的调控网络 (来自[8])

环形RNA(Cia-cGAS)参与造血干细胞静息状态调控

4月3日,知名免疫学杂志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范祖森教授与王硕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环形RNA Cia-cGAS(作者自己命名)定位于细胞核中,可结合DNA敏感的cGAMP合酶cGAS并抑制其活性,调控长效造血干细胞(LT-HSC)静息状态[9]。

本文作者首先基于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小鼠中LT-HSC,ST-HSC和MPPs中全转录组变化情况,这其中共发现了156种存在明显表达差异的circRNA分子,其中49种在LT-HSC中表现为上调。进一步的表达验证中发现有9种circRNA分子在LT-HSC中存在明显的上调。然后通过shRNA实验分析功能,发现其中只有来自D430042O09Rik的circRNA Cia-cGAS干扰后明显改变造血干细胞的亚群分布,因此锁定研究目标为Cia-cGAS分子。作者进一步验证了只有干扰Cia-cGAS才能有明显的效应,而单独干扰D430042O09Rik并无明显表型。然后基于迷你基因载验证,证明Cia-cGAS序列下游的反向互补序列是促进其生成的关键,于是作者通过Cas-9基因敲除策略成功构建了Cia-cGAS基因敲除小鼠。在Cia-cGAS基因敲除小鼠中作者发现LT-HSC明显减少,I型干扰素表达升高。通过RNA Pull-down实验,作者鉴定到Cia-cGAS可以与cGAS结合,又通过RIP,RNA Pull-down,FISH共定位以及EMSA等实验验证了这一相互作用,进一步,作者还通过预测分析结合突变实验分析了Cia-cGAS与cGAS相互作用的位点信息。酶学功能研究证明,Cia-cGAS与cGAS相互作用能够抑制cGAS的活性[9]。

图9 Cia-cGAS结合cGAS抑制cGAS的功能 (来自[9])

多篇文章介绍组织特异性circRNA表达研究:

2018年有多篇文章报道了组织特异性的circRNA表达特征研究:7月30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报道人类血液细胞中circRNA广泛表达,且存在细胞特异性[10]。4月24日,Genomics杂志报道人胎儿大脑发育过程中环状RNA表达模式的变化[11]。RNA杂志报道心肌中circRNA主要来源于保守性外显子,而非可变剪切[12]。Non-coding RNA杂志报道胰岛β-细胞中存在细胞特异性的circRNA表达特征[13]。Scientific Reports报道大规模探索人体组织中circRNA的表达情况[14]。

3. 888集团官网游戏 相关性研究进展

circRNA表达特征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是circRNA研究报道最多的领域,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最多的方向。以肿瘤为主,还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由于该方向发表的论文数量非常庞大,思路又极为相似,因此总结的过程我们只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展示。

3.1 circRNA与肿瘤

2018年肿瘤学相关circRNA的报道非常多,涉及的肿瘤类型较以往也有很大的增加。主要的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胶质瘤,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等。具体每种肿瘤类型涉及的文章数目已在前面汇总,下面主要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项研究工作:

LINC-PINT来源CircRNA编码多肽在胶质瘤中抑制癌基因表达

10月2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来自LINC-PINT的一种circRNA能够编码一种87aa的多肽,具有抑制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15]。

本研究前期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和翻译组测序分析发现长非编码RNA LINC-PINT的2号外显子可单独形成Circ-PINT的环状RNA,Circ-PINT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能编码多肽,进一步通过制备针对该多肽的特异性抗体并结合CRISPR/cas9基因敲除细胞株等实验,证实Circ-PINT可通过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翻译出87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多肽PINT87aa通过结合聚合酶相关因子复合物基因PAF1,抑制多种癌基因的转录延伸,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细胞功能实验表明PINT87aa通过结合聚合酶相关因子复合物基因PAF1,抑制多种癌基因的转录延伸,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体内动物实验,在小鼠脑部原位以及皮下成瘤实验中过表达PINT87aa蛋白的肿瘤细胞,成瘤能力大大减弱,动物生存期延长,而基因敲除低成瘤细胞中circ-PINT的编码区的部分序列后,动物的成瘤能力得到增强,证实环状RNA circ-PINT翻译的多肽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该研究结果提示环状RNA编码的多肽产物可能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5]。

图10 LINC-PINT的一种circRNA能够编码多肽 (来自[15])

circRNA调控细胞自噬

7月4日,Oncogene杂志在线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杨柏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环形RNA circ-Dnmt1 通过调控p53和AUF1入核,促进细胞自噬作用[16]。

Circ-Dnmt1是DNMT1基因第6和7外显子反向拼接形成的,作者是通过芯片分析发现乳腺癌细胞中普遍存在circ-Dnmt1高表达的现象,因此针对该分子的作用机制展开了研究。过表达circ-Dnmt1能促进细胞增殖,并且能增加对应的Dnmt1的成熟的mRNA水平,但对该基因的转录出产物pre-mRNA没有影响。过表达circ-Dnmt1能促进细胞自噬,免疫荧光实验表明p53和AUF1在circ-Dnmt1过表达后核定位增加了,RIP实验证明了circ-Dnmt1可以与p53和AUF1相互作用。核定位的p53促进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核定位的AUF1不能继续调控Dnmt1的mRNA降解作用,导致该mRNA富集并促进DNMT1蛋白的表达。小鼠皮下肿瘤模型实验表明过表达circ-Dnmt1显著增加肿瘤的体积[16]。

图11 circ-Dnmt1可与p53和AUF1相互作用 (来自[16])

乳腺癌中circ-Ccnb1抵消p53突变的效应

5月23日,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杨柏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乳腺癌中circ-Ccnb1能够抵消p53突变的效应,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17]。

circ-Ccnb1由CCNB1基因的第四和第五外显子反向拼接形成,作者发现circ-Ccnb1在乳腺癌中特异性的降低。基于RNA Pull-down筛选相互作用蛋白,最终发现了circ-Ccnb1可以通过H2AX与p53或Bclaf1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并且突变型的p53中,circ-Ccnb1可通过H2AX与Bclaf1相互作用,发挥抑癌相关的基因转录功能。体内模型中也证明稳定过表达或直接注射circ-Ccnb1过表达质粒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未来或许可以开发出基于circ-Ccnb1的肿瘤治疗策略[17]。

图12 circ-Ccnb1互作蛋白机制 (来自[17])

circRNA参与启动子表观遗传调控

12月11日,Genome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继繁和崔久嵬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来自FLI1基因的circRNA能参与调控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修饰[18]。

与常规的circRNA研究论文不同,本文作者一开始是希望探索FLI1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增高的机制,从FLI1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分子入手。作者采用了一种基于dCas9(没有内切酶活性的Cas9突变体,依然具有基于gRNA的精确基因组定位功能)的免疫共沉淀分离技术(CasIP),在所钓取的分子中意外发现了来自FLI1基因的由外显子2-4形成的circRNA(作者将其命名为FECR1),作者发现过表达FECR1能促进细胞侵袭。进一步,作者通过RAT分析(基于反转录的分子捕获分析),作者发现了在乳腺癌中受FECR1调控的下游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增殖调控有关。FECR1在FLI1基因的结合位点主要是启动子区的CpG岛,FECR1促进该区域的去甲基化。有趣的是,DNMT1基因也是FECR1的下游基因,但FECR1主要是抑制DNMT1的表达,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TET1也能结合FECR1。这些发现表明FECR1参与了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18]。

图13 FECR1结合DNMT1启动子,抑制其表达 (来自[18])

融合基因来源CircRNA具有促癌作用

4月8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Yong Peng为通讯作者的Letter文章,介绍发现来自融合基因EML4-ALK的环形RNA F-circEA有促进细胞增殖迁移的功能,并且在融合基因EML4-ALK为阳性的NSCLC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F-circEA,表明F-circEA有可能作为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志物[19]。与本文类似的,该团队还发现了来自EML4-ALK融合基因的另一种circRNA分子,F-circEA-2a也具有促癌作用,相关工作发表于Molecular Cancer杂志[20]。

融合基因来源的circRNA是高度疾病特异性的分子产物,是最理想的诊断标志物,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发现的启发,探索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融合基因EML4-ALK是否会产生circRNA分子。通过在EML4-ALK阳性的细胞株H2228中进行PCR分析,明确了有circRNA的存在,继而分析干扰或过表达F-circEA后对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等功能的影响。由于融合基因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独特优势,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临床上EML4-ALK阳性的患者血液中是否具有可检测的F-circEA,结果表明F-circEA可特异性的在患者血浆中检测到,但对应的EML4-ALK mRNA仅存在于细胞质中,不会游离出来。

图14 F-circEA可存在血浆中 (来自[19])

3.2 circRNA与心血管疾病

循环系统是除了肿瘤之外circRNA研究最多的方向,2018年心血管相关circRNA的研究报道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文章数目略有增加,但高分的研究论文偏少。

Circulation Research:

1月12日,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意大利Humanitas研究医院Gianluigi Condorelli和Leonardo Elia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Circ_Lrp6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发挥功能[21]。

作者基于RNA-seq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发现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circRNA分子,其中来源于于脂蛋白受体6(Lrp6)的circRNA分子circ_Lrp6包含了多个miR-145的结合位点,在小鼠和人之间是高度保守。Lrp6在血管中高表达并与血管病变有关。通过RIP,STED超分辨显微镜和竞争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确定了circ_Lrp6与miR-145的相互作用。基于功能损失-恢复的实验设计,作者进一步发现circ_Lrp6阻碍了miR-145介导的VSMC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节。 miR-145和circ_Lrp6在鼠和人血管疾病中的差异表达表明,与miR145结合的circ_Lrp6与未结合的比率可能在血管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circ_Lrp6 shRNA的病毒传递阻止了小鼠颈动脉内膜增生[21]。

图15 circ_Lrp6与miR-145共定位 (来自[21])

3.3 circRNA与其他人类疾病

circHECTD1参与矽肺的病理机制

1月1日,知名杂志Theranostics(影响因子8.854)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医学院巢杰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RNA参与二氧化硅诱导的矽肺病理机制[22]。

作者通过构建二氧化硅诱导的矽肺小鼠模型筛选相关的circRNA分子,发现circHECTD1在矽肺模型中出现显著的显著下调,该circRNA分子所对应的基因HECTD1已报道参与与矽肺的发生过程,因此本文重点探索该circRNA分子的作用情况。分别分析了体外二氧化硅处理的细胞模型中circHECTD1的表达情况,circHECTD1与巨噬细胞活化通路的关系,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索以及病人标本中的检测和验证[22]。

图16 circHECTD1作用模式图 (来自[22])

4. circRNA研究工具与方法进展

4.1 circRNA研究的信息学工具与数据库

《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布2018年度数据库专刊

本期共收集了181篇文章,其中84篇为之前曾在数据库专刊中报道过的数据库的更新版,82篇为新收录的,还有15篇为最新上线和公布的数据库。核酸方面的数据库包括用于可视化基因组3D结构和RNA结构的数据的3DIV数据库,RNA家族的分级分类的RNArchitecture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包括经典的SMART,ELM和MEROPS,也包括GPCRdb和STCRDab等新面孔。在代谢领域,HMDB和Reactome报道增加了新的功能,PULDB数据库则是首次收录。基因组Resource数据库包括Ensembl,UCSC基因组浏览器和ENCODE。还有其他的药学,蛋白质组学等等不同领域的数据库。

今年的数据库专刊首次收录了两个circRNA相关的数据库:CSCD和exoRBase。CSCD是介绍肿瘤特异性的circRNA表达的数据库。exoRBase是专门收录外泌体中各种RNA分子的数据库,其中包括了circRNA。

CircRNA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方法汇总分析

1月12日,Cell子刊 Trends i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教授的综述文章,汇总分析了目前常用的circRNA分析工具[23]。

文中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测序方案及下游数据分析的工具。

图17 目前11种circRNA鉴定算法精确性比较 (来自[23])

4.2 circRNA研究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展

干扰RNA(siRNA)设计成环形可有助于降低脱靶效应

1月21日,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药学院汤新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报道发现将干扰RNA的一条设计为闭合环状的形态将有助于提高特异性和延长作用能力,降低脱靶效应,预示着未来circRNA或许可以直接成为有效的核酸药物[24]。

脱靶效应一直是干扰RNA有效发挥作用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文独辟蹊径,尝试直接将siRNA的一条链设计成环状的形式,另一条链仍为线性(circ-siRNA),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形式的siRNA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靶mRNA,还能实现链特异性的干扰效果。体内实验也表明circ-siRNA的作用时间更持久。

图18 干扰RNA设计成环形可有助于降低脱靶效应(来自[24])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发表circRNA技术方法专刊

著名的方法学杂志《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在2018年专门对circRNA的研究方法做了专刊,包含了17篇方法学的文章,涵盖了circRNA分离,验证,分析与功能研究等各个方面。

基于腺相关病毒载体实现体内circRNA表达和翻译蛋白

8月17日,Cell子刊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 (影响因子5.66)在线发表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Aravind Asokan博士为通讯作者的文章, 介绍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的体内表达circRNA并实现翻译蛋白的载体工具[25]。

本文的构思比较简单,也证明了基于AAV的体内过表达circRNA并实现翻译蛋白是完全可行的,这一体系对于circRNA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未来极有可能在circRNA的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图19 AAV载体框架示意图 (来自[25])

基于NanoString nCounter进行circRNA绝对定量

12月,Nature子刊Laboratory Investigation在线发布了一项circRNA的定量分析技术:基于NanoString nCounter 荧光条形码标记检测技术实现circRNA绝对定量分析的[26]。

NanoString nCounter 荧光条形码标记检测技术的原理概括起来就是:针对靶分子设计两个探针:捕获探针和报告探针,捕获探针带生物素标记,报告探针带四色荧光基团,可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实现标记。检测过程中将总RNA与两种探针杂交,纯化,固定后扫描后得到表达量的结果。从测试的结果来看,该技术的定量效果和检测灵敏度要好于传统的芯片法,与Real-Time PCR相似。

图20 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原理 (来自[27])

体内通过circRNA稳定表达蛋白的载体系统

7月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麻省医工学院Daniel G. Anderson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开发了一种借助形成circRNA提高体内蛋白表达水平的新方法[28]。

mRNA一般半衰期较短,这限制了其在体内过表达蛋白的效率。本文作者设计了一种基于circRNA的蛋白过表达体系,通过自剪切的内含子序列实现circRNA的自动高效率生成,然后体外自动产生高质量的circRNA分子,输入体内后实现蛋白过表达[28]。

图21 基于circRNA的体内蛋白过表达体系 (来自[28])

5. 非医学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Nrf2敲除小鼠黑质和纹状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

10月23日,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杂志发表了河北医科大学王磊和孙绍光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Nrf2基因敲除小鼠中探索黑质和纹状体中circRNA表达变化情况[29]。

小鼠胚胎植入前后子宫内膜CircRNA表达分析

10月28日,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发表了重庆医科大学Yingxiong Wang和Rufei Gao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分析了早期妊娠小鼠的胚胎植入前后子宫内膜circRNA的表达变化情况[30]。

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相对简单,类似于14年前后在人类疾病中筛选差异circRNA的工作。除了这两篇文章外,2018年在动物模型,动物学和植物学等非人类疾病相关的基础学科方向也有大量文献报道,具体数目见前面的统计表格。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处列举所有相关文献的信息。

6. circRNA重要综述

Molecular Cell:重要circRNA综述

8月2日,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陈玲玲教授和杨力教授为通讯作者的重要circRNA综述,系统汇总了circRNA生成机制,功能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剖析了目前circRNA研究所面临的问题[31]。

有关circRNA的专著

Springer出版集团的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第1087期做了circRNA的专题,详细介绍了circRNA生成,功能机制,与疾病的关系等不同方面的汇总整理。

Cell:lncRNA功能分类与研究技术综述

1月25日,Cell杂志发表了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Joshua T. Mendell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目前关于lncRNA功能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Molecular Cell:陈玲玲教和杨力教授授发表circRNA重要综述

8月2日,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了陈玲玲教授和杨力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系统汇总了circRNA的生成机制和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circRNA研究依然面临的问题。

Frontiers in Immunology:circRNA在肿瘤免疫中的潜在价值

1月22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武明花教授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发表综述文章,分析了circRNA在肿瘤免疫中潜在的功能和价值。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研究热门,以有许多研究表明lncRNA、miRNA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circRNA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还不多,该综述回顾了lncRNA、miRNA和circRNA等非编码RNA分子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提示circRNA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将是circRNA研究的下一个重要方向。

7. circRNA研究总体趋势与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分析

2018年circRN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发表文章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概括而言,circRNA研究仍面临的问题包括:

(1)circRNA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2)除了m6A,其他修饰类型是否也可存在于circRNA中?这些修饰的生理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3)部分circRNA在多物种间存在保守性,这种保守性的原因是什么?

(4) circRNA相互作用分子的鉴定,什么条件影响了circR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存在动态的相互作用方式吗?

(5)circRNA降解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6)circRNA进入外泌体可能存在选择性,机制和生理病理意义是什么?

(7)circRNA亚细胞定位的机制是怎样的?

(8)组织/疾病特异性circRNA表达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会有多少种机制调控circRNA的形成?

(9) circRNA的敲除模型依然遥不可及,circRNA的组织/细胞条件性表达动物模型是否可行?

(10)人群基因组中经常出现SNP多态性或高度相关的基因区,这些位点或区域与circRNA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通过circRNA相关的机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Huang, C., et al., A length-dependent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pathway controls nuclear export of circular RNAs. Genes Dev, 2018. 32(9-10): p. 639-644.

2. Li, Z., M.G. Kearse, and C. Huang, The nuclear export of circular RNAs is primarily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RNA Biol, 2018.

3. Wan, Y. and A.K. Hopper, Size matters: conserved proteins function in length-dependent nuclear export of circular RNAs. Genes Dev, 2018. 32(9-10): p. 600-601.

4. Azmi, A.S., Nuclear export mechanisms of circular RNAs: size does matter. Noncoding RNA Investig, 2018. 2.

5. Chuang, T.J., et al., Integrativ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reveals extensive alternative trans-splicing and cis-backsplicing in human cells. Nucleic Acids Res, 2018. 46(7): p. 3671-3691.

6. Talhouarne, G.J.S. and J.G. Gall, Lariat intronic RNAs in the cytoplasm of vertebrate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115(34): p. E7970-E7977.

7. Toptan, T., et al., Circular DNA tumor viruses make circular RNA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115(37): p. E8737-E8745.

8. Kleaveland, B., et al., A Network of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Act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Cell, 2018. 174(2): p. 350-362 e17.

9. Xia, P., et al., A Circular RNA Protects Dorma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from DNA Sensor cGAS-Mediated Exhaustion. Immunity, 2018. 48(4): p. 688-701 e7.

10. Nicolet, B.P., et al.,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human hematopoietic cells is widespread and cell-type specific. Nucleic Acids Res, 2018. 46(16): p. 8168-8180.

11. Chen, B.J., S. Huang, and M. Janitz, Changes in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atterns during human foetal brain development. Genomics, 2018.

12. Aufiero, S., et al., Cardiac circRNAs arise mainly from constitutive exons rather than alternatively spliced exons. RNA, 2018. 24(6): p. 815-827.

13. Kaur, S., A.H. Mirza, and F. Pociot, Cell Type-Selective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s in Human Pancreatic Islets. Noncoding RNA, 2018. 4(4).

14. Zaghlool, A., et al.,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in situ screening of circular RNAs in human tissues. Sci Rep, 2018. 8(1): p. 16953.

15. Zhang, M., et al., A peptide encoded by circular form of LINC-PINT suppresses oncogenic transcriptional elongation in glioblastoma. Nat Commun, 2018. 9(1): p. 4475.

16. Du, W.W., et al., A circular RNA circ-DNMT1 enhance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by activating autophagy. Oncogene, 2018. 37(44): p. 5829-5842.

17. Fang, L., et al., Enhanced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by mutant p53 is inhibited by the circular RNA circ-Ccnb1. Cell Death Differ, 2018. 25(12): p. 2195-2208.

18. Chen, N., et al., A novel FLI1 exonic circular RNA promotes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by coordinately regulating TET1 and DNMT1. Genome Biol, 2018. 19(1): p. 218.

19. Tan, S., et al., Circular RNA F-circEA produced from EML4-ALK fusion gene as a novel liquid biopsy biomarker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Res, 2018. 28(6): p. 693-695.

20. Tan, S., et al., Circular RNA F-circEA-2a derived from EML4-ALK fusion gene promotes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l Cancer, 2018. 17(1): p. 138.

21. Hall, I.F., et al., Circ_Lrp6, a Circular RNA Enriched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cts as a Sponge Regulating miRNA-145 Function. Circ Res, 2018.

22. Zhou, Z., et al., circRNA Mediates Silica-Induced Macrophage Activation Via HECTD1/ZC3H12A-Dependent Ubiquitination. Theranostics, 2018. 8(2): p. 575-592.

23. Gao, Y. and F. Zhao, Computational Strategies for Exploring Circular RNAs. Trends Genet, 2018. 34(5): p. 389-400.

24. Zhang, L., et al., Circular siRNAs for Reducing Off-Target Effects and Enhancing Long-Term Gene Silencing in Cells and Mice.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18. 10: p. 237-244.

25. Meganck, R.M., et al., Tissue-Dependent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of Circular RNAs with Recombinant AAV Vectors In Vivo.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18. 13: p. 89-98.

26. Dahl, M., et al., Enzyme-free digital counting of endogenous circular RNA molecules in B-cell malignancies. Lab Invest, 2018. 98(12): p. 1657-1669.

27. Geiss, G.K., et al., Direct multiplexed measurement of gene expression with color-coded probe pairs. Nat Biotechnol, 2008. 26(3): p. 317-25.

28. Wesselhoeft, R.A., P.S. Kowalski, and D.G. Anderson, Engineering circular RNA for potent and stable translation in eukaryotic cells. Nat Commun, 2018. 9(1): p. 2629.

29. Yang, J.H., et al.,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ircular RNA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and Corpus Striatum of Nrf2-Knockout Mice.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8. 50(3): p. 936-951.

30. Zhang, S.,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ircular RNAs between implantation sites and interimplantation sites in early pregnant mice. J Cell Physiol, 2018.

31. Li, X., L. Yang, and L.L. Chen, The Biogenesis, Functions, and Challenges of Circular RNAs. Mol Cell, 2018. 71(3): p. 428-442.

]]>
//www.xjpih.com/?feed=rss2&p=3107 0
2018年国自然环形RNA获批深度剖析 //www.xjpih.com/?p=3102 //www.xjpih.com/?p=3102#respond Fri, 19 Jun 2020 14:53:09 +0000 //www.xjpih.com/?p=3102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金获批的项目中circRNA研究相关的项目总数达164项,与2017年度获批项目总数大致相似。其中包括了一项优秀青年基金, 87项面上项目,11项地区基金项目,65项青年基金项目。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2018年获批的项目进行分析,最后对2019年circR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要点做个概要的建议。

PS:由于时间仓促,检索过程中难免有疏漏的项目,所以本文仅供参考,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全面检索2018年获批的项目明细,到时候一起做出最终的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情况的报告。

1. 获批circRNA项目数量最多的高校(Top 10)

经过整理,获得circRNA项目最多的申请单位前10位高校列表如下:(含学科分布信息)

单位 项目总数 面上项目数
中山大学 12(含优青一项) 4
上海交通大学 11 5
复旦大学 8 6
第二军医大学 8 4
南京医科大学 8 2
浙江大学 5 2
北京大学 4 4
哈尔滨医科大学 4 4
第三军医大学 4 1
广西医科大学 4 1
中国医科大学 4 0

2. 肿瘤学方向获批项目特点分析

肿瘤学方向是获批项目最多的学科方向,共有51项获批,下面将依据详细的学科方向汇总获批项目的数目:

申请代码(学科名称) 项目总数 面上项目数
H1617(消化系统肿瘤) 13 8
H1618(神经系统肿瘤) 7 1
H1615(呼吸新系统肿瘤) 5 3
H1622(乳腺肿瘤) 3 2
H1606(肿瘤复发与转移) 3 1
H1619(泌尿系统肿瘤) 3 0
H1607(肿瘤干细胞) 2 2
H1609(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2 1
H1610(肿瘤物理治疗) 2 0
H1621(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2 0
H1623(内分泌系统肿瘤) 2 0
H1625(头颈部及颌面肿瘤) 2 0
H1608(肿瘤诊断) 1 1
H1620(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1 1
H1602(肿瘤发生) 1 0
H1624(骨与软组织肿瘤) 1 0
H1626(皮肤、体表及其他部位肿瘤) 1 0

消化系统的肿瘤依然是今年circRNA项目获批最多的学科单项。其他肿瘤学相关方向也获得了一定的进展

3. 其他主要获批学科方向

2018年医学方向除肿瘤学之外其他多种学科方向也都有circRNA的研究获得资助。其中循环系统circRNA研究获批16项,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学科方向获批7项,等等。详见后附目录。生命科学方向总体获批项目数目不多,可能与circRNA相关的基础研究难度较大有一定关系。

附: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列表

类别 学科代码 姓名 单位 项目题目
优秀青年基金 张弩 中山大学 胶母细胞瘤的发生进展分子机制与诊疗新靶点
面上项目 H0104 徐军发 广东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TRAPPC6B对结核菌感染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极其在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H2501 熊兴东 广东医科大学 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circRNAs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H0905 李方成 广州医科大学 环状RNA CDR1as通过激活p53通路促进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和临床意义
H0108 杜春玲 复旦大学 环状RNA FOXO3在COPD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109 袁平 同济大学 CircRNA_00286与miRNAs相互对话调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研究
H0109 尤再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Rab26调控环状RNA-LECRR甲基化促进肺血管重构的功能及机制
H0109 夏世金 复旦大学 环状RNA mmu_circ_0001033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
H0201 刘超 湖北科技学院 circRNA_88704/miR-138-5p/ENG轴调控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H0203 周露玙 青岛大学 环形RNA和Pink1调节细胞自噬和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研究
H0203 苑洁 复旦大学 机械应力下环状RNA circ-XPR1靶向miR-98-5p参与心肌微血管新生的调控及机制
H0203 林利 同济大学 外泌体介导环状RNA调控miR-378促进心肌细胞自噬的作用和机制
H0205 张妍 哈尔滨医科大学 缓慢心律失常新机制—circRNA4.41通过miR-30d/TRPM7通路调节窦房结区电重构
H0206 尹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ACS患者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异质性的新机制:circFAM13B-miR126-PI3KR2信号轴的ceRNA调控
H0206 王长谦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UXS1.40 – microRNA 146a海绵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H0212 李纪明 同济大学 HFR-circRNA靶向miR-199b-5p/HSF1信号轴调控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研究
H0304 陈功 复旦大学 环状RNA调控干扰素-γ基因甲基化参与胆道闭锁发病的分子机制
H0317 余宏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circRNA_1989竞争性结合miR-185-3p调控SCARB1促进HSC活化/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H0317 王菲 同济大学 环状RNA HFPC竞争性抑制微小RNA-486促进肝纤维化
H0404 赵越 北京大学 环状RNA通过靶向BCKDHA调控支链氨基酸介导的PCOS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反应发生的机制研究
H0605 刘傥 中南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00230 在骨不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0605 陈爱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的差异表达对骶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H0609 王晓庆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 circ-foxo3通过FOXO3调控软骨细胞自噬在骨关节炎发病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H0609 刘新宇 山东大学 Circ_010567-miRNA141靶向调控TGF-β1-ALK1/5双通路对黄韧带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H0609 廖威明 中山大学 以hsa_circ_0001461和CDK6为核心的RNA调控网络对软骨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
H0609 陈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环状RNA circPVT1调控肌腱干细胞衰老与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726 郭蕾 上海交通大学 TNF-α通过影响circHmbox1/microRNA-1247-5p/mRNA调控轴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研究
H0819 杜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77306通过调控miR-320/RRAGD/mTOR轴介导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研究
H0902 陈婵 四川大学 CircRNA_itsn1及其靶向基因ITSN1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903 谢敬敦 中山大学 circRNA_Fnbp4靶向miR-342-5p调控突触前膜mGluR5表达在化疗外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H0906 严锋 浙江大学 环状RNA靶向调控内质网应激介导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H0906 戚基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 circRNA-24012结合miRNA-20b-5p调控脑出血后神经炎症及血管发生机制的研究
H0910 李建军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CircRNA-Nalcn内源性竞争miR-223-3p上调靶基因Hsp90b1通过调控Akt通路抑制脊髓损伤诱导的脊髓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H0918 谢冰 河北医科大学 伏隔核环状RNAcircPik3c2a靶向调控miR-206/BDNF参与药物奖赏性记忆再巩固过程的机制研究
H0928 梁海乾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环状RNA-circNT5E靶向调控NT5E/CD73和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垂体催乳素细胞腺瘤复发的机制研究
H1008 唐元家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介导狼疮易感位点参与疾病炎症通路调控的机制研究
H1106 陈小帆 北京大学 环状RNA(hsa_circ_005219)通过调控骨桥蛋白参与玫瑰痤疮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H1202 王勇 南通大学 环状RNAcirc-MRE11A通过ATM/p53/p21通路介导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H1202 罗怡 复旦大学 环状RNA HIPK3对晶状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H1207 谷平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vgll3介导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眼眶骨缺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H1208 陈雪姣 温州医科大学 circRNA Cdr1as 调控视网膜变性的机理研究
H1508 霍然 山东大学 环状RNA circNOX4/miR-137/Notch1信号轴影响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1606 肖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新发现的环状RNA (Circ-TNPO3)具有竞争结合miR-199a-5p与HuR蛋白的双重功能及其在抑制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07 王彦英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环形RNA CircDcun1d4调控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H1607 陈真真 郑州大学 环状RNA circEzh2调控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08 吴英松 南方医科大学 基于血清外泌体环状RNA的胃癌早期筛查分类器的构建及评估
H1609 李纪鹏 宁波大学 环状RNA circ_0001821通过exosomes播散NSCLC化疗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H1615 王铭辉 中山大学 环状RNA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肺癌转移研究
H1615 王俊 北京大学 拷贝数变异相关环状RNA circP4HB促进肺腺癌恶性进展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H1615 王朝霞 南京医科大学 HNRNPL上调circ_0001964通过RNA甲基化调控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17 朱虹 苏州大学 环状非编码RNA(cZNF17)靶向miR-145在肝细胞癌“干性维持”及其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7 郑丽端 华中科技大学 环状RNA调控RBM8A活性抑制肝素酶蛋白翻译对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7 张强 郑州大学 环状RNA编码蛋白FBXW7-185aa调控DNA修复及预测胰腺癌放疗敏感性研究
H1617 叶颖江 北京大学 环状RNA circ-0000231通过miR-140-3p/Bcl-2信号通路调节自噬介导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7 杨诚 南开大学 YY1转录复合体结合超级增强子调控QKI生成circRNA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7 李焱 复旦大学 环状RNA circARHGAP35在肝癌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H1617 李学农 南方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ITGA7调控结直肠癌关键信号通路RAS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H1617 蔡建春 厦门大学 circRNA-miR-29s-VEGF信号通路介导胃癌不同生长方式的机制研究
H1618 童强松 华中科技大学 环状RNA结合MAZ蛋白调控神经母细胞瘤中hnRNPK基因转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20 周桥 四川大学 基因通读产生的  circRNA  H6S5(HIF1α-SNAPC1)与嵌合蛋白 pH6S5: 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H1622 杨其峰 山东大学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circRNAs调控三阴性乳腺癌进展转移及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22 龚畅 中山大学 环状RNA circ-8285通过自噬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H1901 刘志方 山东大学 幽门螺杆菌调节环状RNAhsa_circ_0002669表达促进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H1901 刘星吟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分子在沙门氏菌介导肠道炎症反应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H1903 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 利用CRISPR-Cas9编辑系统研究隐球酵母环状RNA circCNYPT5生物学功能
H2005 王峰 南通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05785作为新的肝癌生物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H2005 杜鲁涛 山东大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00396作为膀胱癌分期预测标志物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H2006 张立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Cas13a/Csm6聚合酶放大电化学SHERLOCK系统的构建及超敏检测肝癌circRNA的研究
H2301 马春玲 河北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Tmeff1-Tomoregulin-1调控网络对毒品潜伏心理渴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H2601 刘冉 东南大学 环状RNA靶向RTK信号通路介导EMT参与亚硝胺联合藻毒素致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H2601 刘楠 广州医科大学 环境镉和多氯联苯联合暴露慢性损伤环状RNA circHIPK3分子调控机制及分析方法研究
H2602 黄振烈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circRNA_0114605调控miRNA-29b在水通道蛋白4介导的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2711 李霞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基于环状RNA-0029966调控microRNA-185-5p/STAT5探讨补肾固冲法诱导母胎免疫耐受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作用与机制
H2718 周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ciRS-7调控miR-7信号通路参与针刺促脑缺血小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H2801 刘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灵芝环状RNA23316以竞争性内源RNA方式结合milRNA117调控鲨烯环氧酶影响三萜类化合物合成的机制研究
H2902 苏莉 广西医科大学 circRNA-miRNA-p38MAPK通路调控网络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候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H3102 蔡本志 哈尔滨医科大学 circRNA-CRGL调控心肌细胞增殖介导心梗后心肌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H3110 王淑梅 首都医科大学 Circ_0062018作为ceRNA调节甲氨蝶呤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C010803 毕玉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长链非编码和环状RNA调控H7N9流感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
C050208 杨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环状RNA翻译的调控网络及其产物的功能研究
C060703 徐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 恶性肿瘤关键突变介导的circRNA-lncRNA-miRNA多层次调控网络扰动模型构建及分析研究
C130401 叶楚玉 浙江大学 水稻环形RNA在禾本科中的保守性及其功能研究
C170102 孙伟 扬州大学 CircRNA通过miR-148a/ miR-10a激活BMP7在湖羊毛囊发育中分子机理研究
C170102 蓝贤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关键环状RNA circADs的鉴定及调控机制研究
C170102 白文林 沈阳农业大学 绒山羊circRNA参与调控毛乳头细胞诱导的次级毛囊干细胞向毛囊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C1703 贡成良 苏州大学 BmCPV的环RNA vcircRNA_000048抑制病毒感染的机制
C200703 王建华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禾谷镰刀菌环形RNA circ_2518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徐令 广州医科大学 circ-MYBL2通过调控母基因MYBL2蛋白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分子机制研究
地区科学基金
H1617 冯振博 广西医科大学 hsa_circRNA_104515竞争性结合miR-1303调控PLIN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420 段丽君 甘肃省人民医院 CircRNA_0002873-miR-21-TLR4途径在感染性早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H0711 常向云 石河子大学 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circRNA差异性表达及其调控网络机制研究
H2602 何越峰 昆明医科大学 无机砷通过抑制DHX9增加circRNA表达的机制研究
H0205 邬涛 南昌大学 环状RNA circITCH调控Wnt/β-catenin/ Cx43信号轴在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H0206 曾晓聪 广西医科大学 环状RNAmmu_circ_0000021介导miR-143-3p靶向调控NPY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816 杨红 广西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_103595/miR-185-3p/PLK1信号轴对肝癌不全消融后残余癌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
H2719 邰先桃 云南中医学院 环状RNA mmu_circ_0001724在推拿治疗脑瘫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H1615 杨柳 昆明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DNAJC16在肺癌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H1806 关晏星 南昌大学 结合99mTc-TP1623靶向HER2显像研究环状RNA circITCH特异结合miR-944促进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及分子机制
C170102 徐梦思 新疆农垦科学院 基于阿勒泰羊饥饿模型的circRNAs响应尾脂沉积与动员的分子机制及其circRNA-miRNA-mRNA网络调控环路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
H1618 何洁华 中山大学 circHMGCS1与RNA结合蛋白HuR相互作用参与恶性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及其机制研究
H1101 张璟璐 中山大学 circRNA TET2调控STAT3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再上皮化在糖尿病皮肤伤口愈合中的机制研究
H0217 武日东 中山大学 CircRNA_0006799竞争性结合miR-1269a调控PTEN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H1625 梁衍灿 中山大学 circRNA003830/miR-125a-5p/p38MAPK通路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10 黎映琴 中山大学 环状RNA circIPO7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H1623 洪澍彬 中山大学 环状RNA_0004458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H0406 沈利聪 中南大学 环状RNAcirc-0000673介导miR-25调控PTEN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增殖及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09 张姗姗 中南大学 一个新的环状RNA分子circRNF13在舌鳞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215 陈爽 中国医科大学 CircRNA9920/miR-22-3p/SIRT1在阿托伐他汀钙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8 郑健 中国医科大学 ZCRB1调节环状RNA HEATR5B编码881aa调控胶质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分子机制
H1625 张晓雯 中国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_0058106诱导EMT调控喉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1602 赵羲和 中国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CCNY促进恶性胶质瘤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24 周幸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环状RNA(circ_0127646)竞争性结合miR-22调节骨肉瘤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H0605 窦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circRNA-015622调控DC-STAMP去甲基化促进破骨细胞前体融合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910 李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BMSC来源外泌体通过释放circRNA抑制细胞焦亡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H1618 何科君 中山大学 LINC-PINT产生的环状RNA翻译多肽87aa对人脑胶质瘤的抑癌作用机制研究
H1615 陆超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CircRNA-6957作为ceRNA调控MondoA在肺腺癌糖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0609 王海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形RNA在腰椎间盘纤维环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H0210 杨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环状RNA(circ_0127646)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H1623 徐加杰 浙江省肿瘤医院 环状RNA hsa_circ_0007294内源性竞争miR-155-5p调控靶基因APC 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作用研究
H1619 朱意 浙江大学 circRNA_0001658/DLK1-DIO3印记域miRNA簇/c-Met在芹菜素逆转膀胱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21 廖芸 浙江大学 环状RNA circ_0047020通过miR-200a-3p/KLF9信号轴调控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H0216 商弢 浙江大学 环状RNA?000595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miR-19a参与腹主动脉瘤生物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617 张哲莹 新乡医学院 环状RNA hsa_circ_0000826靶向结合AUF1抑制结直肠癌增殖的机制研究
H2610 韩鹏 西安交通大学 环状RNA:口咽鳞癌预后标志物筛选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19 李胜 武汉大学 ZNF139及其环状RNA(circZNF139)通过调控Warburg效应介导膀胱癌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
H1617 朱帅 武汉大学 环状RNA circ-0109315 靶向ZEB1调控胰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7 谷甸娜 温州医科大学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经外泌体介导的环状RNA ciRS-7调控胰腺癌细胞自噬促进Warburg效应的机制研究
H1619 李亚伟 皖南医学院 膀胱癌相关环状RNA-3(BCRC-3)调控miRNA-182-5p/p27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205 张聪慧 同济大学 环状RNA_FUT8靶向miR-145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血管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H1701 牛亚利 天津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RIMS2通过BDNF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参与有氧运动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H1610 邵英杰 苏州大学 CircRNA_100227/miR-217/PTEN构成ceRNA网络调控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H2903 任思冲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痰湿体质NKT细胞受体库特征谱及其circRNA调控机制
H1404 雷蕾 四川大学 环状样RNA竞争内源性msRNAs调控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 代谢和致龋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1622 张蕾 上海交通大学 CircRNA XPO4作为ceRNA调控三阴乳腺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1606 龙满美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 circ-GABRA3的功能鉴定及其参与胰腺癌转移侵袭的机制研究
H0709 綦一澄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_0065536内源性竞争miR-4443调控TRAF4影响Graves病CD4+T细胞功能及分化的机制研究
H1205 吕骄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_2984通过靶向miR-1894-3p调控Wnt信号通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鼠新生血管形成中的机制
H1405 张羽 上海交通大学 环状RNA在细环病毒相关慢性牙周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H1701 陶诗聪 上海交通大学 外泌体运载的环状RNA-circ77作为ceRNA调控软骨细胞功能及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0212 王丽君 上海大学 环状RNA circ-ECHR介导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意义
H0812 刘慧敏 山西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HIPK2靶向miR-124调控Eps8在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H0420 万吉鹏 山东大学 环状RNA circ_0010419靶向miR-18a-5p调控滋养细胞侵袭力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1502 蒋海燕 南通大学 环状RNA81653/Lp-PLA2通路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2902 田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于环状RNA circSMARCA5/miR-127/MAF1轴探讨华蟾素抑制肺鳞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H2607 陆璐 南京医科大学 CircRNA-0014591调控miR-218在吸烟所致COPD中作用机制研究
H0913 张刚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circ_0053503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2610 苗利民 南京医科大学 环状RNA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H1621 武雅琴 南京医科大学 一个功能未知的环状RNAcirc-0036602促进HPV16阳性宫颈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0420 陆嘉逢 南京医科大学 一种circRNA作为ceRNA参与C19MC中一类miRNA簇靶向MMP2调控子痫前期滋养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H1606 夏文佳 南京医科大学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环状RNA-CAFAC1上调促进肺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H0425 王洁 南京大学 环状RNA circ-Foxo3调控氧化应激诱导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H1626 栾文康 江苏大学 环状RNAcirc_0051277竞争性结合miR-1193调控c-MYC影响恶性黑色素瘤谷氨酰胺和脯氨酸代谢的机制研究
H0906 逯丹 暨南大学 神经元外泌体介导circRNAs调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机制研究
H1618 李玲玉 吉林大学 FLI1环状RNA编码小肽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2610 高娉 河北医科大学 基于环状RNA的肝癌预后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H2610 吴迪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同一基因来源的circRNA-MAPKAPK5.23与lncRNA-MAPKAPK5-AS1共同调控MAPKAPK5在人群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0420 张勇刚 广东医科大学 环状RNA BRAP在促进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0206 刘远辉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环状RNA-CRCINTM靶向miR125b-3p调控的自噬在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机制研究
H1618 陈鑫 复旦大学 环状RNA LIMD1作为海绵体吸附miR-372抑制胶质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H1205 周荣妹 复旦大学 环状RNA-GLIS3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在糖尿病性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1617 蔡志雄 福州大学 环状RNA circADAMTS13/miRNA/ADAMTS13信号轴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H1618 娄佳成 大连医科大学 环状RNA circ-UBXN7通过稳定p53蛋白抑制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生长的分子机制
C060604 薛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环形RNA A-to-I编辑与m6A表观修饰互作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C180101 张国敏 南京农业大学 circRNA介导PPARGC1A/NRF1/TFAM通路调控山羊卵泡闭锁分子机制的研究
]]>
//www.xjpih.com/?feed=rss2&p=3102 0
2017年度circRNA研究汇总3 //www.xjpih.com/?p=1380 //www.xjpih.com/?p=1380#respond Sat, 07 Sep 2019 16:14:20 +0000 //www.xjpih.com/?p=1380 3. circRNA研究工具与方法进展

3.1 circRNA相关数据库

3.2 circRNA相关信息学分析工具

3.3 circRNA研究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展

4. 非医学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4.1 植物学领域circRNA进展

4.2 动物学领域circRNA进展

5. circRNA重要综述

6. circRNA研究总体趋势与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分析

6.1 circRNA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2 circRNA仍未解决的问题汇总

参考文献

3. circRNA研究工具与方法进展

要开展circRNA研究离不开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和方法,2017年在circRNA研究工具和方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包括相关的数据库工具,信息学分析工具以及生化和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等等,下面分别详述:

3.1 circRNA相关数据库

CSCD:肿瘤特异性circRNA数据库

9月28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何春江教授和UT health Science Center韩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布一个全新的肿瘤特异性circRNA数据库:CSCD(cancer-specific circRNA database[41],网址:http://gb.whu.edu.cn/CSCD)。

CSCD数据库从ENCODE中收集了19种肿瘤类型的87种细胞系及141种正常细胞的circRNA数据,构建了该数据库。总共汇总得到了272152种肿瘤特异性的circRNAs,950962种正常细胞特异的circRNAs,还有170909种为肿瘤和正常样本共有的。共收集了1394023种circRNA分子,其中外显子来源759039种,内含子来源436668种,基因间序列来源122806种。来自mRNA的1153542种,来lncRNA的42165种。预测到了MRE 76439955个,RNA结合蛋白结合位点103927037个,ORF 3462097个[41]。

图41 CSCD数据库概览(来自[41])

exoRBase:外泌体长链RNA数据库

10月9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IF 2016= 10.16)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肿瘤研究所黄胜林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公布他们开发的专门收录外泌体中各种长链RNA(mRNA, lncRNA及circRNA)的数据库:exoRBase[42]。数据库连接:http://www.exoRBase.org

exoRBase数据库共收录了58330种circRNAs,15501种lncRNAs,18333种mRNAs,它们来自92份血清外泌体RNA-seq测序样本。作者还依据GTEx project获得组织特异性RNA表达特征,分析了相关RNA分子的组织来源。数据库收录的样本包括健康对照者32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6例,结肠癌(CRC)12例,肝细胞癌(HCC)21例,胰腺腺癌(PAAD)14例,乳腺癌2例[42]。

图42 exoRBase数据库概览(来自[42])

circlncRNAnet:整合lncRNA和circRNA的功能网络的在线分析数据库:

11月29日,Giga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台湾长庚大学医学院Bertrand Chin-Ming Tan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一种整合的circRNA分析数据库:circlncRNAnet[43]。

circlncRNAnet 在线数据库由我国台湾科学家创建的关于lncRNA和circRNA功能研究的数据库,本人试用后发现该数据库非常实用,对科研课题的数据挖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近年来ncRNA领域不可多得的在线友好数据分析工具。总结起来该数据库主要有如下三大优点:用户可提交分析自己的lncRNA和circRNA芯片或测序的表达数据;整合了TCGA数据库20多个肿瘤类型数据,无需编程实现在线可视化分析;分析模块非常丰富,包括lncRNA组织表达热图、箱线图、共表达散点图、circos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O和KEGG图,还有RBP-RNA结合蛋白网络图,miRNA网络图等[43]。具体网站链接http://app.cgu.edu.tw/circlnc/

图43 CirclncRNAnet数据库设计及分析流程示意图 (来自[43])

3.2 circRNA相关信息学分析工具

circRNA检测工具系统评价

6月8日,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邹权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汇总和比较了目前主要的circRNA分析相关技术的优势与不足[44]。

文中比较了目前已报道的常用的分析circRNA的11种工具,比较了它们在精度,灵敏度,F1 Score,AUC值(Area under Precision-Recall Curve),运行时间及物理存储空间需求等指标的情况,没有一种工具是所有指标都表现的异常出色的[44]。换言之,这11种分析方法表现为各有所长,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需求灵活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最终作者认为CIRI、CIRCexplorer和KNIFE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平衡是常规环形RNA分析工具的首选[44]。

图44 各种circRNA分析工具(来自[44])

circRNA二级结构预测算法

2月20日,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西班牙萨拉戈萨生物计算和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Jose A. Cuesta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分析circRNA二级结构的研究工作[45]。与所对应的线性RNA不同,circRNA存在拓扑张力的问题,且不存在线性RNA那样的预测起点(circRNA的每个碱基都是等效的),因此circRNA的二级结构分析预测的方法与线性RNA有所差别,本文对circRNA二级结构预测算法做了分析。

circScan分析circRNA相互作用蛋白

3月11日, 著名预印本杂志BioRxiv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屈良鹄教授和杨建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利用circScan分析circRNA相互作用蛋白的技术[46]。

作者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分析circRNA相互作用蛋白的技术体系,称为circScan,主要是基于交联技术将互作蛋白钓取的RNA进行深度测序(CLIP-Seq),找出包含反向拼接的Reads。利用该技术流程,作者在人的样品中发现了12540种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小鼠中发现了1090种。有趣的是,作者发现了一些circRNA与eIF3相互作用,这是一种5’-帽子不依赖的蛋白翻译起始因子,也发现了circRNA具有m6A修饰的情况[46]。这与其他文献报道的发现吻合。

图45 circScan流程分析蛋白-circRNA相互作用(来自[46])

其他circRNA相关分析工具方法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

赵方庆教授

Circular RNA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ultiple seed matching Brief Bioinform 提出了全新的多重种子匹配算法及最大似然估计模型
内华达州医学院Zhou Tong

东南大学Gu Wanjun

Quantifying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from RNA-seq data using model-based framework Bioinformatics 开发了一种新的从RNA测序数据中分析circRNA定量的工具
韩国中安大学

Hyeyoung Min

Machine learning-based 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cellular microRNA sponges against viral microRNAs Methods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miRNA Sponge分析方法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Wu Yufeng

CircMarker: A Fast and Accurate Algorithm for Circular RNA Detection BioRxiv 一种快速的分析circRNA的算法工具CircMarker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

郑永昌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irc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humans by RA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介绍他们开发的分析circRNA表达状况的流程方案:RAISE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Cai Yudong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Huang Tao

Discriminating cirRNAs from other lncRNAs using a hierarchic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H‑ELM) algorithm with feature selection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一种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鉴别circRNA的算法体系
印第安纳大学

Tang Haixu

ISEScan: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f Insertion Sequence Elements in prokaryotic genomes Bioinformatics 一种新的IRES分析工具:ISEScan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铭教授

CircPro: an integrated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rcRNAs with protein-coding potential Bioinformatics 一个预测分析circRNA翻译多肽的工具:CircPro
UThealth Science Center韩冷

武汉大学何春江课题组

CircView: a visu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tool for circular RNA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一个circRNA可视化程序:CircView

3.3 circRNA研究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展

Cas9同源蛋白Csy4促进circRNA生成

2月21日,RNA杂志在线发表了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Aravind Asokan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开发了一种基于CRISPR同源蛋白Csy4的促进RNA环化的技术[47]。

Csy4是CRISPR家族的一个Cas-9的同源蛋白,有时也被称为Cas6f具有核酸内切酶的功能,在将RNA分子切割后可使5’端切割后的产物更稳定。基于这一特性,作者设计了一种表达circRNA的体系,概括而言,就是在内含子中插入Csy4的识别序列,共表达Csy4后该序列下游的RNA序列被切割后降解掉,上游的序列得以稳定存在,促进了环化效率。该方法或许有助于提高circRNA表达的效率和特异性,减少线性RNA副产物。值得引入circRNA过表达体系中[47]。

图46 Csy4可以结合在RNA3’端并稳定RNA分子,促进circRNA的生成(来自[47])

circRNA制备新技术体系

4月11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NIH 的Amaresh C. Panda和Kotb Abdelmohsen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开发了一种提高circRNA获得效率的新技术[48]。

作者报道的该技术体系在常规的RNase R消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去除Poly(A)的操作,可大大提高去除线性RNA的效率,作者将该技术称为(RNase R treatment followed by Polyadenylation and poly(A)+ RNA Depletion,RPAD)。基于该技术,作者发现了大量新的内含子来源的circRNA[48]。

图47 RPAD技术流程(来自[48])

基于tRNA的circRNA表达体系

4月13日,RNA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A. Gregory Matera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介绍一种基于tRNA剪接作用的circRNA表达策略[49]。

去年A. Gregory Matera教授就曾在酶学方法杂志发表过改技术方法的文章。本文主要分析了古生物和动物中tRNA内含子来源的circRNA,以及借助该体系开发circRNA表达系统[49]。

图48 两种不同的体内circRNA表达系统(来自[49])

诱导表达circRNA体系

8月2日,方法学杂志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发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Deirdre C. Tatomer、Dongming Liang和Jeremy E. Wilusz撰写的方法学文章,介绍一种可诱导表达的circRNA体系[50]。大致设计思路是将要表达的circRNA序列克隆至包含反向互补序列的表达载体中,两侧为内含子序列。该RNA分子是诱导表达的,在加入诱导剂后可自动转录产生线性RNA初产物,后由两侧的反向互补序列介导环化作用。

定量蛋白组学分析肝细胞癌中CDR1as的作用网络

9月11日,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IF 2016=4.268)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所葛峰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HCC细胞系中过表达CDR1as后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51]。

作者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CDR1as,然后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共测到330种差异表达蛋白(DEPs),通路分析表明大部分与细胞增殖和周期调控有关。也佐证了CDR1as对miR-7的调控作用,例如EGFR是miR-7的下游分子,过表达CDR1as后EGFR出现上调。本文首次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过表达circRNA后细胞变化情况,值得借鉴。

图49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CDR1as过表达后蛋白变化 (来自[51])

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9月26日,Theranos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杨柏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系统汇总了截至目前circRNA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52]。文中作者系统分析回顾了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技术及这种相互作用的生理意义。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会对彼此都产生一定的影响,circRNA的存在可以调控蛋白的定位等状态,蛋白与circRNA的结合也会影响circRNA的生成等过程。这初步说明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细胞调控机制,目前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非常值得深入探索。

基于数字PCR进行circRNA的绝对定量分析

2017年共有两篇文章报道基于微滴式数字PCR进行circRNA绝对定量的分析研究。其中一篇是宁波大学医学院郭俊明教授于11月2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的文章,介绍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分析胃癌血浆中circRNA的测定[53]。

微滴式数字PCR(ddPCR)是最近兴起的可绝对定量的PCR技术,本文作者首次将微滴式数字PCR应用于circRNA的绝对定量。作者利用ddPCR分析了胃癌患者血液中circRNA的变化情况,通过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表明Hsa_circ_0001017和 hsa_circ_0061276可以作为胃癌有效的诊断标志物[53]。

图50 ddPCR检测circRNA (来自[53])

另一篇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Qing Jing于11月7日在线发表于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杂志的文章[54]。

circRNA在单细胞间表达的异质性

10月31日,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宁康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基于单细胞测序,分析了细胞之间circRNA的异质性表达特征[55]。作者利用单细胞测序的方法分析了HEK293不同细胞之间circRNA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细胞之间circRNA的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

uvCLAP用于circRNA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7月1日,预印本杂志BioRxiv在线发表了德国弗莱堡弗赖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生物信息学组Rolf Backofen和马普学会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Asifa Akhtar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基于uvCLAP分析蛋白与RNA相互作用的技术,其中包括了circRNA的分析[56]。

4. 非医学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除了医学方向,2017年在非医学方向circRNA的报道也出现一定程度增长态势,主要分为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领域。

4.1 植物学领域circRNA进展

拟南芥中发现circRNA调控RNA剪接作用

4月18日,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Simon J. Conn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拟南芥中发现SEPALLATA3(SEP3)基因来源的circRNA形成R-loop调控同源mRNA的剪接过程[57]。

本中作者探索了拟南芥中发现SEPALLATA3(SEP3)基因第六外显子形成的circRNA对所对应的同源mRNA剪接作用的影响,该circRNA能够稳定结合所对应的DNA序列,形成RNA:DNA杂交体,导致转录暂停,募集RNA拼接因子,形成可变剪切[57]。

图51 SEP3基因第六外显子形成的circRNA调控RNA拼接过程(来自[57])

植物类病毒突变率分析

9月14日,PLoS Pathogens杂志在线发表了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Rafael SanjuaÂn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基于高保真深度测序分析叶绿体与核中类病毒的自发突变率[58]。类病毒基因组为单链环形RNA分子,本文作者挑选了两种类病毒进行分析,一种是定位于叶绿体的简写为ELVd的类病毒,另一个是定位于细胞核的简写为PSTVd的类病毒。结果表明ELVd的突变率高于PSTVd。

其他植物学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浙江大学 Fan Longjiang PlantcircBase: a database for plant circular RNAs Molecular Plant 植物circRNA数据库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

Chen Ming

PlantCircNet: a database for plant circRNA–miRNA–mRNA regulatory networks Database 植物circRNA-miRNA-mRNA作用网络分析数据库
牛津大学植物学系

Wang Dapeng

hppRNA-a Snakemake-based handy parameter-free pipeline for RNA-Seq analysis of numerous sample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一种新的RNA-Seq数据分析工具:hppRNA
河南农业大学

Suo Biao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and Their Targets in Leaves of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Dehydration Stres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脱水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circRNA的表达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Jiao Yongqing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by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in soybean Scientific Reports 黄豆中进行circRNA表达谱分析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与生命科学学院 Chen Geng和Shi Tieliu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Circular RNAs during the Lifespan of Arabidopsis Leave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拟南芥叶片中circRNA表达谱分析
法国波尔多大学Thierry Candressed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

Identification of a viroid-like RNA in a lychee Transcriptome Shotgun Assembly. Virus Res Virus Research 荔枝转录组中利用鸟枪法测序后分析植物类病毒的研究工作,其中许多的RNA产物为circRNA分子
山东农业大学

Zhao Hongwei

AtCircDB: a tissue-specific database for Arabidopsis circular RNA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拟南芥不同组织中circRNA表达特征的数据库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邓志平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mato CircRNAs Derived from Genes Involved in Fruit Pigment Accumul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番茄中过表达番茄红素合成酶PSY1基因来源的circRNA后,内源PSY1基因的mRNA丰度,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
扬州大学农学院

金飚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拟南芥全基因组circRNA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

关雪莹和周宝良

Characterization of conserved circular RNA in polyploid Gossypium species and their ancestors FEBS Letters 棉属多倍体物种及其祖先中保守circRNA表达特征分析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丙莲

lariat-derived circular RNA is required for plant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 来自At5g37720p基因加工过程中形成套索结构驱动的circRNA(laciRNAs)直接调控拟南芥的发育过程
华中农业大学

Li Lin

Circular RNAs mediated by transpos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omic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maize

New Phytologist 玉米基因组转座子介导形成的circRNAs研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Wang Songhu Heat stress alters genome-wide profles of circular RNAs in Arabidopsi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热压力下拟南芥circRNA表达谱研究

4.2 动物学领域circRNA进展

小鼠中风模型中circRNA表达特征分析

7月12日,Stroke杂志在线发表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Raghu Vemuganti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小鼠缺氧中风模型中伴随时间变化,circRNA表达特征的研究工作[59]。

作者在基于大脑中动脉栓塞构建的小鼠中风模型中分析了6,12和24小时后半暗带皮质中circRNA的表达特征。实验基于芯片法分析,共获得了1320多种circRNA,其中1064种来源于外显子。283种在至少一个时间点表现出差异表达,16种在三个时间点都有同样趋势的变化[59]。本文是首次探索中风模型中circRNA的变化情况,从实验结果来看,circRNA的表达明显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因素的影响。但美中不足的是,本文是基于芯片法分析的,并未针对各种circRNA所对应的线性RNA产物和转录本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如果能找出伴随中风症状而特异性改变的circRNA或许更有意思。

图52 小鼠中风模型中circRNA差异表达分析(来自[59])

牛成肌细胞分化相关circRNA研究

10月26日,Cell Death & Disease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宏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LMO7参与调控牛的成肌细胞分化作用[60]。

作者挑选了胎牛和成年牛的肌肉组织进行RNA-Seq分析,共得到了12981种circRNA分子,其中还有530种为携带内含子的circRNA(ciRNA)。作者也针对所得到的circRNA分子进行了基因组定位,分子大小,包含的外显子情况等参数进行了汇总比较。相对于胎牛肌肉组织,circLMO7是下调最明显的circRNA分子之一。作者针对该分子做了一系列的生信分析和相关实验分析。

图53 牛成肌分化中circRNA变化情况 (来自[60])

其他动物学相关circRNA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集美大学

Wang Zhiyong

Transcript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circular RNA in the teleost large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crocea) Marine Genomics 硬骨黄骨鱼中circRNA的分析鉴定
河南师范大学

徐存拴教授

Comprehensive CircRNA expression profile and selection of key CircRNAs during priming phase of rat liver regeneration BMC Genomic 大鼠肝脏再生过程中特征性circRNA变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张文生教授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RNA-Associated-ceRNA Networks in a 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 Brain Molecular Therapy 基于SAMP8老鼠AD模型分析的circRNA相关ceRNA网络在AD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

张文生教授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RNA-Associated-ceRNA Networks in a 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 Brain Molecular Therapy 小鼠阿尔兹海默症(AD)模型中系统分析基于circRNA的内源竞争性RNA作用网络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唐中林研究员和李奎教授

Genome-wide profiling of Sus scrofa circular RNAs across nine organs and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DNA Research 贵州小型猪不同发育阶段circRNA变化
托莱多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学院 Cheng Xi Circular RNAs in Rat Models of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Diseases Physiol Genomics 大鼠高血压疾病模型中肾脏circRNA表达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郑吉建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developmental stage-dependent circular RNA in the immature rat retina Molecular Vision 未成熟大鼠视网膜不同发育阶段circRNA表达谱分析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

汪亚平教授

Deep Circular RNA Sequenc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Grass Carp Reovirus Inf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草鱼呼肠病毒感染中circRNA研究
西南大学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程廷才副教授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 in the Bombyx mori silk gland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家蚕丝腺circRNA表达谱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陈宏教授

CircFUT10 reduces proliferation and facilitates differentiation of myoblasts by sponging miR-133a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CircFUT10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33a调控心肌细胞增殖和分化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聂庆华

Circular RNAs are abundant and dynamically expressed during embryonic muscle development in chickens DNA Research 鸡的肌肉发育过程中circRNA的动态表达变化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陈明新

Circular RNA profiling reveals chi_circ_0008219 function as microRNA sponges in pre-ovulatory ovarian follicles of goats (Capra hircus) Genomics 山羊卵泡circRNA分析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重点实验室

程廷才

Circular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the middle silk gland and posterior silk gland in the Bombyx mori Data in Brief 家蚕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的circRNA测序数据
苏州大学生物与基础医学学院

贡成良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the silkworm midgut following 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infection RNA Biology 家蚕细胞质多角体病毒感染家蚕中肠环核糖核酸的鉴定与鉴定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六合医院

Ji Xunming和Zhao Heng

Screening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atterns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 oncotarget 小鼠大脑缺血模型中circRNA表达谱研究
新疆石河子大学

Ni Wei和 Hu Shengwei

Genome-wide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s in prenatal and postnatal pituitary glands of sheep scientific reports 绵羊出生前后胎脑垂体中circRNA全基因组分析
新疆石河子大学Ni Wei和 Hu Shengwei Genome-wide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s in prenatal and postnatal muscle of sheep oncotarget 绵羊产前和产后肌肉中的全基因组circRNA分析
牛津大学

Tatjana Sauka-Spengler

Embryonic circular RNAs at tandem duplicated genes in zebrafish present new paradigm in gene expression BioRxiv 斑马鱼中串联重复基因的胚胎circRNA在基因表达规律分析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Michael Janitz

Region-specific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s in the

mouse brain

Neuroscience Letters 小鼠大脑细胞中circRNA的区域特异性表达

5. circRNA重要综述

随着circRNA研究的不断深入,circRNA相关的综述文章也呈现递增趋势,2017年也有多篇重量级的综述文章发表,包括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杂志等等。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非编码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8月7日,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比利时VIB脑病研究中心Evgenia Salta和Bart De Strooper共同撰写的综述文章,系统汇总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非编码RNA的作用研究进展。其中有较大的篇幅论述了circ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情况[61]。主要包括CDR1as竞争性结合miR-7与神经系统的关系,circ-ANRIL在AD疾病表观遗传方面的作用等。

Nature Immunology:LncRNA与免疫信号通路的关系

8月21日,Nature子刊 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Howard Y Chang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系统汇总了lncRNA与免疫信号的关系研究进展,其中较大的篇幅涉及到了circRNA[62]。其中包括circRNA竞争性结合miRNA的作用机制,circRNA参与调控基因转录等作用机制与免疫信号的关系,还特别提到了Howard Y Chang教授今年6月15日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过的外源表达circRNA促进细胞免疫信号激活的文章[63]。

Theranostics:circRNA与肿瘤关系

7月22日,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祚璋谢琳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汇总了circRNA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64]。文中较系统的汇总了circRNA形成机制,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中可变剪切综述

9月14日,Seminars in Cell & Developmental Biology杂志(IF 2016=6.614)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王泽峰教授与Song Xiaowei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汇总介绍了肿瘤中可变剪切与肿瘤机制的关系及在肿瘤治疗中可能的价值[65]。

Oncogene发表重要circRNA综述

10月9日,Oncogene杂志(IF 2016= 7.519)在线发表了丹麦奥胡斯大学Lasse Sommer Kristensen 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著名RNA研究专家Jørgen Kjems教授也是本文的共同作者之一[66]。

本文中作者系统汇总了目前关于circRNA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汇总了circR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进展,还针对circRNA的功能研究,将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特征和癌基因特征的circRNA分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关于今后circRNA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其中包括circRNA的标准化命名问题,肿瘤特异性circRNA表达特征形成的机制,circRNA的修饰等问题。提高RNA-seq的样品制备质量和分析精度也是需要继续改进的方向。

图54 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circRNA分子 (来自[66])

自噬相关非编码RNA综述

4月25日,知名杂志Autophagy在线发表了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Xu Shouping和Pang Da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系统汇总了自噬过程中非编码RNA的作用[67]。

本中系统汇总了与自噬过程有关的非编码RNA研究进展,包括lncRNA,miRNA以及circRNA。在此基础上基于信息学的通路分析和进化分析,形成了与自噬有关的非编码RNA作用网络[67]。

图55 不同物种自噬相关miRNA等非编码RNA作用网络(来自[67])

其他circRNA相关综述列表: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心脏基金会中心

Manuel Mayr教授

MicroRNA Biomarkers and Platelet Reactivity: The Clot Thickens Circulation Research 汇总分析了与血小板反应性相关的miRNA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汉诺威医学院

Thomas Thum博士

Circulating Noncoding RNAs as Bio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njury Circulation Research 循环性非编码RNA作为心血管疾病及损伤的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NIH

Kyoung Mi Kim教授

RNA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RNA 系统分析了细胞外膜泡中RNA研究的进展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seph W. Fischer和Anthony K. L. Leung

CircRNAs: a regulator of cellular stress 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汇总分析了circRNA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段朝军教授

Circular RNAs in cancer: an emerging key player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He Aili Circles reshaping the RNA world: from waste to treasure Molecular Cancer circRNA综述
浙江大学医学院He Jun

第三军医大学Li Yongsheng

Circular RNAs and Cancer Cancer Letters 肿瘤circRNA进展综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明亮主任

Exosomes participate in the carcinogenesis and the malignant behavior of gastric cancer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汇总分析了外泌体在胃癌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外泌体中包含circRNA,circRNA非常有可能通过外泌体参与了胃癌的疾病发生及转移等活动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Zhang Jing

Circular RNAs: An emerging type of RNA in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 汇总了肿瘤相关circRNA的研究进展
法国施维雅研究所

Mark J. Millan

Linking deregulation of non-coding RNA to the core pathophys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 integrative review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阿尔兹海默症非编码RNA综述,涉及到circRNA在其中的作用
青岛大学

Kun Wang和李培峰

The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on-Coding RNAs in Pathological Cardiac Remode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非编码RNA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意大利Humanitas Research Hospital

Leonardo Elia和 Gianluigi Condorelli

Circular RNAs and heart failure: new players for an old diseas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汇总了circRNA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进展
智利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Norte

Giuliano Bernal

Circular RNAs in colorectal cancer: Possible roles in regulation of cancer cel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circRNA在结肠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circRNAs: Biogenesis, properties, ro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liver diseases Hepatology Research 汇总了目前关于circRNA生成,特性和功能研究的进展,汇总了肝细胞癌(HCC)中包括has_circ_0001649,has_circ_0005075和Cdr1as等circRNA与HCC转移的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叶冬青教授

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network: potential implication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Targets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系统分析内源性竞争RNA作用网络的认识,或许有助于增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认识和开发治疗方法
西班牙IBMCP

Marcos de la Peña

Circular RNAs with hammerhead ribozymes encoded in eukaryotic genomes: the enemy at home RNA Biology 汇总分析了一类具有锤头状核酶功能的circRNA进化研究的进展
中南大学

武明花教授

CircRNA: functions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cancer Molecular Cancer 分析circRNA在肿瘤中作为疾病标志物的优势和潜力
国立台湾成功大学

Shaw-Jenq Tsai

Circular RNA – New member of noncoding RNA with novel functions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circRNA的主要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郑军华教授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Li Wei

Circular RNAs: A novel type of biomarker and genetic tools in cancer Oncotarget 系统回顾了circRNA作为肿瘤新型标志物的可行性和主要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玲玲教授和杨力教授

The Diversity of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Their Generation Trends in Genetics 系统整理归纳了非编码RNA形成机制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M Janitz教授

The emerging role of circular RNAs in transcriptome regulation Genomics 汇总分析了circRNA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

John Greene

Circular RNAs: Biogenesis, Function and Role in Human Disease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circRNA综述
深圳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Xiao Tian和Zheng Duo

Recent progress in circular RNAs in human cancers Cancer Letters 肿瘤circRNA研究进展综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曹红勇和Tang Weiwei

An emerging function of circRNA-miRNAs-mRNA axis in human diseases Oncotarget 人类疾病中circRNA-miRNA-mRNA调控通路的功能综述
东南大学医学院嵇振岭 CircRNA: a novel type of biomarker for cancer Breast Cancer circRNA综述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田芳

环状RNA CircHIPK3通过miR-379调控IGF1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1299与NCI-H2170的细胞增殖 中国肺癌杂志 CircHIPK3在肺癌中的作用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

Philip A. Gregory

Regulation of splicing and circularisation of RNA i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plasticity Semina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总介绍了上皮间质转换(EMT和MET)过程中RNA剪切加工及circRNA形成过程的作用
昆明理工大学

郑云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web-based non-coding RNA resources for cancer research Cancer Letters 汇总了如何利用在线资源探索肿瘤相关非编码RNA的研究方法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Soichiro Yamamura

Interaction and cross‑talk between non‑coding RNA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探讨了非编码RNA互作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陈英辉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Non-coding RNAs in Epilepsy 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非编码RNA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Xu Tao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Circular RN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vel insights into their function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circRNA在肝细胞癌中的主要研究进展
青岛大学

王建勋教授

Biogenesis of circular RNAs and their roles in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and pathology The FEBS Journal 介绍与心血管系统发育和病理过程相关的circRNA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慕尼黑技术大学

Agnes Görlach1 和 Stefan Holdenrieder

Circular RNA maps paving the road to biomark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回顾总结了circRNA作为临床诊断标志物的进展情况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叶冬青教授

Translation of noncoding RNAs: Focus on lncRNAs, pri-miRNAs, and circRNAs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介绍目前关于非编码RNA翻译多肽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夏世金

云南中医药大学邰先桃

Circular RNAs: Isolation, Characterisa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 in Diseases RNA Biology 介绍circRNA分离,功能研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等相关进展
印度Mohanlal Sukhadia 大学

Harish

The mysterious circle: Molecular curiosities of RNA mediated gene regulation Gene Reports circRNA参与基因调控网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何小东

Current research on circular RNAs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结肠癌中circRNA研究进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Tang Jin-Hai

The role of circRNAs in cancers Bioscience Reports 肿瘤相关circRNA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邹云增

Circular RNA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on-coding RNA Investigation 心脏相关疾病中circRNA研究的进展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Ju Shaoqing

Circular RNAs in cancer: old tree with new flowers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肿瘤相关circRNA研究
丹麦奥胡斯奥胡斯大学跨学科纳米科学中心 Jørgen Kjems教授 microRNA sponging by a new hearty circRNA Non-coding RNA Investigation circRNA研究综述
丹麦奥胡斯奥胡斯大学跨学科纳米科学中心 Jørgen Kjems教授 The invasion of circRNAs RNA Biology circRNA研究综述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Duan Zhenfeng

Regulation of microRNAs function by circular RNAs in human cancer Oncotarget circRNA竞争性结合miRNA相关进展的综述
北京协和医院

由磊和赵玉沛

Potential func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circular RNA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Oncology Letters 胃癌相关circRNA综述
慕尼黑大学医学院

Lesca M. Holdt

Molecular roles and func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eukaryotic cell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系统汇总circRNA在真核生物中的主要功能研究进展
江苏大学医学院

张徐和许文荣

Circular RNAs: emerging cancer biomarkers and targe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针对circRNA基本研究背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汇总和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葛楠

Circular RNAs in thoracic diseases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本文针对胸部疾病中cir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张瑞和西京医院李海民 The emerging functions and roles of circular RNAs in cancer Cancer Letters 癌症中circRNAs研究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江冰

Circular RNAs: A Novel Player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 circRNA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青岛大学医学院

Wang Kun 和李培峰

Circular RNAs: A novel type of non-coding RNA and their potential implications in antiviral immunity INT J BIOL SCI circRNA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其潜在应用
英国埃克塞特医学院

Shahnaz HaqueLorna W. Harries

Circular RNAs (circRNAs) in Health and Disease Genes (Basel) CircRNA与人类健康疾病中的关系综述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Liu Zhao-Qian

LncRNAs and CircRNAs from the same gene:Masterpieces of RNA splicing Cancer Lett RNA剪接的杰作:同一基因既可以形成lncRNA又可以生成circRNAs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

刘春峰

Non-coding RNA: A potential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sepsis Oncotarget 脓毒血症中潜在的ncRNA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标综述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郭燕 Current Research on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 (RNA) Genes (Basel) NcRNA研究进展综述
罗马里亚Iuliu Hatieganu医药大学

Ion Chiricuta

A Looking-Glass of Non-Coding RNAs in Oral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口腔癌中ncRNA研究进展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Sebastian Kadener

circRNAs in Cancer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circRNA与肿瘤的关系综述
青岛大学

Kun Wang和李培峰

Circular RNAs: A novel type of non-coding RNA and their potential implications in antiviral i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ircRNA与抗病毒免疫

6. circRNA研究总体趋势与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分析

6.1 circRNA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circRNA研究领域在2017年获批项目情况有了巨大的飞跃,经严格统计汇总,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金获批的项目中circRNA研究相关的项目总数高达176项,其中包括了两项杰出青年基金,一项优秀青年基金,两项重点项目,94项面上项目,62项青年基金项目,1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从2017年获批的circRNA项目可以总结出目前circRNA研究的总体特征:

(1) 肿瘤学和循环系统方向是目前circRNA研究最好活跃的学科方向。

(2)circRNA研究已实现从转录组学筛选向特定功能性circRNA机制研究的转变。

(3)circRNA与microRNA相互作用关系是目前最常见的circRNA功能研究思路,未来其他circRNA功能模型的探索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4)circRNA如何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础研究仍面临不小的挑战,探索开发有效的分析RNA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工具是打破circRNA功能研究瓶颈的关键。

6.2 circRNA仍未解决的问题汇总

刚刚结束的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circRNA在这一年里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一些科学假设被逐渐证实,包括circRNA可直接翻译多肽,circRNA存在m6A修饰等等。但科学问题具有迭代的特征,旧问题解决之后一定会伴随产生新的问题,总结而言,circRNA依然面临如下基本问题:

(1)circRNA与所在基因的互作机制是怎样的?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等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除了m6A,其他修饰类型是否也可存在于circRNA中?这些修饰的生理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3)circRNA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4)circRNA的翻译效率往往低于liner RN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还是仍在进化的机制?为什么ciRS-7,SRY等基因会选择主要以环形RNA的形式存在?

(5)竞争性结合miRNA是最容易入手的机制研究模型,但如何更严谨的证明circRNA与miRNA的相互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6)circRNA进入外泌体可能存在在选择性,机制和生理病理意义是什么?

(7)circRNA亚细胞定位的机制是怎样的?

(8)组织/疾病特异性circRNA表达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会有多少种机制调控circRNA的形成?

(9)能否实现circRNA的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活细胞成像或动物体内成像?以更接近生理状态的条件下分析其分布和功能。

(10)人群基因组中经常出现SNP多态性或高度相关的基因区,这些位点或区域与circRNA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通过circRNA相关的机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Yang, Y., et al., Extensive translation of circular RNAs driven by N(6)-methyladenosine. Cell Res, 2017. 27(5): p. 626-641.

2. Yang, Y., et al., Novel Role of FBXW7 Circular RNA in Repressing Glioma Tumorigene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8. 110(3).

3. Pamudurti, N.R., et al., Translation of CircRNAs. Mol Cell, 2017.

4. Legnini, I., et al., Circ-ZNF609 Is a Circular RNA that Can Be Translated and Functions in Myogenesis. Mol Cell, 2017.

5. Aktas, T., et al., DHX9 suppresses RNA processing defects originating from the Alu invasion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17.

6. Dongming Liang, D.C.T., Zheng Luo, Huang Wu, Li Yang, Ling-Ling Chen, Sara Cherry and Jeremy E. Wilusz, The Output of Protein-Coding Genes Shifts to Circular RNAs When the Pre-mRNA Processing Machinery Is Limiting. Molecular Cell, 2017.

7. Li, X., et al., Coordinated circRNA Biogenesis and Function with NF90/NF110 in Viral Infection. Mol Cell, 2017. 67(2): p. 214-227 e7.

8. Errichelli, L., et al., FUS affects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murine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motor neurons. Nat Commun, 2017. 8: p. 14741.

9. Fei, T., et al., Genome-wide CRISPR screen identifies HNRNPL as a prostate cancer dependency regulating RNA splic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 114(26): p. E5207-E5215.

10. Chun-Ying Yu, T.-C.L., Yi-Ying Wu, Chan-Hsien Yeh, Wei Chiang, Ching-Yu Chuang & Hung-Chih Kuo, The circular RNA circBIRC6 participates in the molecular circuitry controlling human pluripotenc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11. Piwecka, M., et al., Loss of a mammalian circular RNA locus causes miRNA deregulation and affects brain function. Science, 2017.

12. Tay, M.L. and J.W. Pek, Maternally Inherited Stable Intronic Sequence RNA Triggers a Self-Reinforcing Feedback Loop during Development. Curr Biol, 2017.

13. Chen, Y.G., et al., Sensing Self and Foreign Circular RNAs by Intron Identity. Mol Cell, 2017. 67(2): p. 228-238 e5.

14. Huang, R., et al., Circular RNA HIPK2 regulates astrocyte activation via cooperation of autophagy and ER stress by targeting MIR124-2HG. Autophagy, 2017: p. 0.

15. Yang, L., et al., Engagement of circular RNA HECW2 in the nonautophagic role of ATG5 implicated in the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utophagy, 2017: p. 1-70.

16. Zewei Zhou, R.J., Xiyue Yang, Huifang Guo, Shencun Fang, Yingming Zhang, Yusi Cheng, Jing Wang, Honghong Yao and Jie Chao, circRNA Mediates Silica-Induced Macrophage Activation Via HECTD1/ZC3H12A-Dependent Ubiquitination. Theranostics, 2018.

17. Zeng, Y., et al., A Circular RNA Binds To and Activates AKT Phosphorylation and Nuclear Localization Reducing Apoptosis and Enhancing Cardiac Repair. Theranostics, 2017. 7(16): p. 3842-3855.

18. Steven P. Barrett, K.R.P., Caroline Horn, Miguel Mata, Julia Salzman, ciRS-7 exonic sequence is embedded in a long non-coding RNA locus. PLOS Genetics, 2017.

19. Yang, Q., et al., A circular RNA promotes tumorigenesis by inducing c-myc nuclear translocation. Cell Death Differ, 2017.

20. Zhou, C., et al., Genome-Wide Maps of m6A circRNAs Identify Widespread and Cell-Type-Specific Methylation Patterns that Are Distinct from mRNAs. Cell Rep, 2017. 20(9): p. 2262-2276.

21. Han, D., et al., Circular RNA MTO1 acts as the sponge of miR-9 to suppres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Hepatology, 2017.

22. Yao, Z., et al., ZKSCAN1 gene and its related circular RNA (circZKSCAN1) both inhibi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but through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Mol Oncol, 2017.

23. Zhang, J., et al., Circular RNA_LARP4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by sponging miR-424-5p and regulating LATS1 expression. Mol Cancer, 2017. 16(1): p. 151.

24. Li, Y., et al., CircHIPK3 sponges miR-558 to suppress heparanase exp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 cells. EMBO Rep, 2017.

25. Zhong, Z., et al., Circular RNA MYLK as 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through modulating VEGFA/VEGFR2 signaling pathway. Cancer Lett, 2017. 403: p. 305-317.

26. Trine Line Hauge Okholm, M.M.N., Mark P. Hamilton, Lise-Lotte Christensen, Søren Vang, Jakob Hedegaard, Thomas Birkballe Hansen, Jørgen Kjems, Lars Dyrskjøt and Jakob Skou Pedersen,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s abundant and correlated to aggressiveness in early-stage bladder cancer. npj Genomic Medicine, 2017.

27. Hsiao, K.Y., et al., Non-coding effects of circular RNA CCDC66 promote colon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Cancer Res, 2017.

28. Zheng, J., et al., TTBK2 circular RNA promotes glioma malignancy by regulating miR-217/HNF1beta/Derlin-1 pathway. J Hematol Oncol, 2017. 10(1): p. 52.

29. L Chen, S.Z., J Wu, J Cui, L Zhong, L Zeng and S Ge, circRNA_100290 plays a role in oral cancer by functioning as a sponge of the miR-29 family. Oncogene, 2017: p. 1–11.

30. Lu, 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as a promising new class of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human breast cancer. Oncotarget, 2017.

31. Cao, S., et al., Novel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reflect prog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ncotarget, 2017.

32. Sarkar, D., et al., Multiple Isoforms of ANRIL in Melanoma Cells: Structural Complexity Suggests Variations in Processing. Int J Mol Sci, 2017. 18(7).

33. Alberto L´Abbate, D.T., Ingrid Cifola, Marco Severgnini, Antonella Turchiano, Bartolomeo Augello, Gabriella Squeo, Pietro D´Addabbo, Debora Traversa, Giulia Daniele, Angelo Lonoce, Mariella Pafundi, Massimo Carella, Orazio Palumbo, Anna Dolnik, Dominique Muehlematter, Jacqueline Schoumans, Nadine Van Roy, Gianluca De Bellis, Giovanni Martinelli, Giuseppe Merla, Lars Bullinger, Claudia Haferlach, Clelia Tiziana Storlazzi, MYC-containing amplicon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genomic structures, evolu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consequences. Leukemia, 2017.

34. Sun, Y., et al., A Novel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Smooth Muscle alpha-actin Expression by NRG-1/circACTA2/miR-548f-5p Axis. Circ Res, 2017.

35. Shan, K., et al., Circular Noncoding RNA HIPK3 Mediates Retinal Vascular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 Circulation, 2017. 136(17): p. 1629-1642.

36. Lai, Z.Y., et al., Analysis of co-expression networks for circular RNAs and mRNAs reveals that circular RNAs hsa_circ_0047905, hsa_circ_0138960 and has-circRNA7690-15 are candidate oncogenes in gastric cancer. Cell Cycle, 2017: p. 0.

37. Chang Liu, M.-D.Y., Chao-Peng Li, Kun Shan, Hong Yang, Jia-Jian Wang, Ban Liu, Xiu-Miao Li, Jin Yao, Qin Jiang and Biao Yan, Silencing Of Circular RNA-ZNF609 Ameliorates 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eranostics, 2017. 7(11): p. 2863-2877.

38. Shashi K Gupta, A.G., Christian Bär, Shambhabi Chatterjee, Ariana Foinquinos, Hendrik Milting, Katrin Streckfuss-Bömeke, Jan Fiedler and Thomas Thum, Quaking Inhibits Doxorubicin-Mediated Cardiotoxicity Through Regulation of Cardiac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7.

39. Leire, I., et al., Circular RNA profiling reveals that circular RNAs from ANXA2 can be used as new biomarkers for multiple sclerosis. Hum Mol Genet, 2017.

40. Xing-Ya Guo, J.-N.C., Fang Sun, Yu-Qin Wang, Qin Pan, and Jian-Gao Fan, circRNA_0046367 Prevents Hepatoxicity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 Inhibitory Role against Hepatic Steatosis.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7.

41. Siyu Xia, J.F., Ke Chen, Yanbing Ma, Jing Gong, Fangfang Cai, Yuxuan Jin, Yang Gao, Linjian Xia, Hong Chang, Lei Wei, Leng Han and Chunjiang He, CSCD: a database for cancer-specific circular RNA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42. Shengli Li, Y.L., Bing Chen, Jingjing Zhao, Shulin Yu, Yan Tang, Qiupeng Zheng, Yan Li, Peng Wang, Xianghuo He and Shenglin Huang, exoRBase: a database of circRNA, lncRNA and mRNA in human blood exosom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43. Wu, S.M., et al., circlncRNAnet: An integrated web-based resource for mapping functional networks of long or circular forms of non-coding RNAs. Gigascience, 2017.

44. Zeng, X., et al.,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nd evaluation of circular RNA detection tools. PLoS Comput Biol, 2017. 13(6): p. e1005420.

45. Cuesta, J.A. and S. Manrubia, Enumerating secondary structures and structural moieties for circular RNAs. J Theor Biol, 2017.

46. Bin Li, X.-Q.Z., Shu-Rong Liu, Wen-Ju Sun, Qiao Lin, Yu-Xia Luo, Ke -Ren Zhou, Chen-Min Zhang, Ye-Ya Tan, Jian -Hua Yang, Liang -Hu Qu, Discove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ircular RNAs and RNA-binding proteins from CLIP-Seq Data using circScan. BioRxiv, 2017.

47. Borchardt, E.K., et al., Inducing circular RNA formation using the CRISPR endoribonuclease Csy4. RNA, 2017.

48. Panda, A.C., et al., High-purity circular RNA isolation method (RPAD) reveals vast collection of intronic circRNAs. Nucleic Acids Res, 2017.

49. Noto, J.J., C.A. Schmidt, and A.G. Matera, Engineering and expressing circular RNAs via tRNA splicing. RNA Biol, 2017: p. 0.

50. Tatomer, D.C., D. Liang, and J.E. Wilusz,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Eukaryotic Circular RNAs from Plasmids. Methods Mol Biol, 2017. 1648: p. 143-154.

51. Yang, X., et al.,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s the Regulatory Networks of Circular RNA CDR1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J Proteome Res, 2017.

52. William W Du, C.Z., Weining Yang, Tianqiao Yong, Faryal Mehwish Awan, Burton B Yang,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circRNA-Protein Interaction. Theranostics, 2017.

53. Li, T., et al., Plasma circular RNA profiling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their droplet digital RT-PCR detection. J Mol Med (Berl), 2017.

54. Dan-Feng Chen, L.-J.Z., Kezhe Tan & Qing Jing, Application of droplet digital PCR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cell-free circulating circRNAs.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17.

55. Zhong, C., et al., Heterogeneous circRNA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among HEK293T single cells. Sci Rep, 2017. 7(1): p. 14393.

56. Daniel Maticzka, I.A.I., Tugce Aktas, Rolf Backofen and Asifa Akhtar, uvCLAP: a fast, non-radioactive method to identify in vivo targets of RNA-binding proteins. BioRxiv, 2017.

57. Vanessa M. Conn, V.H., Aditya Nayak, Stephanie A. Conos, Giovanna Capovilla, Gökhan Cildir, Agnès Jourdain, Vinay Tergaonkar, Markus Schmid, Chloe Zubieta and Simon J. Conn A circRNA from SEPALLATA3 regulates splicing of its cognate mRNA through R-loop formation. Nature Plants, 2017.

58. Amparo LoÂpez-Carrasco, C.B., Vicente Sentandreu, Sonia Delgado, Selma Gago-Zachert, Ricardo Flores, Rafael SanjuaÂn, Different rates of spontaneous mutation of chloroplastic and nuclear viroids as determined by high-fidelity ultra-deep sequencing. PLoS Pathogens, 2017.

59. Mehta, S.L., G. Pandi, and R. Vemuganti,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Alter Significantly in Mouse Brain After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Stroke, 2017.

60. Wei, X., et al., Circular RNA profiling reveals an abundant circLMO7 that regulates myoblasts differentiation and survival by sponging miR-378a-3p. Cell Death Dis, 2017. 8(10): p. e3153.

61. Evgenia Salta, B.D.S., Noncoding RNAs in neurodegeneration.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2017.

62. Chen, Y.G., A.T. Satpathy, and H.Y. Chang, Gene regulation in the immune system by long noncoding RNAs. Nat Immunol, 2017. 18(9): p. 962-972.

63. Chen, Y.G., et al., Sensing Self and Foreign Circular RNAs by Intron Identity. Mol Cell, 2017.

64. Yang, Z., et al., Circular RNAs: Regulators of Cancer-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Human Cancers. Theranostics, 2017. 7(12): p. 3106-3117.

65. Song, X., et al.,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cancers: From aberrant regulation to new therapeutics. Semin Cell Dev Biol, 2017.

66. Kristensen, L.S., et al., Circular RNAs in cance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ncogene, 2017.

67. Jian Zhang, P.W., Lin Wan, Shouping Xu & Da Pang, The Emergence of Noncoding RNAs as Heracles in Autophagy Autophagy, 2017.

]]>
//www.xjpih.com/?feed=rss2&p=1380 0
2017年度circRNA研究汇总2 //www.xjpih.com/?p=1338 //www.xjpih.com/?p=1338#respond Sat, 07 Sep 2019 16:03:49 +0000 //www.xjpih.com/?p=1338 目录

2. 888集团官网游戏 相关性研究进展

2.1 circRNA与肿瘤

2.2 circRNA与心血管疾病

2.3 circRNA与其他人类疾病

2. 888集团官网游戏 相关性研究进展

888集团官网游戏 的相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领域,以肿瘤学为代表,2017年循环系统相关的研究也表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大致思路相似,主要是首先基于高通量分析(二代测序或芯片法分析),找出疾病相关的特异性circRNA分子,然后预测分析其可能相互作用的miRNA分子和网络,进行通路分析。严谨的实验会基于各种验证实验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相关验证分析。

2.1 circRNA与肿瘤

肿瘤学依然是circRNA研究的主要阵地,在传统的思路基础上,2017年的肿瘤学相关报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特定circRNA的研究报道明显增多,竞争性结合miRNA分子不仅仅局限在生物信息学预测,还增加了实验验证。由于肿瘤学是个非常庞大的领域,按照不同种类的肿瘤,细分如下:

2.1.1 肝癌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Hepatology杂志报道CircMTO1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

5月18日,国际肝脏学杂志顶尖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曹雪涛院士的研究论文,介绍肝癌中环形RNA的研究工作,介绍发现了环形RNA CircMTO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9抑制肝细胞癌增殖[21]。曹雪涛院士和第二军医大学于益芝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首先,本文揭示的circMTO1在HCC中表达特征非常显著,且与肿瘤的预后相关性很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意义大价值高的东西更容易受到优秀杂志的青睐。其次,本文提出的分子机制证据充分,论证严谨。本文发现的circMTO1竞争性结合miR-9的分子机制模型经过了反复的论证,RIP实验和FISH实验非常有力的支持了circMTO1竞争性结合miR-9的结论,后续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实验也很好的支持了circMTO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9发挥对肿瘤的影响的假设 [21]。本文所展示的实验结果严谨而有力,不拖泥带水,简洁明了而又强有力的论证了所提出的机制模型,在已发表的miRNA Sponge功能模型的文章中也是比较难得的。清晰有力的逻辑论证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这也是高水平杂志能认可该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21 circMTO1的肿瘤内沉默促进体内HCC的生长(来自[21])

RNAZKSCAN1与circZKSCAN1以不同方式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迁移

2月16日,Molecular 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波和杨扬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ZKSCAN1基因和它的circRNA产物circZKSCAN1以不同方式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迁移[22]。

文中作者在102例肝细胞癌临床标本中分析了ZKSCAN1与circZKSCAN1的表达情况,发现癌组织中两种RNA分子均降低,两种分子过表达后均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迁移,RNA-Seq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别[22]。

图22 ZKSCAN1与circZKSCAN1以不同机制发挥作用(来自[22])

其他肝癌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四川大学

Li Yizhou和Li Menglong

Computational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circular RNAs and their associated gen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LoS One 基于数据信息分析找出肝细胞癌相关的circRNA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和胡耀仁主任

Screening differential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reveals hsa_circ_0004018 is associated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cotarget 发现 hsa_circ_0004018与肝细胞癌有关
宁波大学医学院

胡耀仁主任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hsa_circ_0003570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在肝细胞癌中hsa_circ_0003570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价值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文治副主任

公共卫生学院Ye Hua

Polymorphisms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circular RNA circ-ITCH contributes to the carcinogene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cotarget 在肝细胞癌中发现circ-ITCH多态性和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的疾病相关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潘勤范建高

Circular RNA Profiling and Bioinformatic Modeling Identify Its Regulatory Role in Hepatic Steatosi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肝脏脂肪变性中circRNA变化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Huang Xiu-Yan和Huang Xin-Yu

Comprehensive circular RNA profiling reveals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circRNA-100338/miR-141-3p pathway in hepatitis B-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cientific Reports circRNA-100338 /miR-141-3p通路在乙肝相关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王国庆教授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 molecular regulatory networks In liver cancer Cell Cycle 在肝癌细胞中基于系统生物学思路构建了分子调控回路网络。其中包含了circRNA,mRNA和miRNA等不同类型的RNA分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永锋和徐倩

MicroRNA-200b suppresses the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downregulating RhoA and circRNA_000839 Tumor Biology MicroRNA-200b通过下调RhoA和circRNA_000839抑制肝细胞癌侵袭和迁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曾昭冲

Microarray profiling of circular RNAs and the potential regulatory role of hsa_circ_0071410 in the activated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induced by irradiation Gene hsa_circ_0071410在放疗中辐射诱导活化的肝脏性状细胞活化过程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丁惠国

Screening of up‑ and downregulation of circRNAs in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microarray Oncology Letters HBV感染相关HCC中circRNA表达分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梁霄和蔡秀军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s suppressed by androgen receptor (AR)-regulated adenosine deaminase that acts on RNA (ADAR1)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Death & Disease 雄激素受体AR通过RNA编辑酶ADAR1抑制肝癌细胞中circRNA表达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涂建成

The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1445 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may serve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Disease Markers hsa_circ_0001445在肝癌中低表达可能是肝癌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2.1.2 胃癌相关circRNA研究进展:

胃癌中circLARP4竞争性结合miR-424-5p调控LARP4的表达

9月11日,Molecular Cancer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朱金水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胃癌中circLARP4通过竞争性结合miR-424-5p调控LARP4的表达[23]。

文章作者曾报道LATS1基因在Hippo通路中的作用,在胃癌中LATS1起到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miR-424-5p与LATS1在胃癌中的表达关系以及与临床信息的对应关系,证明miR-424-5p与LATS1的表达量存在负相关。miR-424-5p表达越高,LATS1表达就越低,所对应的胃癌分级就越高,预后也越差。进一步的研究证明miR-424-5p可直接调控LATS1的表达。由于大量的文献报道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miRNA发挥作用,因此作者基于circRNA表达谱分析,circBase数据库检索及miRNA作用位点分析软件综合分析后筛选出了30种候选circRNA分子。由于胃癌中miR-424位高表达,因此作者挑选15种低表达的circRNA分子进行下一步分析,其中只有来源于LATS1基因第9,10外显子的circRNA(circLARP4)最符合要求。后续实验证明了circLARP4竞争性结合miR-424-5p,所用的实验技术包括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RIP实验,FISH等。

图23 胃癌中circLARP4的作用机制(来自[23])

其他胃癌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Circular RNA 0000096 affects cell growth and migration in gastric cancer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通过分析101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发现circRNA hsa_circ_0000096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低表达。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Using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0190 as a new biomarker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Clinica Chimica Acta 分析了104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0190的表达情况,表明hsa_circ_0000190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降低。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戴勇 Circular RNA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gastric cancer based on microarray chip technology Oncology Reports 芯片法分析筛选胃癌相关circRNA和mRNA表达差异
南方医院

李国新主任与Qi Xiaolong

Circular RNAs signature predicts the early recurrence of stage III gastric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 Oncotarget circRNA可用于III期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子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和叶国良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hsa_circ_0001895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s Tumor Biology circRNA hsa_circ_0001895在胃癌中下调表达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Global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Cancer Medicine 胃癌中系统分析环形RNA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对应关系
复旦大学上海肿瘤医院

王亚农

Circular RN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ate-stage gastric cancer: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Tumor Biology 晚期胃癌中circRNA表达特征分析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Low expression of hsa_circ_0006633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s Tumor Biology 胃癌中circRNA hsa_circ_0006633表达特征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广东医科大学

Pan Haiyan 和Li Tao

Over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 ciRS-7 abrogates the tumor suppressive effect of miR-7 on Gastric cancer via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胃癌中过表达ciRS-7对miR-7的影响
宁波大学医学院

肖丙秀

Reduced expression of circRNA hsa_circ_0003159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胃癌中hsa_circ_0003159表达特征与临床症状关系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Huang You-Sheng

Expression profile of circular RNA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胃癌中circRNA表达谱分析
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

Wang Yanong

Circular RN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ate-stage gastric cancer: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Tumor Biology 晚期胃癌中circRNA表达谱分析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教授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叶国良

Low expression of hsa_circ_0006633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s Tumor Biology 胃癌中低表达hsa_circ_0006633 的临床意义
福州总医院

王烈和黄俏佳

Circular RNAs expression profil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Scientific Reports 从五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析了circRNA的表达情况,共发现了712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191种上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国新和Qi Xiaolong

Circ-104916 is downregulated in gastric cancer and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Onco Targets and Therapy Circ-104916在胃癌中低表达,与胃癌转移有关
宁波大学医学院

张新军

Clinical values of circular RNA 0000181 in the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hsa_circ_0000181在胃癌临床中的价值
北大人民医院

王杉主任

Analysis of co-expression networks for circular RNAs and mRNAs reveals that circular RNAs hsa_circ_0047905, hsa_circ_0138960 and has-circRNA7690-15 are candidate oncogenes in gastric cancer Cell Cycle 胃癌中发现具有癌基因特征的circRNA
巴西帕拉州贝伦联邦大学

Ândrea Ribeiro-dos-Santos

The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s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field canceriz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分析了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rcRNA的表达情况,发现癌旁组织中circRNA表达丰度很高,与正常胃组织有很大区别,说明癌旁组织并不是特别理想的对照
巴西圣保罗A.C.Camargo癌症中心医学基因组学实验室

Emmanuel Dias-Neto和Diana N. Nunes

A tota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method for plasma-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pplications for liquid biopsies Scientific Reports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之间远端通讯的重要途径,作者利用RNA-seq分析了临床来源的血清EVs中不同RN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为基于EVs的液体活检提供了参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曹红勇和曹秀峰

Hsa_circ_0000520, a potential new circular RNA biomarker, is involved in gastric carcinoma Cancer Biomarkers circ_0000520可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
宁波大学医学院

郭俊明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has_circ_0074362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potential diagnostic values Biomarkers in medicine has_circ_0074362在胃癌中的价值

2.1.3 膀胱癌相关circRNA进展报道

circHIPK3在膀胱癌中竞争性抑制miR-558

8月9日,EMBO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甫清教授和蒋国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膀胱癌中circHIPK3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58抑制乙酰肝素酶表达[24]。

作者利用RNA-Seq分析了膀胱癌中circRNA差异表达的情况,共得到615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circHIPK3显著低表达。过表达实验表明circHIPK3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分子机制方面,作者利用了miRanda、PITA和RNAhybrid三种工具预测了可能相互作用的miRNA,比对分析后找出了12种完全重叠的miRNA分子。然后又通过RNA Pull-down实验证明了miR-558与circHIPK3有相互作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相互作用[24]。

图24 circHIPK3竞争性结合miR-558(来自[24])

circRNA MYLK作为内源竞争性RNA在膀胱癌在发挥重要作用

7月4日,Cancer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重庆医科大学陈俊霞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介绍发现circRNA MYLK作为ceRNA通过调节VEGFA/VEGFR2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发生发展[25]。文章通过严谨的实验有力地论证了circRNA MYLK作为ceRNA通过调节VEGFA/VEGFR2通路促进BC的发生发展,是一篇难得的miRNA sponge功能模型的文章。

作者利用微阵列芯片分析了4对人膀胱癌(BC)标本的癌及癌旁组织,发现circRNA MYLK与VEGFA在癌组织中共同高表达。然后通过扩大组织标本数量,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等,表明circRNA MYLK可促进膀胱癌发生发展。然后基于预测和验证实验,最终阐明了circRNA MYLK作为ceRNA通过调节VEGFA/VEGFR2通路促进膀胱癌的发生发展[25]。

图25 circRNA MYLK的筛选及其与VEGFA的关系(来自[25] )

CircRNA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

11月28日,新开放的Nature子刊npj Genomic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丹麦奥胡斯大学Jakob Skou Pedersen教授和Trine Line Hauge Okholm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膀胱癌中筛选circRNA的工作,Jørgen Kjems教授为共同作者[26]。

本文作者从早期的膀胱癌角度出发,考察circRNA是否可以作为膀胱癌潜在的临床诊断标记物,收集了457个NMIBC((348Ta和109T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标本进行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鉴定出15223个circRNAs分子,设定阈值筛选出279个高表达的circRNAs分子进一步与临床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发现13个circRNAs与膀胱癌的进展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潜在的诊断分子指标[26]。

2

图26 膀胱癌相关circRNA筛选鉴定 (来自[26])

其他膀胱癌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胡海龙和田大伟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 circASXL1 correlates with TNM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s overall survival in bladder cancer Int J Clin Exp Pathol 膀胱癌中circASXL1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许振强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3221 (circPTK2)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circPTK2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Lu Qiang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 signature in bladder cancer Journal of Cancer 膀胱癌中circRNAs表达谱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肖行远

Overexpression of CircRNA BCRC4 Regulates Cell Apoptosis and MicroRNA-101/EZH2 Signaling in Bladder Cancer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CircRNA BCRC4在膀胱癌中调控MicroRNA-101/EZH2通路

2.1.4 结肠直肠癌相关circRNA进展报道

circRNA CCDC66促进结肠癌增殖和转移

3月1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台湾国立成功大学Shaw-Jenq Tsai博士和H. Sunny Sun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RNA CCDC66促进结肠癌增殖和转移[27]。

文章作者首先通过测序筛选结肠癌相关的circRNA,作者挑选了circCCDC66进行深入探索分析。发现circCCDC66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在结肠癌中circCCDC66过表达,并与结肠癌的临床症状表型有相关性[27]。

图27 circCCDC66促进结肠癌增殖和转移(来自[27])

其他结肠直肠癌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南京医科大学陈芸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Yan Feng Circular BANP, an upregulated circular RNA that mod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利用芯片法筛选了三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表明circ-BANP在结肠癌中表现为高表达
南京医科大学

Yun Chen和Feng Yan

Circular BANP, an upregulated circular RNA that mod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circBANP在结肠癌中过表达
贝勒医学院Ajay Goel

复旦大学医学院Ma Yanlei

Circular RNA ciRS-7 – A promising prognostic biomarker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colorectal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ciRS-7在结肠直肠癌中作为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可行性的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Ren Li和Xu Jianmin

Silencing CDR1as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through regulating microRNA -7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沉默CDR1as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Li Wen-Hui和 Li Yun-Feng

Microarray Analysis of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5-Fluorouracil-Based Chemoradiation Resista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结肠癌中5-FU化疗耐药性相关circRNA筛选分析
山东潍坊益都中心医院

张秀丽

Hsa_circ_0020397 regulates colorectal cancer cell viability, apoptosis, and invasion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miR-138 targets TERT and PD-L1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Hsa_circ_002039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昆华院长和罗华友

Altered expression profiles of circular RNA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lung metasta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肺转移的结肠癌患者circRNA的表达变化情况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Hu Jiaping

The expression profi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ircRNA 0003906 in colorectal cancer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分析了6种结肠癌细胞系及122对结肠癌肿瘤标本中circRNA 0003906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结肠癌中circRNA 0003906表达明显下调
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Liu Xi-Qiang和吴伟顶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984 promotes colon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sponging miR-106b Oncotarget hsa_circ_000984环形RNA分子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06促进结肠癌侵袭与增殖

2.1.5 其他类型肿瘤相关circRNA进展报道

胶质瘤中circRNA circ-TTBK2作用机制

2月20日,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云会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关于在胶质瘤中circRNA circ-TTBK2作用机制的研究[28]。

文章发现胶质瘤中circ-TTBK2上调而线性基因没有明显改变。过表达circ-TTBK2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凋亡作用。与此同时,作者发现miR-217在胶质瘤中下降。进一步,作者发现circ-TTBK2可以作为miR-217的miRNA Sponge但线性的TTBK2没有这种作用。强制表达miR-217可抵消circ-TTBK2的作用[28]。

图28 胶质瘤中circRNA circ-TTBK2作用机制 (来自[28])

口腔癌中circRNA_100290竞争性结合miR-29家族发挥作用

4月3日,Nature子刊Oncogene在线发表了湘雅二院L Chen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RNA circRNA_100290通过竞争性结合miR-29家族分子在口腔癌中的作用[29]。

在本中,作者通过芯片法分析了口腔癌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的表达情况,发现了circRNA circRNA_100290与CDK6均在口腔癌中高表达。干扰circRNA_100290后CDK6表达也下降,且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进一步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作者发现了circRNA_100290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miR-29家族的分子发挥作用[29]。

图29 circRNA_100290通过竞争性结合miR-29家族分子在口腔癌中的作用(来自[29])

环形RNA 作为新型的乳腺癌诊断标志物

4月21日,Oncotarget杂志在线发表了南京医科大学王建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一项在乳腺癌中开展的环形RNA差异表达分析,验证及疾病相关性分析的工作[30]。

本中作者共鉴定到1155种差异表达的环形RNA,其中715种上调。进一步鉴定后表明 hsa_circ_103110、 hsa_circ_104689 和hsa_circ_104821明显上调,而hsa_circ_006054、 hsa_circ_100219和 hsa_ circ_406697明显下调。最后在疾病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联合 hsa_circ_006054、hsa_circ_100219 和 hsa_circ_406697后ROC曲线的AUC值能达到0.82,可作为有效的乳腺癌疾病诊断标志物[30]。

图30 三种环形RNA联合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物(来自[30])

下咽鳞状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环形RNA鉴定分析

4月27日,Oncotarget杂志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潘新良主任和雷大鹏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一项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环形RNA的研究工作[31]。

作者通过环形RNA芯片在4例下咽鳞状细胞癌(HSCC)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筛选分析差异表达的环形RNA,共得到2392种差异表达的环形RNA,其中1304种为上调。接下来作者又在32例标本中验证了所筛选到的差异最大的各10种环形RNA。作者也针对这些差异表达的环形RNA进行了竞争性结合miRNA预测和通路预测分析。

图31 下咽鳞状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的环形RNA(来自[31])

ANRIL在黑色素瘤中存在多种Isoform形式

6月27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raeme J. Finlay教授和Marjan E. Askarian-Amir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在黑色素瘤中非编码RNA基因ANRIL存在多种Isoform形式,其中也包括circRNA[32]。

有报道表明非编码RNA 基因ANRIL的剪切方式存在组织特异性的特征,但有关该基因的剪切方式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作者选择两株黑色素瘤细胞进行分析,发现了ANRIL的剪切方式存在细胞类型特异性,也发现了该基因对应的circRNA。线性的ANRIL的主要定位于核内,而circ-ANRIL定位于胞质[32]。

图32 ANRIL功能通路(来自[32])

白血病中MYC扩增区对circRNAs表达影响

11月28日,Leukemia杂志在线发表了意大利巴里奥尔多大学生物系Clelia Tiziana Storlazzi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Myc的基因组结构,进化和转录影响[33]。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基因组通常不稳定存在均质染色区(homogeneously staining regions,HSR)和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s)等基因扩增区域,本文研究者着重研究了白血病染色体8q24区域发现了MYC双微体扩增区,同时也发现环形RNA circPVT1的异常扩增,表明双微体扩增可引起circRNAs表达异常。作者收集了20例 AML基因组扩增样本,采用illumina的TruSeq捕获试剂盒捕获8q22.3-24.1区域进行RNA-seq检测,考察该区域基因表达情况[33]。

图33 CircPVT1在8q24区域同样异常高表达 (来自[33])

其他类型肿瘤相关circRNA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Daoxin Ma

Characterization of hsa_circ_0004277 as a New Biomarker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ia Circular RNA Profile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hsa_circ_000427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骆纯和 Qian Jun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s in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 Translational Oncology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circRNA差异分析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唐昊和纪方

Increased circular RNA UBAP2 acts as a sponge of miR-143 to promote osteosarcoma progression Oncotargert 在骨肉瘤中circular RNA UBAP2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3促进疾病进程
聊城人民医院

李文磊

Circular RNA circ-ABCB10 promotes breast cancer proliferation and progression through sponging miR-1271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circ-ABCB10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271促进乳腺癌增殖
东南大学医学院

吴国球

hsa_circ_0013958: a circular RNA and potential novel biomarker for lung adenocarcinoma FEBS Journal hsa_circ_0013958可以作为肺腺癌的标志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龚畅

HIF1α-associated circDENND4C Promotes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 Hypoxic Environment Anticancer Research HIF1α相关的circRNA circDENND4C促进缺氧条件下乳腺癌细胞增殖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李继锋

Circular RNA GLI2 promotes osteosarcoma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targeting miR-125b-5p Tumor Biology CirRNA GLI2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25b-5p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李莉华和郭子健

Screening circular RNA related to chemo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Epigenomics 乳腺癌化疗耐药相关的circRNA分析鉴定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瑶

上海国家生物芯片工程中心 Huang Jianfeng

Androgen-responsive circular RNA circSMARCA5 is up-regulated and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prostate cancer BBRC 利用芯片法发现circ-SMARCA5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Song YZ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1564 facilitates tumorigenesis of osteosarcoma via sponging miR-29c-3p Tumor Biology hsa_circ_0001564竞争性结合miR-29c-3p促进骨肉瘤肿瘤发生
广东医科大学

徐军发教授

The circular RNA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sa_circ_0005836 as a new diagnostic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of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olecular Immunology 活动性肺结核中开展的疾病相关性circRNA筛选分析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医科大学法医系

沈忆文和谢建辉

Evaluation of the inclusion of circular RNAs in mRNA profiling in forensic body fluid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探索基于ALAS2和MMP7来源的circRNA用于体液识别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朝阳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唐海林 circGFRA1 and GFRA1 act as ceRNAs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regulating miR-34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三阴乳腺癌中发现circGFRA1和GFRA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4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大理大学附属第一医院Zhang Ruo-Peng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Xiong Wei

Circulating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1785 acts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Clinica Chimica Acta 乳腺癌外周血中疾病特异性的circRNA分子筛选与临床相关性的情况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

霍然

Circular RNA profile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by microarray analysis PLoS One 婴幼儿血管瘤circRNA表达分析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刘勇

Hsa_circ_0009910 promotes carcinogenesis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miR-449a target IL6R in osteosarcoma BBRC circ_0009910促进骨肉瘤形成
淄博中心医院

Dong Yu-Jin和Cao Li-Li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reveal that hsa_circ_0018289 is up-regulated in cervical cancer and promotes the tumorigenesis oncotarget hsa_circ_001828在宫颈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发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

陈椿

Microarray analysis reveals altered expression of multiple circular RNA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食管癌中circRNA表达谱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肿瘤科徐迎春

瑞金医院Zhang Fengchun

Circular RNA profile indicates circular RNA VRK1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Oncotarget 环形RNA分子circVRK1抑制乳腺癌干细胞BCSCs的扩增和自我更新能力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Yan Junqiang和河南省肿瘤研究所肿瘤表观遗传重点实验室Gao Shegan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ircular RNAs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SHEE and SHEEC cell lines Am J Transl Res 永生化食道上皮细胞和恶性食道癌细胞中circRNAs表达谱模式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Wen Jing

Emerging roles of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0064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Biomed Pharmacother 环形RNA分子hsa_circ_0000064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李继锋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1564 regulates osteosarcoma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by acting miRNA spong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骨肉瘤中hsa_circ_0001564的功能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孙剑勇

CircRNA_100782 regulates pancreatic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through the IL6-STAT3 pathway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胰腺癌中CircRNA_100782调控IL6-STAT3通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Zhan Qing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Xu Ming

CircRNA Expression Profile in Early-Stage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肺腺癌早期阶段患者CircRNA表达谱

2.2 circRNA与心血管疾病

循环系统在2017年度circRNA研究报道出现爆发式增长,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受理情况来看,也是仅次于肿瘤学的重要领域方向。

circRNA参与平滑肌α-actin基因表达调控

7月11日,知名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河北医科大学温进坤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调控α-actin基因表达的通路,其中circRNA circACTA2发挥重要作用[34]。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调节血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α-actin(α-SMA)是最重要的细胞骨架成分。已知TGF-β1可影响α-SMA表达,但关于α-SMA在分子细胞水平表达调控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本文作者发现EGF家族成员NRG-1的可溶剪切变体形式NRG-1-ICD可影响α-SMA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RG-1-ICD通过结合到α-SMA的第一内含子上面,募集转录因子IKZF1,促进α-SMA基因来源的circRNA circACTA2的形成,circACTA2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48f-5p抑制后者对α-SMA的表达抑制作用。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表明circACTA2的形成似乎与QKI和ADAR2都有关系,但作者没有对此展开太详细的探讨[34]。

图34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ircACTA2竞争性结合miR-548f-5p(来自[34])

circHIPK3在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障碍中的作用

8月31日,著名循环学杂志Circulation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颜标教授与赵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circHIPK3在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障碍中的作用[35]。

本文报道发现在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中circHIPK3(hsa_circ_0000284)显著升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ircHIPK3可以竞争性结合miR-30a-3p、miR-30d-3p和miR-30e-3p,它们可以通过调控VEGFC、 FZD4和WNT2基因,形成一种全新的调控回路,在糖尿病引起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中发挥作用[35]。

图35 circHIPK3及相关通路在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来自[35])

circRNA MFACR竞争性结合miR-652-3p抑制MTP18的翻译

5月12日,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青岛大学医学院李培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张宇辉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环形RNA MFACR通过竞争性结合miR-652-3p抑制MTP18的翻译,进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并影响细胞凋亡作用,最终在人类心脏疾病中发挥作用[36]。

本文首先发现了心肌梗死(MI)标本中MTP18过表达,又通过预测分析和实验验证,找到miR-652-3p通过结合MTP18的3’UTR序列并进一步证明了miR-652-3p与MI中线粒体分裂和细胞凋亡的关系。miRNA Sponge是环形RNA的重要功能模型,于是作者继续寻找能竞争性结合miR-652-3p的环形RNA,首先基于数据库检索,找出MI特异性变化的环形RNA,然后通过PCR验证,最终发现了MFACR。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MFACR通过竞争性结合抑制了miR-652-3p,而miR-652-3p通过结合MTP18的mRNA并抑制其翻译过程,MTP18蛋白则促进线粒体分裂和细胞凋亡作用,在心肌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36]。本文的思路与绝大多数环形RNA研究的思路不同,先是找到了疾病相关的蛋白,然后又找到了对应的调控miRNA分子,最后才预测和鉴定到环形RNA。

图36 MFACR竞争性结合miR-652-3p在心肌梗死中发挥作用(来自[36])

敲低circRNA有助于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7月8日,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Yan Biao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医院Jiang Qin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敲低circZNF609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37]。

血管功能障碍与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本文作者发现敲低circRNA-ZNF609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在体内模型中,敲低circRNA-ZNF609可降低视网膜血管减少并抑制病理性血管异常。体外实验也表明敲低circRNA-ZNF609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机制方面作者发现circRNA-ZNF609可竞争性结合miR-615-5p[37]。

图37 体内模型中干扰circRNA-ZNF609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来自[37])

QKI蛋白通过调控circRNAs抑制化疗药物阿霉素介导的心脏损伤

11月13日,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汉诺威医学院Shashi Kumar Gupta和Thomas Thum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QKI5介导的circRNAs形成作用参与抑制化疗药物阿霉素介导的心脏损伤[38]。

化疗药物阿霉素处理小鼠心肌细胞的实验模型中,研究者用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发现,5个RNA结合蛋白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QKI显著下调,响应阿霉素的作用最强烈。敲低QKI蛋白可增加阿霉素处理心肌细胞的凋亡和萎缩,而外源过表达QKI可逆转阿霉素的作用,体内实验同样发现该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QKI5可调控Ttn, Fhod3, and Strn3基因起源的circRNAs分子来实现抑制阿霉素的作用[38]。

图38 QKI5调控circRNA生成抑制阿霉素的作用 (来自[38])

其他circRN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牧蔚

Peripheral blood circular RNA hsa_circ_0124644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ientific reports 利用芯片法筛选冠状动脉病(CAD)相关的circRNA分子,表明 Hsa_circ_0124644可以作为CAD疾病诊断的标志物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单志新

中山大学医学院法医病理系成建定教授

CircRNA_000203 enhances the expression of fibrosis-associated genes by derepressing targets of miR-26b-5p, Col1a2 and CTGF, in cardiac fibroblasts Scientific reports 发现circRNA CircRNA_000203竞争性结合miR-26b-5p,促进了心肌纤维化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心脏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病变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

Roger S.Y. Foo

A 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heart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人类和小鼠心脏组织circRNA的表达谱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Cheng Qing和Jia Ruizhe

Circular RNAs expressed in chorionic villi are probably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circRNA与复发性流产
卢森堡卢森堡健康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

Yvan Devaux

Circular RNAs in heart failur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中circRNA研究
浙江省人民医院

徐鹤云主任

A novel identified circular RNA, circRNA_010567, promotes myocardi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miR-141 by targeting TGF-beta1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发现circRNA circRNA_010567促进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

Cai Jun

Profiling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reveal differential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高血压相关环形RNA的分析和研究
德国海德堡大学Johannes. Backs

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Christoph. Dieterich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with host gene-independent expression in human model systems for cardiac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 心脏分化模型及相关疾病中探索不受母基因表达影响的circRNA表达情况
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Song Chun-Li

Effect of Circular ANRIL o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a Rat Model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大鼠冠状动脉硬化模型中发现circRNA ANRIL的功能,抑制circ-ANRIL表达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及炎症性因子的分泌
南方医院

Zhong Lintao和Bin Jianping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 and potential function of hsa_circRNA_101238 in human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Oncotarget 人体胸主动脉夹层中circRNA差异表达分析的研究工作。表明circRNA_101238可抑制miR-320a的表达,影响MMP9的表达
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

T. Cooper Woods

Carotid Plaque Rupture I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Serum circR-284 to miR-221 Levels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 颈动脉斑块破裂中会出现血清circR-284miR-221比值升高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叶启发教授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circRNAs in lung tissues from rat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microarray study BBRC 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中circRNA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邵永丰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human aortic valves Gene 人类主动脉瓣中circRNA表达分析
卢森堡健康研究所心血管研究室

Yvan Devaux

The circular RNA MICRA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JC Heart & Vasculature circRNA MICRA作为心肌梗塞危险预后因子

2.3 circRNA与其他人类疾病

除了肿瘤和心血管疾病,2017年还有许多人类疾病有circRNA的相关研究报道,由于体量巨大,我们只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篇做简答介绍,后面会附上所有相关的文献的基本信息。

circ-ANXA2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疾病标志物

6月23日,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西班牙Biodonostia健康研究所Otaegui, David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中circRNA circ-ANXA2可作为疾病标志物的研究[39]。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中作者基于芯片分析筛选了疾病相关的circRNAs,共找到了406种表达差异的circRNA。最终发现来源于ANXA2基因的circRNA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标志物[39]。

图39 circ-ANXA2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标志物(来自[39])

circRNA与肝脏脂肪变性的关系

9月5日,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范建高主任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介绍发现肝脏脂肪变性中circRNA_0046367的变化情况及分子机制研究[40]。

作者在体外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性变模型中发现circRNA_0046367低表达,信息学分析及实验验证表明circRNA_0046367可以竞争性结合miR-34a,阻止其与靶分子PPARα的结合。脂肪性变的肝脏细胞中circRNA_0046367表达下降,释放miR-34a分子,进一步抑制PPARα的功能,促进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如CPT2,ACBD3等。而脂代谢带来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会损伤线粒体,进而导致疾病。过表达circRNA_0046367能缓解该作用。

图40 circRNA_0046367竞争性结合miR-34a在肝脏脂肪变性中的作用 (来自[40])

其他circRNA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报道:

通讯作者 文章题目 杂志 概要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Ke Yao

Transcriptome-wide Investigation ofmRNA/circRNA in miR-184 and Its r.57c > u Mutant Type Treatment of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iR-184及其r.57c> u突变体中mRNA / circRNA的转录组全面研究
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人民医院

李牧蔚

Hsa_circ_0054633 in peripheral blood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of pre-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cta Diabetol 外周血Hsa_circ_0054633可作为II型糖尿病标志物
意大利马尼塔斯大学

Giulia Soldà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GSDMB Splicing and Backsplicing Profiles Identifies Novel Isoforms and a Circular RNA That Are Dysregulated in Multiple Sclero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GSDMB基因对应circRNA与MLS的关系
中山三院

Wei Lai

Circular RNA profiling reveals that circCOL3A1-859267 regulate type I collagen expression in photoaged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BBRC circCOL3A1-859267在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光老化中I型胶原表达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Ao Yingfang

Emerging Roles of circRNA Related to the Mechanical Stress in Human Cartilage Degradation of Osteoarthritis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人类软骨退变性骨关节炎中circRNA变化的研究
广州番禺中心医院

Fan Youl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inal Expression Profile of Non-coding RNAs Involved in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Spared Nerve Injury by Sequence Analysi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神经损伤后神经痛中探索非编码RNA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王世宣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human granulosa cells during maternal aging reveals novel transcripts associat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outcomes PLoS One 高龄妇女颗粒细胞circRNA作为新型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相关的标志物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

屈传强

Spectrum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ircular RNAs in patients with leukoaraiosis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脑白质疏松症circRNA表达谱分析
首都医科大圩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Yang Yuanhua

Microarray expression profile of circular RNAs in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Medicine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ircRNA表达谱分析
广州军区总医院Hong Xia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Chen Bei

Hsa_circ_0045714 regulates chondrocyt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synthesis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miR-193b target gene IGF1R Human Cell Hsa_circ_0045714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93b促进IGF1R表达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

顾永昊

Altered Expression Profile of Circular RNAs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Revealed by Microarray Ophthalmic Research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circRNA差异表达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思华和河北省中医院

王彦刚

Relationships of circular RNA with diabetes and depression Scientific Reports II型糖尿病相关抑郁症中circRNA差异表达分析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

李牧蔚

Hsa-circRNA11783-2 in peripheral blood is correl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外周血中Hsa-circRNA11783-2与冠状动脉硬化和II型糖尿病的关系
广东医科大学徐军发 The circular RNA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sa_circ_0005836 as a new diagnostic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of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olecular Immunology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sa_circ_0005836作为开放性肺结核检测标志物的研究
遵义医科大学

喻田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changes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rat spinal dorsal horn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模型中脊柱背角circRNA表达谱分析
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

Lars Bullinger教授

Circular RNAs of the nucleophosmin (NPM1) gen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aematologica circNPM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Chen Mingyue和崔杰研究员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Long Non-coding and Circular RNAs in Human Papillomavirus-Mediated Cervical Cancer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HPV诱发宫颈癌中lncRNA和circRNA表达特征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主任 Altered expression of circular RNAs in Moyamoya disease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Moyamoya 病中circRNA表达分析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戴勇主任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based on microarray chip technology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类风湿性关节炎PBMC中circRNA表达分析
兰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学红

Altered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芯片法分析反复植入失败患者及对照组的子宫活检组织的circRNA表达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罗清和李俊明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ircular RNAs in human 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s response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Scientific Reports 结核杆菌感染后单核巨噬细胞中circRNA表达变化分析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顾万君

内华达大学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系 Zhou Tong

Potential Diagnostic Power of Blood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EBioMedicine CircRNAs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诊断标记物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周华

CircHLA-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upus Nephritis by Sponging miR-150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 狼疮性肾炎中CircHLA-C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50发挥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创伤外科

陈爱民和朱磊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 of articular chondrocytes in an IL-1β-

induced mouse model of osteoarthritis

Gene 关节软骨细胞在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小鼠模型中的circRNA表达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胡云章 Unique expression signatures of circular RNAs in response to DNA tumor virus SV40 infection Oncotarget DNA肿瘤病毒SV40感染后circRNA独特表达特征

 

]]>
//www.xjpih.com/?feed=rss2&p=1338 0